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價值的近代追索

現代性價值的近代追索

近十幾年來,出版界愈益為生計所累,純學術著作因印數較少,出版頗為困難。而在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普遍提高,高校招生的迅速擴大,整個社會的學術創造力大大增強,學術成果愈見豐厚。有鑒於此,本社決定策劃出版《人文社科新著》叢書,意在給學術專著的出版開闢一個新的園地,使廣大學者積年研究所得的學術心得能夠嘉惠學林,傳諸後世。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 名: 現代性價值的近代追索
作 者:胡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208081246
開本: 32
定價: 32.00 元

內容簡介

近十幾年來,出版界愈益為生計所累,純學術著作因印數較少,出版頗為困難。而在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普遍提高,高校招生的迅速擴大,整個社會的學術創造力大大增強,學術成果愈見豐厚。有鑒於此,本社決定策劃出版《人文社科新著》叢書,意在給學術專著的出版開闢一個新的園地,使廣大學者積年研究所得的學術心得能夠嘉惠學林,傳諸後世。
本社向以傳播和譯介學術文化為己任,為將優秀的學術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的出版物而努力。出版一流學者的一流學術著作固然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但學術成果的價值常常需要時間的檢驗,凡能採用新材料、運用新方法、提出新觀點,新穎、紮實的學術著作我們均竭誠歡迎。列入這套叢書的著作,或許在各自領域裡所取得的成果有大有小,但這些成果都是逐步成長累積的學術大廈的必要組成部分。古人云,“積微成大,陟遐自邇”,我們相信,假以時日,這套叢書中一定會出現若干部對學術有重大貢獻的不朽名作,這是我們和作者的共同期待。
屬於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林林總總,決定了這套叢書的選題範圍比較寬廣。在叢書出版的初始階段,取稿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者為主,且暫不作分類,待到有一定的積累和規模後,或可按學科分類構成若干專題。

作者簡介

胡建,男,浙江溫州人。1977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生物系。1998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浙江省委黨校。主要從事馬克思的價值哲學、中西文化價值觀比較的教學與研究。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術月刊》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5餘篇。撰寫《啟蒙的價值目標與人類解放》等專著5部、合著4部;主持、參加省級以上課題5項。自2000年以來,獲優秀科研成果獎20多項,其中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6項。

目錄


序二
序言
引言歷史的“現實性”與“可能性”雙重解讀——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的新視界
第一章中西啟蒙價值觀在源頭上的差異
第一節中西啟蒙“自由觀”在價值源頭上的差異——以西方的啟蒙自由觀與李贄的“童心論”為範本
一、中西啟蒙“自由觀”問世的歷史境遇剖析
二、西方啟蒙“自由觀”及其歷史邏輯走向
三、中國啟蒙“自由觀”及其歷史邏輯走向
第二節中西啟蒙“民主觀”在價值源頭上的差異——以洛克的《社會契約論》與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為範本
一、中西啟蒙“民主觀”濫觴的歷史邏輯根據
二、西方啟蒙“民主觀”的源頭價值
三、中國啟蒙“民主觀”的源頭價值
第三節中西啟蒙“平等觀”在價值源頭上的差異——以盧梭的“平等觀”與戴震的“理欲之辨”為範本
一、中西啟蒙“平等觀”突顯的歷史邏輯根據
二、西方啟蒙“平等觀”的源頭價值
三、中國啟蒙“平等觀”的源頭價值
第二章“變器”時期:現代性價值的孕育期
第一節近代史開端處的現代性價值——龔自珍經世思想中的“自由”意蘊
一、對“不許自由”的封建專制制度的批判
二、對“自由”知識分子參政的必然性與合理性的論證
第二節從“文化中國”向“主權中國”視角轉換的理性端點——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近代意蘊
一、魏源時代的“世界歷史”大背景
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近代意蘊剖析
三、魏源思趣的歷史地位評價
第三節古典式農民戰爭中的近代意蘊——太平天國革命思想之剖析
一、古典農民戰爭的一般價值取向及其思想根基
二、太平天國革命思想中的近代意蘊
三、太平天國的革命思想未能在質底上擺脫傳統農民思維
第四節“命運牽著走”的近代化起步——中國近代“洋務”思潮之動向
一、面朝過去的“自強”思想與“西學中源說”
二、面對現實的“求富”理路與“中體西用論”
三、面向未來的“混同”理念與“君民共治觀”
第三章“變政”時期:現代性價值的奠基時期
第一節中國現代化通途的理性先知
——康有為思維深層的現代性價值理路
一、顛覆傳統——“求樂免苦”人性觀中的自由、平等意趣
二、追求現代——“以群為體,以變為用”的民主構思
三、展望後現代——空想社會主義的“大同”理念
第二節維繫中國現代化命脈的價值關懷——梁啓超“新民說”的價值意蘊
一、“鼓民力”的底據在於“興民權”
二、“興民權”的前提是“開民智”
三、“開民智”的根本乃“新民德”
第三節中國近代道德人格的奠基者——譚嗣同“心力說”的原創性價值
一、道德的本質——“天理之善”還是“人慾之善
二、道德實踐理性——“等級依附”之美德抑或“平等自主”之美德
三、“集體關懷”的道德依據——“權威主義還是“平民主義
第四節中國近代“自由”理念的奠基者——嚴復“自由觀”之價值底據
一、建構近代“自曲”人格的經驗性判據——中西文化價值之比較
二、建構近代“自由”國度的理論底據——自由乃人類進化的必然歸宿
三、建構近代“自由”的可操作原則——“消極自由
第五節中國近代“個性”價值的奠基者——章太炎價值觀的靈思獨辟
一、“集體”價值無限膨脹的底奧——對進化論的盲目崇拜
二、“個性”價值確立的依據——存在先於本質
三、“依自不依他”信仰的意義——用宗教建立革命道德
第六節平等視角下的人權、民權與國權——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之價值
一、民生主義——“貧富均等”的個人人權之表述
二、民權主義——民眾公權與精英治權相平衡的構思
三、民族主義——國家主權平等的文化追求
……
第四章“變教”時期:現代性價值的曲折深化時期
第五章現代性價值主流的轉向:折入社會主義
第六章歷史對當代的啟迪意義(上)——國際篇
第七章歷史對當代的啟迪意義(下)——國內篇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