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畫家范輔樂
現年31歲的范輔樂個子瘦小,一頭蓬亂的棕發。他嚴格說來只能算瞎子,患有糖尿病,心智遲鈍,他在11歲以前未說過一句別人聽得懂的話。出生後7個月,范輔樂兩隻眼睛都接受了白內障手術。以後又接受了3次手術。他是個極度激動不安的嬰兒,每天至多睡3個小時,不斷喊叫,尖嘶,扭動。他會爬到鋼琴上連續好幾小時按同一個鍵。滿周歲時,范輔樂已鬧得他母親瀕臨精神崩潰。父親好幾次要把兒子送往救濟院,但始終下不了決心。
范輔樂3歲的時候,醫生斷定他“就臨床觀察來看屬於輕度到嚴重的心智遲鈍”。他還出現了自閉的跡象,那是一種腦病,最常見的特徵是幾乎完全不與人來往。6歲時,母親帶他到愛丁堡附近為情緒失調兒童設立的教養中心,去見那裡的藝術家、教師茉莉·李煦曼。范輔樂在教養中心也成了問題。他刺耳的尖叫使其他兒童驚駭。有時他默默地獨站在一邊,對一輛閃亮汽車上的光線閃動看得出神。他永遠在旋轉東西--皮球、鉛筆、瓶子,甚至他自己。李煦曼說:“我常常有放棄努力的念頭。但是理查有點難以形容的東西使我不願丟開他。”
李煦曼是在給范輔樂一支水彩筆時發現那點“東西”的。起初他淡然把筆扔在地上。她再把水彩筆塞到他手裡,幫他拿穩,又在他桌上已釘好的一張紙上畫幾條又濃又粗的長線。他總算懂了她的意思,不久就全神貫注地用不同的顏色筆亂塗亂畫起來。“有一天我過去看看他的塗鴉,我見到的簡直是魔術,”李煦曼說,“那是一幅畫,顯然是他從校車上看到的一個印象派景色。”我拿了幾幅他畫的東西給我的畫家丈夫看--沒有提到理查的身心殘障。他說“這小孩有超過他年齡的天賦。”
一個平和、滿足的新世界慢慢對范輔樂展開。沒有發生什麼驚人的閃電式轉變。他仍舊有時暴怒,拒絕參加其他兒童的遊戲。但是從沒有人教導過他,這男孩卻開始學會構圖,並藉美術以表達情意。
作品展
范輔樂的作品首次公開展覽時,他才17歲。愛丁堡最著名的畫廊主人撥出一個房間,專供展出他的20幅畫“我看到畫廊牆上掛的這些畫,簡直不能相信,”他父親回憶說,“在第一晚,小兒子邁克跑過來對我說:‘爸,一幅畫賣掉了!’有人出了16鎊買走我心智遲鈍兒子畫的畫。我真想哭。展覽結束時,一共賣出8幅。”
范輔樂的靈感來源是多方面的。有時候他畫出他微弱目力看到的東西,或者跟他父親和弟弟散步時用望遠鏡看到的東西。也有時候是他從汽車上看到的城鎮景色,或從客機上看到的山脈。他把電視節目、書本和雜誌都拿到貼近臉處聚精會神地注視,以取得靈感。
不久前,我欣賞了范輔樂畫的波蘭克拉科市一個多采多姿的市場景色。范輔樂和他母親對這個市場只參觀過15分鐘。我問范輔樂什麼時候訪問這市場的。“1979年7月28日。”他說,語調緩慢而重濁。“你什麼時候畫這幅畫?”“9月底。星期一下午開始畫,星期三上午10點鐘完成。”
范輔樂從不光是把他所看過的東西完全照樣畫出來。每幅畫都反映了他的理解力、感覺和想像。他可能畫一幅從眼睛水平看到的港口風景,也可能決定用從山頂俯瞰的角度來描繪它。他所有的圖畫都有一個光源--包括在風景上投下朦朧陰影的晨曦。
觀賞他作品的人對某一幅畫表示欣喜時,范輔樂的臉就慢慢起皺,張嘴哈哈笑,甚至突然衝動,報以擁抱。和一般自閉的人一樣,他表達觀念和感情有困難,但偶然也能衝破這重障礙。“歡喜快樂總是個好主意,”他說“我的畫使人歡喜時我很快樂。我可以看得出人家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