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事功與心學研究

王陽明事功與心學研究

王陽明事功與心學研究》內容為:作為一位偉大哲人、大思想家,王陽明的一生既輝煌燦爛又歷經坎坷,既聲名卓絕又頻遭謗議;他執著教席又以知兵名世,是一代儒師而又戎馬倥傯。其“文治而後可以武功”,其“內聖而後得以外王”,把自主原創之“知行合一”的聖門宗旨貫徹落實到了極致。學術界對王陽明一生經歷之劃分,有“二段論”、“三段論”、“四段論”諸說。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陽明生於公元l472年,卒於l529年,僅存世57年,不可謂壽;但流恩澤被後世,不可謂不厚。1508年,陽明於貴州龍場大悟心學之旨,在把幾千年中國思想之進程來了一大扭轉的同時,將其一生之求索作了兩分。此所謂“二段論”。日本之陽明後學尤重“龍場悟道”一段,更把龍場冠以“王學聖地”而景仰之;後進而在“二段論”之基礎上,將“貴陽三年”從中抽取出來,作一獨立之段落。貴州諸學者,無論是前賢還是時人,均把此三載細以咀嚼,復多考論,引以為豪,於是有所謂“三段論”。持“四段論”之觀點者,有見於古今史家之著,其論甚豐。恕不贅言。

編輯推薦

《王陽明事功與心學研究》是陽明學研究叢書之一。

目錄

緒論

第一章龍場悟道——王陽明的人生際遇與心學

第一節聖人志向:由工夫至本體

第二節龍場與“知行合一”

第三節天泉證道:工夫至境界

第二章“心即理”與知行——陽明心學的工夫建構

第一節“心”與“理”之流變

第二節知行與工夫

第三章因時致治:“虛構”與“向下”——陽明心學的政治向度

第一節“虛構”:三代之治

第二節“新民”與“親民”

第四章德本誠明才兼文武——兵學與陽明心學

第一節立志邊關

第二節兵學與心學

第三節“援兵入儒”

第五章“泛濫於辭章”——王陽明詩文活動與心學

第一節王陽明與明代文人的交往

第二節敬畏與灑脫

結束語

附錄:梁啓超的新民思想與陽明心學

參考文獻

後記

……

文摘

第一章龍場悟道——王陽明的人生際遇與心學

在大多數人眼裡,王陽明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儒學大師,是整個儒學發展史上最有創造性、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同時,他又是一位事功卓越的、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這時常會讓人聯想到,雖然他的心學思想在儒學發展史上有著開創性的建構,但若沒有他輝煌的事功相映襯,則他的學說不會對後世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這當然並非是想抹殺他的思想的獨特價值,只是想說明他的心學思想實際上和他百死千難的人生經歷與遭遇密切相關。從王陽明的學術價值來說,他加深了儒學的倫理-宗教意義,並拓寬了儒學可能性的範圍。他不是使自己去適應那個時代的價值,而是勇敢地挑戰現實社會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權威。當然,也正由於這種不肯從眾及儒者強烈的責任意識,他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可以說是飽經磨難。實際上,他的思想的每一次重大變化都無不和他的人生經歷和遭遇緊密聯繫,也形成他的心學思想重躬行踐履的顯著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