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錚[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所研究員]

王錚[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所研究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錚,雲南陸良人,男,漢,1954年生,華東師範大學學士(1983)、碩士(1987)、博士(1990)。地理學者,管理學者,主要從事理論地理學、區域管理學、計算地理學和政策模擬科學研究。1994年起任研究員,1997年起任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兼任華東師範大學講座教授等。

概述

王錚[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所研究員] 王錚[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所研究員]

王錚現(2011年)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及城市與區域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常務理事及政策模擬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區域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先後五次以第一獲獎人身份獲得省部級自然科學或科技進步獎,1999年入選”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王錚的學術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理論地理學、區域科學與管理學、計算地理學方面,並且把這些學科結合在在氣候變化科學和政策模擬科學領域。

學術成就

在理論地理學的研究中,王錚除提出理論地理學的一般原理外,主要致力於理論地貌學和理論經濟地理學研究。早年,發展了一系列地貌演變的解析模型,如一維理想河流演變模型(1989)、沉積層層厚分布的模型(1991)、沿岸流作用下海岸線輪廓演化模型(1994)、泥沙懸浮的熵模式(1995)。2000年後重點開展理論經濟地理學研究,包括從統計力學角度推導出空間相互作用模型(1986,1989,2002)證明了A E Wilson模型的合理性並且證明在開發系統下該模型仍然成立,求出空間相互作用城市的數學形式,發展增長極的空間動力學模型(1988,1995),知識產業的區位模型(1999,2005)、旅遊業區位模型(2000,2002)、知識溢出空間過程模型(2003,2004)、產業集群模型(2008)、發展了一種高技術產業空間格局演變理論(2004~2010)和一種旅遊規劃學說(2000~2008)。王錚在理論地理學方面的研究工作,集中表現在他的理論地理學專著《地理科學導論》、《理論地理學概論》和《普通地理學》內,在這些專著中,王錚(與丁金宏合作)提出了地理事物具有環境-區域二象性,地理景觀界線信息測不準、地理學五條公設,區域進化觀點以及區域樞紐-網路結構學說等。特別是提出了“一個獨特的理論地理學體系”(胡煥庸評價),“明確地提出了巨觀經濟地理學和微觀經濟地理學的分類體系,有重要意義。”(吳傳均評價)

在區域管理學的研究中,王錚(與吳必虎等合作)提出了PRED協調概念和地理工程學說(1987,1989,1991,1995),定義了區域管理的概念和範疇(2000),提出了凱恩斯經濟政策與供應學派經濟政策的適用範疇,提出了區域知識管理學說(2006,2007)、區域溢出模式(2010)和區域發展的“三次本性”學說(2010,2012)等。後者被評價為發展了克魯格曼的新經濟地理學理論和陸大道的"區域增長存在新因素"觀點,被用於模擬經濟地理結構的進化.

在計算地理學方面,王錚發展了遙感圖像識別的統計學基礎認識(1987)、沉積盆地恢復的最最佳化算法(1990)、地理過程突變辨別方法(1990,1995,1996)、地理-經濟系統複雜性分析的多重ABS模型(2007,2008,2010)、氣候保護模擬分析的多國模型(2005~2010),發展了若干空間運籌算法(2006~2010),提出了計算機實驗人文地理學的方法論。這些工作,集中反映在王錚的專著《計算地理學》中。

近年,結合地理學和管理學研究,王錚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氣候變化的人地關係模型研究和國家與區域的巨觀政策模擬方面,同時致力於發展理論經濟地理學。

