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瑤族在診療方面所用的方法和技巧是多種多樣,而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他們認為,人之所以會發病,除了風、氣、蟲、毒、飲食和外傷之外,體內的五臟六腑、氣血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連繫,從而總結出了各種各樣的診斷方法,如除瞭望、聞、問、觸之外,常用的還有甲診、掌診、舌診、耳診和面診等。根據疾病發生的原因和症狀特徵,總結出了風、鎖、豆、痧等病症和名稱。在治療上除了采草藥內服,外洗,外敷和熏、熨、佩帶等之外,還有放血、點刺燈劃灸、艾灸、骨灸、席灸、藥物灸、藥棍灸以及拔罐、針挑、捶擊、拍擊、搔抓、滾蛋、推拿和指刮、骨弓刮、碗刮、匙刮、青蒜刮、稈草刮、萱麻刮等。其所治療的病種包括了內、外、婦、兒、皮膚、五官及神經等各科,許多方法療效顯著。
醫藥結合,是瑤醫的特點,習醫者必懂藥,識藥者必會醫。所以,自古以來,瑤醫都是自己診病,自己採藥加工,配方發藥。至今,瑤族中仍然是只有醫生診所,沒有專門配方賣藥的藥師或藥店。瑤醫將藥物歸納為"五虎"、"九牛"、"十八鑽"、"七十二風",對藥物的臨床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瑤醫不公重視疾病的治療,而且在預防醫學方面出很有研究。他們很早就認識到某些疾病是可以相互傳染,出是可以預防的,並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懼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復入";"有疫癧,則並焚其屍徒居焉"以及用芭蕉葉當碗,分菜吃飯等。
治療
瑤醫點刺療法
具體方法:取乾淨的瓷碗用刀背輕敲成三角形片狀,選擇有鋒利尖頭的片作針,放鍋內煮沸15分鐘(現代用75%酒精消毒),局部用生薑片蘸米酒反覆塗擦,然後用瓷針快速點刺,手法輕重適度,以皮膚微見血為好,完後再擦姜、酒或其它藥酒即可。
注意事項:應注意消毒,局部注意清潔以防感染。有皮膚病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用本法治療。
瑤醫藥浴療法
瑤家到處可見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寬0.6米,長0.7米的大木桶,這便是用藥水洗澡的"龐桶",又稱為"黃桶"。瑤醫在瑤族人民這一良好的生活習俗上,利用生產、生活中的自然資源,採集藥物,經煎煮後用藥液浸泡擦身的治療方法,防治疾病,強身健體。婦女生孩子,滿三朝均洗藥水澡,嬰兒洗後健康免疫,產婦可以驅風去瘀,補身強體,產後一星期就可以勞動。用艾葉煎液給初生嬰兒沐浴,可免患皮膚病,用葫蘆卷鬚在年終除夕之夜給小兒洗澡,據說可免出麻疹。瑤族人民過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採用鮮藥草洗澡,對於防治春季流行病起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瑤族藥浴所用的草藥來自瑤族人民居住的大瑤山,一般都自采自用,多採用鮮藥,平常亦將採回的草藥洗淨曬乾備用。一般根據藥物的性能,搭配使用。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藥浴療法:
香薷浴:鮮土香薷30克,加水500ml,文火煎煮15分鐘,去渣,將藥液倒入浴盆內,至溫度適宜時,洗全身。有清熱解表、退熱的作用。用於小兒感冒、發熱。
菖蒲艾葉浴:菖蒲15克,艾葉20克,蘇葉20克,加水300ml,煮沸10分鐘,倒入浴盆內,擦洗全身。有辛溫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用於風宣感冒。
生薑浴:生薑200克,洗淨搗爛,加水500ml,煮沸後倒入浴盆內加蓋,待溫度適宜時洗全身,有祛風散寒之效。用於風寒感冒或預防被雨淋後感冒。
山黃麻浴:山黃麻250克,蕪荽50克,加水300ml,煮沸10分鐘,去渣,倒入浴盆內,至適宜時,避風洗全身,洗完後用大被單或大浴巾裹全身10分鐘。有解表透疹之效。用於小兒麻診初期或出疹不透的患兒。
龍石浴:過江龍100克,石菖蒲100克,加水300ml,煮沸10分鐘,再加入人尿50ml,待沸即可,將藥液倒入浴盆內,趁熱先熏局部,至溫度適宜時洗全身。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之效。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關節拘彎、屈伸不利等症。
瑤族民間治療牙痛二法
1. 楓樹皮、楊梅樹皮、杉樹皮內層各約500克,分作3份,第1天取1份,水煎取藥液3口盅,待冷後,取少許藥液含在口中,儘量使藥液含時間長一些,吐掉後再另含,每次接連含7-8口,直到疼痛消失為止。第二天痛減,再取第二份藥水含漱,可以隔3小時左右含一次,第三天疼痛消失。
2. 牙痛時把手反背過去,手指能觸到肩胛的地方,將此處用力地按壓,左側牙痛頂壓右邊,右側牙痛頂壓左邊,如自己頂壓不到,右叫別人幫忙,3分鐘後疼痛緩解,5 分鐘後牙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