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象雄大藏經》的《甘珠爾》現存有178部,包括《律》74部,《經》70部,《續》26部,《庫》8部。內容涉及佛學、哲學、邏輯、文學、藝術、星相、醫學、科學、工程等領域,是總匯藏民族本土文化知識的百科全書,至今仍對西藏人民的信仰和生產、生活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青藏高原雍仲本教的文獻經典總結 ,本教遠在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之前,早已在雪域高原廣泛傳播,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作為以文本形式存在的文獻記錄,本教《甘珠爾》相當於古象雄時期藏地的全景式百科全書,它全面的記載了藏地的原始歷史、文化習俗,以及佛學、科學、天文、藝術、醫學等學科學術成就,深刻地體現著藏地人民群體性的心理素質、思維方式與行為規範。本教《甘珠爾》是藏族一切歷史、宗教和文化的濫觴與源頭,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極其珍貴的資料,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無法繞過的一塊重要領域。
部分描述
在《象雄大藏經》的《甘珠爾》《經》部中,有關地球的起源,是這樣描述的:地球是風的速度所帶來的溫度、溫度所帶來的粘合度、粘合度所帶來的土壤、宇宙分子積澱其中組合而成的。
在醫學方面,《甘珠爾》記載了人體陰陽結構、身體結構、病原的顯現和預防治療等;今天人們所說的“七分飽”,被《甘珠爾》描述為“胃的四分說”:兩分飯、一分水、一分消化空。
《甘珠爾》中有關公元7世紀前西藏地區與周邊地區風土習俗的記載,也在細微之處展現了幾千年前的文化。通過《甘珠爾》可以看到,當時傳授經法的佛陀,途經各地遇到了怎樣的歡迎儀式,欣賞怎樣的樂器舞蹈。各個地方民俗風貌如何,各個地區乃至各國度之間人們如何交談互動,一一呈現於紙端,宛若眼前。
漢譯工程
2013年7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重點課題“《古象雄文明探源》暨古象雄佛法大藏經漢譯工程”在北京啟動。有著西藏古代社會“百科全書”之稱的大藏經《甘珠爾》漢譯工程,將由該中心和西藏昌都孜珠寺聯合推進,計畫十年完成。
漢譯意義
“它是幾千年古西藏文明的源頭活水,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活化石’,是遠古各文化之間的親情鏈條。”此次大藏經《甘珠爾》的主導譯師——中國佛協理事、雍仲本教西藏昌都孜珠寺第四十三代法嗣丁真俄色活佛告訴本刊記者。
“漢譯工程不僅僅將解密雪域高原的古象雄文明,還將探源古中國與古印度、古波斯,甚至與古希臘之間文明及文化互相影響、融合的歷史。 ”
本教《甘珠爾》大藏經的整理與編譯,對於豐富和補充各民族文化交流、實現各民族文化資源的共享,促進各民族和諧發展和共同進步同樣具有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