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帆吊

珍珠帆吊

dian Islan Islan

dd
中 文 名: 珍珠帆吊
俗名別名: 印度洋帆吊、紅海帆吊
英 文 名: Indian Ocean sailfin Tang、Red Sea sailfin Tang
拉丁學名: Zebrasoma desjardinii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紅海往南至納塔耳(Natal,巴西東部港口城市),南非以及往東至印度、爪哇以及科科斯群島(Cocos-Keeling Islands)一帶海域。在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不見其蹤跡。
氣 候 帶 熱帶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性 藻食性

珍珠帆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4-5條 背鰭軟條(總數):28-31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0-23條
成魚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齒較大,齒固定不可動,扁平,邊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前方軟條較後方延長,呈傘形;尾鰭截形。尾棘在尾柄前部,稍可活動。體呈藍灰色,頭部具一窄於眼徑的深紫色眼帶,向下延伸至腹鰭始端;鰓蓋後、自背鰭始端至腹鰭中端之間具一深紫色寬豎帶;頭部滿布灰白色圓形斑點;體側另具6-7條鑲黃緣之褐色豎帶,體下部具黃色圓形斑點。背鰭黃褐色具斑紋,臀鰭藍紫色具黃色斑點;尾柄和尾鰭深紫色,尾鰭具灰白色圓形斑點,尾棘灰白色。幼魚和成魚大致一樣,只是體側豎帶較窄,且臀鰭軟條上的斑點較少。珍珠帆吊和帆吊(Zebrasoma veliferum)較為相似,不同之處在於頭部、體側下部和尾鰭的花紋。帆吊的頭部、胸腹部及體側下部不具圓形斑點,而尾鰭是一致黃色,與珍珠帆吊的深紫色具灰斑色斑點的尾鰭迥然不同,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40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30米以下的水域中。成魚通常單獨生活在浪涌區以下的水層里,幼魚則單獨生活在有遮蔽的內礁區中。主要以枝葉繁茂的大型藻類為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