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府城

瓊州府城位於海南瓊山府城鎮,自宋朝以來,它作為海南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延續了一千多年。 府城為何沒有北門,史料沒有記載。 洪武十七年(1384年),海南衛指揮桑昭在城西門外增築土城380丈作為子城,壯觀、巍然、完整的府城所城也由此形成。

瓊州府城位於海南瓊山府城鎮,自宋朝以來,它作為海南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延續了一千多年。瓊州府城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大規模的修築及擴城是在明代。原城牆長4100多米,高9米多,寬6米多,設東、西、南三座城門和四座角樓,有子城、月城、護城河。現僅存東西城門部分城牆及鼓樓等。宋開寶四年(971年),宋王朝對海南的行政區划進行較大調整,將原島北部的崖州屬縣舍城、澄邁、文昌等劃入瓊州,遷瓊州州治於府城。
史料記載,府城“土壤平衍山無險峻,清流拱其前,洋海繞其後,馬鞍居於右,七星擁於左,文筆三峰聳翠挺拔,誠海邦一名區而州縣之望也”,山水環繞。
也許當時的執政者看中的正是這樣的一塊“風水寶地”,被確定為州治所在地後,原來僅為縣治的府城,面積與規格已遠遠不能滿足其作為瓊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重任了,府城原有的夯土城牆邊開始出現了人們施工的場面,大規模的擴建隨之而來,城牆擴展到了1.5公里長。同時,在府城的南門開挖修河,作為府城所城的護城河,這便是河口河,即如今的美舍河,一些外來的大船可由港口經此河直到城下。
州府衙門的選地當然也不能含糊。當時選定的州府衙門(現文莊路瓊山政府宿舍大院內)地勢較高,視野開闊,有溪流在不遠處流過,而在其東南邊,有一片湖稱為南湖,似是一面寶鏡。附近環繞三座名為抱珥、文龍、三台的小山峰,形似一把交椅,官府衙門就坐落在這把交椅之上。
到了元代,美舍河蜿蜒已達十里之長,貫通南渡江,府城也成了交通重心,大小船隻往來河道之上,以運輸糧、油、糖、木材等物可過府城南門的碼頭,繁華與喧鬧似乎也隨著它的溪水流入古城,這裡相繼成為元代瓊州路安撫司、乾寧軍民安撫司、乾寧安撫司治所在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兵部侍郎孫安帶官兵千多人開駐瓊島,瓊州隨後被升格為府,置府治於府城所城之中,統轄整個海南,始稱為“郡城”,府城再次開拓城圍,擴築城池。9年之後,府城郡城大體形成,其城圍1253丈,高2.7丈,厚2.8丈,雉堞1843個,庫鋪57間,開東、南、西三個城門,東門原為朝陽門,後改為永泰門,南門叫靖南門,西門叫順化門。郡城不設北門,但建了城牆樓,叫望海樓。
府城為何沒有北門,史料沒有記載。有猜測說,修城牆時認為開北門有凶兆,且北邊臨海,不利於防守。在城的東西南北角各建一座角樓,以便巡查放哨。
洪武十七年(1384年),海南衛指揮桑昭在城西門外增築土城380丈作為子城,壯觀、巍然、完整的府城所城也由此形成。自宋代成為州治直到民國時期,府城一直是海南政治及軍事的核心之地,延續了千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