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不對兒是民間流傳的手工藝品,十六世紀七八十年代由琉璃匠人房道修從山東淄博帶至河南魯山縣梁窪鎮北店村的手工藝品,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每逢春節琉璃不對兒便
在街頭小巷出現,和糖果鞭炮一樣是過年必不可少的年貨。過大年吹琉璃不對兒是70 80後美好的童年回憶。琉璃不對兒造型簡單,玩法簡易,製作流程也不複雜,但在製作時的度確實不易掌握。製作工具主要包括無刃鐵剪和琉璃管,琉璃管用來蘸取原料,鐵剪輔助完成造型並截斷器皿。使用琉璃管蘸取置於爐火口容器內一小團原料液後,不停轉動火紅的料液使其不會落地,再向琉璃管吹氣將料液用剪刀拉長,待到一定長度後繼續吹氣形成琉璃不對兒的圓肚,隨後將快成形的東西在冷卻前往木板上一礅,形成扁圓細頸的琉璃不對兒,由於器具底部最薄,向內吹氣吸氣時形成聲響,最後用鐵剪在器具和琉璃管交界處一放,炎熱的器具由於接觸涼的鐵剪會發出碎裂聲,輕輕一敲琉璃不對兒就“乖乖”地從管上掉下。琉璃貨不僅只有琉璃不對兒這一種玩法,還能做出“軍號”、“水菸袋”、“菸袋鍋”、“水鴨子”、“葫蘆”、“茶壺”“酒壺”等各種造型的製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 琉璃不對兒,只玩一會兒,噗嚓掉地兒,哭著找媽。”看到那細脖圓肚兒的琉璃不對兒,和著幾句熟悉的歌謠,每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我小時候經常玩的”。這些暗黃透亮的琉璃不對兒送到各地市場和大小廟會上,很受孩子們的青睞。即使他們不會知道這個不起眼的玩具是經過一千多攝氏度的高溫後才生產出的,但簡單的玩法、獨特的造型以及聽見名字就能想起童年的感覺,總會讓不少家長笑著買上兩三個。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或許是吧,但誰敢保證家長的下意識里沒有緬懷?
豫劇現代戲《朝陽溝》里,銀環不會挑水,二大娘笑說她像扭秧歌似的;女社員見銀環為了幹活方便,將辮子盤在頭上,便開玩笑說她“上頭(已婚髮式)”了。氣得銀環摔下挑子,躲一邊生氣去了。 二大娘想不通,我也沒打趣她呀,這么幾句話就禁不住了?那“琉璃蹦蹦(琉璃不對兒)”還吹三吹?! 平時說一個人不擔事兒,碰不得,就說他是屬“琉璃蹦蹦”的。註:琉璃不對兒各地叫法不一,河南有叫“琉璃蹦蹦”,'琉璃嘎嘣“,"琉璃不得"。湖北則叫“琉璃底動”。甘肅蘭州稱之為“乒桌球”,天水稱為“叮噹” 山西西安一帶叫法為“琉璃咯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