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退化

環境退化是人類對環境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引起環境系統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自我調節能力下降、功能減退的現象,是環境發生不利於人類和生物生存和發展的演變。可由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引起。尤以人類活動使有害因子擴散到環境介質中超過一定限度引起的環境退化為嚴重。如土地鹽演化、水土流失、過度採伐、墾殖、捕撈等都是造成環境退化的原因。因此人類要轉變活動模式,以防止全球環境退化。

誘因

很明顯,在環境一經濟系統中,由於經濟子系統的惡性膨脹,已經損害到環境子系統。造成目前這種狀況的原因,首先是人類對於自己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認識不足,其次是一些開發利用技術不成熟。但有一些學者認為,此中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他們的觀點可以概括為下述幾個方面

影響

環境退化與人口

人口經濟學家認為,地球環境退化是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的。人口增長快,就會加速對自然資源的索取有時人們為了生存,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掠奪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

環境退化與貧困

有些經濟學家從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環境比較中得出結論,認為貧困是造成環境退化的重要原因。這些經濟學家,通過考察貧困人口的分布及其與環境退化程度之間的關係,發現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國家和地區的環境退化,通常比人均收人水平高的要嚴重一些,農村比城市要嚴重一些。他們對此所作的解釋是、窮人比富人更依賴於自然資源,越是貧困的地區,其對自然資源環境的依賴程度越高。由於貧窮,就希望通過多生育來增加勞動力,提高家庭收人。人口增長只能通過強化使用有限資源來補充生活所需。尤其是在一些生態脆弱區,如熱帶森林地區、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高山地區,亂砍森林和過度放牧,都加速於環境退化。其中一部分人口可能會離開土地,移居城市但如果城市不能完全吸納這種人口,又可能帶來城市環境退化。城市規模越擴大、人口密度越提高,城市生產和生活廢棄物越來越多,以至超過環境的吸納能力。另外,城市的嗓音污染,城市的嘈雜給人造成的精神壓力,都會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由此可見,一方面,貧困引起環境退化,另一方面,由於貧困,投人環境改善的費用就減少,從而環境退化加劇。

環境退化與國際貿易

另有一些學者從自由貿易的增長效應出發,指出自由貿易會增加市場失效的可能性,並使外部性在國家之間傳遞。窮國正成為富國轉移污染的場所。這可以從兩個方面找到證據。其一,工業化國家從欠已開發國家大量進口的常常是對自然資源依賴程度很高的初級產品,如木材、農產品等。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遠比中國高,但卻從中國大量進口一次性木碗筷。其二,工業化國家的環境標準通常高於欠已開發國家,一些跨國公司便將污染嚴重的工業遷移到欠已開發國家。

環境退化與經濟發展水平

庫茲涅茨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一個假說,即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收人差距先擴大,再縮小。這一收人不平均和人均收入呈倒口形關係,被稱為庫茲涅茨曲線。一些經濟學家經過觀察發現,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也同樣存在先惡化後改善的情形。在經濟發展的初期,由於經濟活動水平較低,環境污染的水平也較低但在經濟起飛、製造業大發展的階段,資源的消耗超過資源的再生,環境就趨於惡化。在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經濟結構改變,污染嚴重的產業停止生產或被轉移,經濟發展帶來的積累可用於治理環境,同時人們的環境意識也增強了,環境治理的技術也提高了,故環境開始改善。這樣也形成了一條倒U形曲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