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鷗亭記

因結茆茨[4]為亭,而愚溪之口,有群鷗日馴其下,名之曰玩鷗。 [9]會稽之章:會稽,秦制郡名。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玩鷗亭記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汪藻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余謫居[1]零陵,得屋數椽瀟水之上,既名為僇人[2],人罕與之游。又地承凋瘵之餘[3],無可游者,故一年而病,二年而蘇,三年而心樂之,四年而視我如人、視人如物,休休焉不知憂樂之所在。屋臨大川,愚溪之水注然。因結茆茨[4]為亭,而愚溪之口,有群鷗日馴其下,名之曰玩鷗。客有過而問焉者,曰:“玩鷗之說聞之舊也,今子之鷗信可玩乎?”余曰:“我與物同見[5]於天地之間者,以形而我之知物,物之知我者,以心使吾心,有以勝物,則李廣之石可使吾為虎。吾為物所勝,則樂令之弓亦能為蛇,是二者無情之木石也,徒以人心之故使之,若出於有情,如此,苟吾心反如木石而無所示焉,則鷗莫得而窺矣!何為而不可玩哉。”余少遷狷介[6],自知於世無一相宜者,頗欲全生養性於麋鹿之群,以終其天年,而遂吾平生獨往之志。蓋漫仕二十餘年,雖三仕三已而人不吾嫉也。無何,脫下澤之鞅[7],入承明之廬,佩會稽之章[8],則幾微見於言面者矣!故近者聚而尤之,遠者趨而和之。一斥而置之三千里之外,此正群鷗舞而不下之時也。吾於是杜門息交,朝飯一盂,夕飯一尊,日取古今人書數卷讀之,怠則枕書而睡,睡起而日出矣!幸無疾病,則復飯飲讀書如初,此外無一毫入於胃中。頹然不知田地之大,而環堵之隘也。庶幾,所謂心如木石者,則鷗之馴也。固宜然俯而喙,仰而四顧,物之常情也!今鷗忘其常情,而與吾相從於此,固樂矣!安知他日無欲取鷗而玩之者哉!幸鷗無忽。客笑曰:“書之壁以告來者可乎?”余唯唯。紹興丁卯正月記[10]。

作品注釋

[1]謫居:指被貶謫居住在零陵。

[2]僇人:罪人。

[3]凋瘵(zhài):凋弊,疾病。

[4]茆茨(mǎocí):茅草蘆葦。

[5]見:同“現”。

[6]狷介: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7]下澤之鞅:職事的忙碌。

[8]承明之廬:侍臣值宿所居的房屋或朝臣休息的地方。

[9]會稽之章:會稽,秦制郡名。會稽之章,代從政的標誌。

[10]紹興丁卯:指1147年。紹興,南宋高宗年號(1131—1162)。

作品賞析

玩鷗亭即望江樓,在永州古城北,可以俯瞰蘋洲。這是一篇寫馴鷗的散文。鷗是一種水鳥。文章寫出“以心馴鷗,物我同心,忘其常情”的情狀,表現了他馴鷗而達到臻於完美的忘我境界,抒發了他被貶而窩居永州十二年的怨憤和悲痛。文章開始交代作者“謫居”的地位——“僇人”。第二部分通過回答一個過路的客人關於玩鷗的提問,介紹了他馴鷗的經驗——心心相印,物我同存,精神專注,思想集中,達到忘我、忘物、忘情的境界。接著寫作者的性格剛直,不同流合污,願在麋鹿之群中修心養性,安度終生,表達了與世無爭的思想。文章把馴鷗、玩鷗的情形寫得栩栩如生。特別是用心靈溝通,視鷗為人的專注的馴鷗方法,揭示出做任何事要想成功必須遵循的規律。文章類比鮮明,主題突出,含義深沉。

作者簡介

汪藻(1079—1154),宋代德興人,字彥章,1104年(崇寧三年)進士。高宗時任翰林學士,當時的詔令多出其手。歷任湖、微、宣等州知府。因主張抗金,被貶永州12年,秦檜死後復官。汪藻工於駢文,其詩初學江西詩派,後學蘇軾,著有《浮溪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