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安縣後觀岩景區

出得洞來,已是山上了,但見石階隱現有致,直通道觀,沿途奇石屹立,觸發想像。 觀內得道高士聽完這件事後,一來想顯示自家本事,二來想逗小道士一玩,便施法點化,果真那些家禽走獸變成了石塑之身,一直保持原形到今天。 置身後觀岩,不僅體驗到一種濃郁額的歷史文化氣息,還有清淨思想,平和心氣,洗滌道德的感受。

大自然鬼斧神工,於平地突兀隆起一處30米高、500多米見方的山丘,山丘內空,形成許多溶洞,洞洞相通,撲朔迷離,洞內鐘乳石形態各異,真正是一處洞天福地。道觀入口位於正西,入口是一個長20多米的洞,名叫飛龍洞。出得洞來,已是山上了,但見石階隱現有致,直通道觀,沿途奇石屹立,觸發想像。最為搶人眼球的是“飛來石”傳說一小道士為趕功課,常於石下誦經,一日睏倦入夢,夢見天鵝飛來,棲落肩上,大喜而醒,真有一石飛來婷立於所依石頭之上,所以飛來石又叫“夢來石”。稍縱目光,還可以看見形態逼真的石雞、石鵝、石獅等石獸石禽。傳說當年一道士精通養殖,能通過禽獸之語,他每天與家禽走獸為伴,但嫌家禽會被食用,走獸會老死或者隱入山林,指望把他喜歡的禽獸變成石頭,永遠不棄不離。觀內得道高士聽完這件事後,一來想顯示自家本事,二來想逗小道士一玩,便施法點化,果真那些家禽走獸變成了石塑之身,一直保持原形到今天。
道觀山頂突然平緩,道觀就建在山頂平緩處。據考證,明代曾建有真武殿、文昌閣、三清殿、三元閣等道觀。明末巡撫監軍御史錢邦芑棄職後,曾在後岩觀出家,研習經文,吟喔詩詞,現有留存的許多題詩和摩崖石刻為證。
置身後觀岩,不僅體驗到一種濃郁額的歷史文化氣息,還有清淨思想,平和心氣,洗滌道德的感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