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紗花邊

以抽紗、刺繡、鑲拼等技法將玻璃紗面料製成的針繡花邊。

玻璃紗花邊

正文

一種用玻璃紗作面料,以抽紗、刺繡、鑲拼等技法製成的針繡花邊。
玻璃紗花邊主要產於中國廣東潮州和汕頭。19世紀末由歐洲傳入。1896年始用潮州出產的夏布(苧麻布)進行花邊生產,後又用進口的玻璃紗代替夏布作面料。玻璃紗質地細膩輕薄,用它製作花邊更為精細,因而使潮州、汕頭地區的玻璃紗花邊著稱於國內外。玻璃紗花邊最初多為鑲拼產品,即在玻璃紗上繡製圖案,然後剪下鑲拼在手帕、檯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玻璃紗花邊有了發展,製成精美的重工玻璃紗大檯布。
玻璃紗花邊的針法和技法有近400種,常用的有抽紗(見抽紗花邊)、平繡、墊繡、雕繡、補花、扣眼等。整個繡制工藝要求齊、平、光、亮。玻璃紗花邊的品種有各種檯布、枕套、被套、手帕等實用品;重工玻璃紗花邊手帕和檯布則因工藝精巧,價格昂貴而被視為藝術珍品。1980年慕尼黑第32屆國際手工業品博覽會上,一幅72×108 英寸的“雙鳳朝牡丹”玻璃紗檯布榮獲金質獎章。這幅檯布以652隻鳳凰和276朵牡丹為主要題材,陪襯葡萄、小花等,組成對稱格局的圖案。整幅作品線條流暢,虛實相間,色彩淡雅,格調高貴大方。它由14名技藝高超的女工用5個月時間精心繡制而成,是玻璃紗花邊的代表作品。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