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堡[德國著名生物化學家]

瓦爾堡[德國著名生物化學家]
瓦爾堡[德國著名生物化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瓦爾堡,德國生物化學家。1883年10月8日生於德國弗賴堡,1970年8月1日卒於西柏林。他是柏林大學E.H.菲舍爾的學生,1906年獲化學博士學位。1911年在海德堡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13年起在柏林的威廉皇帝生物學研究所工作,1918年任研究員。1931年起任新成立的威廉皇帝細胞生理研究所所長。1953年該所改名為馬克斯·普朗克細胞生理研究所,他繼續任所長。

基本信息

主要貢獻

瓦爾堡瓦爾堡
20世紀20年代,瓦爾堡發明研究組織薄片耗氧量的檢壓計——瓦爾堡氏檢壓計。他長期從事光合作用研究,在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和機理方面獨闢蹊徑。他研究癌細胞多年,發現惡性生長細胞的耗氧量比正常細胞低。在研究細胞呼吸時,他證明呼吸酶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稱之為鐵氧酶。

1932年,他和他的同事們共同發現了黃酶,並證明其輔基是核黃素的衍生物。1935~1936年,他又與同事們一道分離出了吡啶核苷酸,並確定了其結構和作用。1937~1938年,他闡明了磷酸三碳糖氧化與形成腺苷三磷酸(ATP)相偶聯的機理,從而在研究能量代謝方面揭開了新的一頁。1934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一生共發表了數百篇論文和5部專著並培養了大批年輕科學家。

獲獎情況

1931年瓦爾堡以他關於呼吸酶的傑出貢獻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