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奇蹟

玫瑰奇蹟

畫面以浪漫的手法、夢幻的境界、富於想像力的構思,表現了一個關於玫瑰奇蹟的美麗傳說。人物動態誇張,富於節奏韻律。以玫瑰花為中心,形成向心式的組合關係,突出了玫瑰奇蹟給眾人帶來的驚訝。

基本信息

作者

讓·熱內(1910-1986)法國作家。他的生平頗為傳奇。幼時被父母遺棄,後淪落為小偷,青少年時期幾乎全是在流浪、行竊、監獄中度過的。熱內認為他的犯罪是社會環境造成的,但這個偽善的社會本身卻不受任何懲罰,所以他決定與這個社會勢不兩立。他發現寫作是一種更為有效的判逆方式,於是在監獄中創作了小說《鮮花聖母》、《玫瑰奇蹟》。這兩部作品以及熱內的另一部小說《小偷日記》都帶有相當程度的自傳性。《鮮花聖母》、《玫瑰奇蹟》是二十世紀法國文學中的奇葩,但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一種“惡之花”。因為小說描寫的都是最為忌諱的問題,如同性戀和監獄生活等,並把罪孽的心態提示得淋漓盡致。而在作者絢麗多彩的文筆中不難看出試圖走向詩意的美麗的努力。薩特在讓·熱內的作品中發現了一種特別的,甚至可以說高尚的東西,即他對人的荒謬生活處境表示了毫無拘束的抗議。

作品原文

有一天,突然興起這樣的念頭:到台北我曾住過的舊居去看看!於是冒著滿天的小雨出去,到了銅山街、羅斯福路、安和路,也去了景美的小巷、木柵的山莊、考試院旁的平房……

雖然我是用一種平常的態度去看,心中也忍不住波動,因為有一些房子換了鄰居,有的改建大樓,有的則完全夷為平地了,站在雨中,我想起從前住在那些房子中的人聲笑語,如真如幻,如今都流遠了。

我覺得一個人活在這個時空里,只是偶然地與宇宙天地擦身而過,人與人的擦身是一剎那,人與房子的擦身是一眨眼,人與宇宙的擦身何嘗不是一彈指頃呢?我們寄居在宇宙之間,以為那是真實的,可是驀然回首,發現只不過是一些夢的影子罷了。

我們是寄居於時間大海洋邊的寄居蟹,踽踽終日,不斷尋找著更大、更合適的殼,直到有一天,我們無力再走了,把殼還給世界。一開始就沒有殼,到最後也歸於空無,這是生命的實景,我與我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過。

我很喜歡一位朋友送我的對聯,他寫著:

來是偶然,

走是必然。

每天觀望著滾滾紅塵,想到這八個字,都使我悵然!

可是,人間的某些擦肩而過,是不可忽視的,如果有情有義又有天真的心,就會發現生命沒有比擦肩而過的一刻更美的。

我們在生命中的偶然擦肩,是因緣中最大的奇蹟。世界原來就是這樣充滿奇蹟,一朵玫瑰花自在開在山野,那是奇蹟;被剪來在花市里被某一個人挑選,仍是奇蹟;然後帶著愛意送給另一個人,插在明亮的窗前,仍是奇蹟。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對一朵玫瑰而言,生死雖是必然,在生與死的歷程中,卻有許多美麗的奇蹟。

人生也是如此,每一個對當下因緣的注視,都是奇蹟。

我在從前常買花的花店買了一朵鵝黃色的玫瑰,沿著敦化南路步行,對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微笑致意,就好像送玫瑰給他們一樣。

我不可能送玫瑰給每一個人,那么,就讓我用最誠摯的心、用微笑致意來代替我的玫瑰吧!我們在生命中的每一個相會也是偶然的擦肩而過,在我們相會的一彈指,我深信那就是生命最大、最美、最珍貴的奇蹟!

作品鑑賞

本文以玫瑰喻人。“對一朵玫瑰而言,生死雖是必然,在生與死的歷程中,銜有許多美麗的奇蹟。”因為,不論玫瑰在哪裡,只要能夠彰顯它的價值、它的美麗,就是奇蹟,而不必去計較什麼,關鍵是曾經有了這樣的過程,有了這樣的經歷就足夠了。對於我們人類,又何嘗不是如此?“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雖然“來是偶然,走是必然”,但“我們在生命中的每一個相會也是偶然的擦肩而過,在我們相會的一彈指,我們深信那就是生命最大、最美、最珍貴的奇蹟”!

是啊!對一朵玫瑰而言,生死雖是必然,在生與死的歷程中,卻有許多美麗的奇蹟。人生也是如此,每一個對當下因緣的注視,都是奇蹟。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在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旅程中,要使得你所經歷的每一個驛站,都能夠留下堅實的足印,綻放美麗的風景,呈現奪目的光彩。關注每一個細節,重視每一件小事,由平凡造就偉大,由一般跨越美麗!

本文觸景生情,有感而發,渾然天成;聯想自然、豐贍;似與讀者娓娓而談,語調溫和,令人感到如沐春風,心曠神怡,如“我不可能送玫瑰給每一個人,那么,就讓我用最誠摯的心、用微笑致意來代替我的玫瑰吧”。文筆流暢清新,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的大智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