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特色
甘泉書法風格遒古,氣勢磅礴,筆法融真、草、篆、隸於一體,暗藏金石刀法之內勁,更因其幾十年對根藝的理解,深得根雕藝術之精髓,根雕之枯、瘦、漏、透、疤、裂、皺、紋等造化之形被他自然地滲入書法的點畫之中,運筆如刀、如銼、如刷、如帚、如巾、如繩,筆勢或涓涓細流、或古井微瀾、或趵突泉涌、或孤峰高瀑、或九曲長河、或錢塘潮漲、或大海漩濤……虛實相生,濃淡相乘,枯濕相望,意韻相融,形成獨具一格的“甘體”書法,自有一番活潑真氣撲面而來。
甘泉人生閱歷頗豐,甘苦備嘗,為人仁豪放達,率性其真,淡泊名物,隨處隨緣,近 十 年來參研佛禪文化,漸有心得,並融入書法之中,墨通禪意,筆隱真如。創作時,筆硯未動,禪意先行,落墨之際,氣韻盈胸,尤以 “禪風”、“禪壺”、“達摩”系列最具禪韻。有緣者賞其書法,或生蕩滌濁塵、明心見性、洞閱般若、面壁頓悟之歡喜。
曾有高士以“甘泉”為冠首贈聯:“甘露源法界,泉水印禪心。”正切合甘泉書法真意。
近幾年來,甘泉應邀參加全國各種形式的筆會聚會,常於酒至微醺意正酣時,即席揮毫作書,意興則筆舞,意盡則墨歇,一字禪書堪傳雅韻,三杯老酒樂結友緣。
一字禪書堪傳雅韻,三杯老酒樂結友緣。這正是對甘泉先生的最貼切描繪。
書法禪解
我忍故我在
有一類武士,叫“忍者”,韜光遁影,鍛術成兵。有一門學問,叫“忍學”,難行能行,非忍而忍。
有一種智慧,叫“忍經”,智之所從,慧乃生焉。
“忍,能也。”——《說文》
“忍,耐也。”——《廣雅》
“忍”者,心中能容刀鋒之刺也,忍是一種非常之能耐。
成王告君陳曰:“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
百行之本,忍之為上,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為至忍。
甘泉先生浸繹禪書有年,醉心書藝,神入達摩,化水為禪,融墨通慧,抑情生忍,萬相還空,常笑而自謂“打磨工”。
打者,需忍。
磨者,尤需忍。
工者,更要忍,“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此即持忍之殊勝成就。
“忍”字心上之刀,乃達摩大士法身,著一襲長袈,飄然空靈,若逸禪風;隱隱然,袈裟上暗嵌之字“寵辱不驚”,透顯禪機無數,此語出自《菜根譚》:“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雙掌合十,乃成一刀之刃。世間禍福,皆由心生而踐之於手,“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故需謙誠合掌,懺己之過,悔己之愆,阿彌陀佛……
“忍”字之“心”,化為達摩蓮座,環而衛之,纖塵不染,心如明鏡,雖利刃插於其上而忍之,是為真忍。能達真忍者,已悟覺金剛妙法,《金剛經》云:“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因萬法空相,故刃刺心頭而瞋恨無從所生,於是通達極樂彼岸。
忍一時風平氣和,退一步海闊天空。是以百忍成金,金剛不壞,百邪莫侵,大道圓融。
“忍”上之達摩頭像,是甘泉禪書一大特色,僅此一家,別無分店,已成甘泉禪書標識。
此幅書法,亦書亦畫,水墨相融,遠觀似獨秀一峰,壁立千仞;近看如菩提慧樹,禪意頓生。悟得此畫中深意,念入定中,八風不動,行非忍而忍之事,定能了悟無上心法,成就一番非常事業。
我忍,故我在。
隨緣
何謂隨緣?隨順因緣、順應機根之緣而定行止。《華嚴經·盧舍那品》云:“聞三 世諸佛,具足尊名號,隨緣起佛剎,音聲不可盡。”古往今來,大德高僧,莫不應機隨緣而開壇講法,智啟愚氓。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皆隨緣生滅,緣起則生,緣盡則滅。世間因果,富貴窮通,悲歡離合,都有前緣所定,唯有隨順因緣,契合機遇,有所取,有所舍,才有所得,有所成。隨緣而生住,亦謂之道法自然。甘泉先生閱歷半生,工農兵學商,酸甜苦辣說不盡,所以他寫“隨緣”,筆隨心轉,墨緣意韻,萬千感慨,納於毫端。行筆不拖泥,不帶水,轉折處乾淨,收筆處利索,墨濃而不喜,墨淡也不憂,各有生機。書者,心也。法者,束也。甘泉書法,乃心之印象,雖有法而如無法,因萬法融匯,終歸回到“心”處。甘泉幻法為心,筆墨紙硯亦隨緣而取,心生則緣起,緣起則落筆,意盡則緣歇,緣歇則書成。有常觀甘泉作書者,每見其率性展紙潑墨之際,皆喜曰:佳作生矣。
是為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