在氣候變化科學內:1991年提出中國歷史時期降水曲線變化(王錚,張丕遠,鄭景雲),發現2000年來中國的降水持續下降,但是1230年到1900年間降水已經平穩。1993年提出中國近2000年氣候變化的階段性,發現280’s,880’s和1230~1260’s存在氣候突變,而且1230與1260突變是中國歷史時期最大的突變(與張丕遠、劉嘯雷合作),後來進一步確定這個突變發生在1245年前後(與吳靜合作)。1995年提出1830’s,1910’s存在氣候突變並且刻畫了現代氣候自然趨勢(與周清波,劉嘯雷合作)。1996年王錚、張丕遠提出中國近萬年氣溫變化曲線,並被收入國家歷史地圖集。1996年,王錚等(與張丕遠,劉嘯雷,劉燕華合作)發表文章論證氣候變化對中國人口分布的影響,發現了胡煥庸線在氣候變化下的波動,強調氣候溫暖期,中國北方垂直胡煥庸線的地帶性分異不明顯而是突出經度地帶性。這就影響了中國的歷史發展和朝代更替。2008年通過基於自主體的模擬進一步論證胡煥庸人口分布線的形成不晚於1250年。1994,1998,2005年王錚通過計算模擬得到歷史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潛力的影響。在氣候保護的經濟學方面,王錚發展了多國氣候保護政策影響經濟動力學模型、經濟平穩增長約束條件下碳排放高峰估計的動力學模型,提出了帶GDP溢出的多區域氣候變化經濟學評估系統(MRICES),並完成若干政策模擬成果。

在經濟計算和政策模擬科學方面,王錚1997年模擬分析得出“人民幣沒有貶值必要而且貶值會帶來經濟體系混亂”的結論,1998年模擬分析中國合意城市化率為63%,城市化是新的經濟轉折點;1999年模擬得到糧食價格變動對中國糧食生產總產量影響不大,進而推斷糧食順價銷售不會給產量帶來明顯影響,並發表文章用數據說明教育產業化危害。2000年模擬發現,調整產業結構,中國不存在布朗預言的水資源危機。2000年後,王錚主持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CGE、中國多區域CGE、多國經濟相互作用ABS、全國氣候保護政策模擬系統和SARS減災政策等政策模擬系統的研究,就氣候變化的農業影響、氣候保護經濟策略、氣候保護的巨觀經濟政策、人民幣匯率政策、國際地緣經濟政策、能源政策、水資源政策和匯率政策等開展了研究。

在理論經濟地理學領域,王錚的工作可以歸納為三點:

1)解決空間相互作的“封閉系統困境”,發展了經濟地理學第一定律;2)發展區域溢出學說,構建新產業區位理論;.3 提出新經濟地理的三個本性學說,構建新學科體系.

在地理學領域和政策科學領域推進計算技術的實際套用是王錚的主要興趣點:王錚開展的計算地理學和計算經濟學模擬的成果與國家重大經濟發展問題關係的有:模擬評價了東海西湖凹陷(含春曉油田等)的成油條件,證實油田的成油條件,排除了對某油氣田成礦條件的懷疑(1990),模擬評價了亞洲金融危機中人民幣貶值的風險,否定人民幣貶值意見(1998),模擬評價了中國各氣候-地貌區的SARS流行條件,提出分區分期減災對策(2003),模擬評價了中國各市縣的艱苦邊遠性,提出公務員與教師津貼等級政策(2006),模擬提出2009年中國應對經濟危機的投資重點應該放在中部(2009)。

2000年王錚及其課題組開始的模擬研究集中在全球氣候變化的人地關係領域,2012年發布的MRICES-2012是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獲軟體著作權,它開拓了具人地關係協調功能的IAM計算傳統,模型包含GDP溢出,R&D溢出、內生技術進步、融資和地理工程調整等多種非線性動力學機制模組,能對各種減排方案實時評價,可模擬各種應對對策。被聘請為IPCC第五次報告評審人員.

學術論著

1. 王錚主編,吳必虎副主編,1990,理論地理學進展,濟南:山東地圖出版社

2. 王錚,吳必虎,丁金宏,孫胤社,1993,地理科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王錚,丁金宏,1994,區域科學原理,北京:科學出版社

4. 王錚,丁金宏等,1994,理論地理學概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5. 王錚主編,1994,地球表層科學研究進展,北京:測繪出版社

6. 王錚主編,1999,走向縣域可持續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錚[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所研究員] 王錚[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所研究員]

7. 王錚,2000,區域的管理與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8. 王錚等,2002,理論經濟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9. 王錚主編,2004,中國國家環境經濟安全的政策模擬,科學出版社

10. 王錚主編,2004,城市與區域管理的地理計算分析,科學出版社

11. 王錚,薛俊波,朱永彬,吳靜,朱艷鑫,2010,經濟發展模擬分析的CGE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

