甘薯蠹野螟

以幼蟲為害,幼蟲孵化後在莖、葉上爬行或吐絲下垂,隨風飄移,或取食。 成蟲體長13~17毫米,翅展34~36毫米,頭部淡紅色,圓形突起,中央有白色橫帶。 此蟲屬寡食性害蟲,主要為害甘薯,若甘薯與其他作物輪作,受害較輕。

甘薯蠹野螟〔害蟲學名〕Omphisa anastomosalis (Guenée) 〔為害作物〕甘薯、砂藤等鏇花科植物。
以幼蟲為害,幼蟲孵化後在莖、葉上爬行或吐絲下垂,隨風飄移,或取食。幼蟲多從葉腋處蛀入莖內為害,然後轉移,蛀入主莖或較粗的莖蔓內取食。
甘薯莖蔓受刺激後形成膨大的中空蟲癭,一般1條莖蔓內只有1個蟲癭。有時也可蛀入薯塊內為害。
幼蟲老熟時先在蟲癭上咬1個孔,即羽化孔,孔口處由半透明的薄絲膜封住,老幼蟲即在其中結1薄繭並化蛹。成蟲羽化後即從羽化孔處鑽出。 甘薯蠹野螟又叫甘薯莖螟、甘薯蠹螟、甘薯根螟,屬鱗翅目,螟蛾科。
成蟲體長13~17毫米,翅展34~36毫米,頭部淡紅色,圓形突起,中央有白色橫帶。體銀灰色,腹部背面有成對的淺黃色斑,腹末5節體兩側各有1叢毛簇,向外突出。翅銀灰色,翅邊緣波紋狀。前翅基部到中脈以下有不規則的紅色斑紋,翅的中室中央及末端有白色透明的大斑1個,小斑2個,近外緣處有2條黃褐色波狀橫線,翅脈褐色;後翅基部、頂角及臀角有不規則的黃褐色斑,中室端脈有褐色斑,不規則,且有黑邊與內緣連線,翅外緣有2條褐色波狀橫紋。
前後翅緣毛均為白色。卵扁橢圓形,長約1毫米,前期淡綠色,後逐漸變黃褐色,孵化前卵面呈現紫斑點。幼蟲末齡時體長26~30毫米,頭紅褐色,胸、腹部黃褐色,略帶紫色。
中、後胸及腹部各節均有隆起的毛片12個,其中在背面有4個,呈梯形排列,體兩側各有4個。蛹體長約16毫米,初期淡黃色,後變紅褐色,頭部突出,胸背中央隆起,腹末端鈍圓,有細長刺鉤8根。 〔生活習性〕此蟲主要發生在我國南方。華南一年發生4~5代,以老幼蟲在冬季薯苗的蔓藤的蟲癭內越冬。
成蟲白天隱蔽,夜間活動,趨光性弱。成蟲多在19~23時羽化,當晚即可交配,交配後第二天產卵,一般羽化後第2~5天產卵量較多。卵產在葉芽、葉柄或嫩蔓上,卵多數散產,偶爾有數粒排成1列。每頭雌蟲產卵約80粒,多的可達500粒。幼蟲孵化後便可蛀入莖內為害。卵的歷期各代差異較大為4~24天;幼蟲共6齡,27~47天;越冬代約145天;蛹期10~20天;成蟲壽命3~17天。
此蟲屬寡食性害蟲,主要為害甘薯,若甘薯與其他作物輪作,受害較輕。春薯於3月前插植的受害重;4月下旬以後插植的受害輕;秋薯則在7月中旬插植的受害重,而7月下旬插植的受害輕;冬薯一般受害輕。另外,害蟲發生與薯的品種有關,如雜交18,禺北白等易受害,而麵粉薯等受害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