12. 滕麗,王錚,2010,區域溢出,北京:科學出版社

13. 王錚,吳靜,朱永彬,2010,氣候保護的經濟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14. 王錚,夏海斌,吳靜,2010,普通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15. 王錚,吳靜,2011,計算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學術論文200多篇略

個人愛好

王錚的心愿是做一個純粹的科學家。除專業外,王錚喜歡閱讀歷史、詩歌書籍,聽音樂,參觀博物館。

最喜歡的小說:羅貫中《三國演義》,赫特曼·沃克《戰爭與回憶》

最喜歡的詩集:《詩經》,沃爾特·惠特曼《草葉集》

最喜歡的學術思想著作:阿諾爾德·湯因比《歷史研究》,丹尼爾·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變》

受影響最深的科學著作:Huang,Keeson Statistical Mechanics,

Chow,Shui-nee Hale. Jack K. Methods of Bifurcation Theory,

Scheidegger,A.E, Theoretical Geomorphology

最佩服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列夫·朗道/費迪南·馮·李希霍芬

最銘記的科學名句:愛因斯坦:科學研究好象鑽木板,有人喜歡鑽薄的;而我喜歡鑽厚的。

個人簡歷

王錚出身於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可考父系祖先系元末明初朱元璋義軍的隨軍醫生,隨軍征討雲南後定居雲南,世代為醫生。明時,弟兄二人,一人得恩賜回江西老家,故更早應為江西籍。由於曾祖父去世時祖父才有3歲,祖父未能傳的醫術。父親14歲綴學開始幫商隊僱主趕馬幫,1943年(17歲)作為文職人員在國軍機場為反法西斯戰爭服務。內戰爆發前離開軍事服務機構,繼續作為馬幫商隊雇員。解放後為縫紉工人,直至退休。母親出身雲南世族,文化大革命多受衝擊。

1960-1969:陸良盤江國小學習(其中1966-1969學校“放假”)。

1969-1973:陸良縣第一中學學習。

1973-1976:陸良縣小百戶人民公社、大莫古人民公社插隊,期間被推薦上大學,被人替換。

1976-1977:雲南省煤炭技工學校煤田地質學(中專)專業學習,即“工農兵中專生。”

1977-1978:雲南省143煤田地質隊,技術工人,從事地面地質調查,師傅榮希麟。

1978-1979:獲準報考大學,在被某著名大學錄取到後為一特殊人群女兒替換,入長春光學與精密機械學院學生,不久發現肺結核,保留入學資格退學。回地質隊。

1979-1983:考入華東師範大學,入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專業學習,畢業論文導師餘裕昌,俞國培,畢業論文《飛雲江河道演變的控制模型》。

1983-1984:雲南省地理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

1984-1990:考入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習,碩士:遙感與地圖專業,導師梅安新;博士:自然地理學,導師嚴欽尚,副導師許世遠。碩士論文:《自然地理系統:遙感分析》,重點分析滇池流域的水土流失因子,提出遙感相概念和不同地貌條件下因子分析圖像的意義;博士論文:《石油資源定量評價:模型,算法與系統設計》,重點評價東海西湖凹陷的成油條件,提出一種盆地埋藏史恢復的算法用於評價油氣資源。其間與保繼剛、趙榮、韋省民、王一鳴、宮鵬、曹金喜等合作創立《青年地理學家》雜誌。

1990-1993,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後。合作導師黃秉維、左大康、張丕遠,楊吾揚(兼)。研究題目為《地理學中的系統分析模式》,主要參加《中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研究。其中,1991年破格獲副研究員資格。協助張超創立中國地理學會數量地理專業委員會。

1993-,任職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1994年9月破格獲研究員資格,同批破格人員1995年1月1日正式晉升研究員。其中1996-1999年任可持續發展研究室主任,1999年-2001年兼任華東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系主任,1999年-2002年兼任教育部城市與環境考古遙感開放實驗室主任。2007年起任政策模擬中心主任。其間與李國平、苗長虹合作創立中國地理學會城市與區域管理專業委員會,創立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政策模擬專業委員會。

2003年12月~2004年4月在美國孟菲斯大學、喬治梅森大學做訪問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