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選豬後腿帶骨髓的棒骨從中間斷開,進行無毒藥物噴淋系統處理,進入25~35攝氏度的冷庫迅速降溫1~1.5小時。骨頭中心溫度達到21攝氏度左右,繼而轉入0~2攝氏度的冷卻排酸間,進行12~16小時的冷卻排酸,經上述處理後方可進入廚房,進入清水池進行高壓活水沖洗方可
做法
以100斤帶肉的骨頭為標準加工製作:
調料配比
鹽750克,味素350克,白糖800克,砂糖色450克,醬油800克,蔥1千克,姜600克,花椒200克,八角200克,老黃酒350克。
中草藥料包配比
百合30克,砂仁50克,人參50克,鹿茸片30克,生山楂100克,炒麥芽20克,肉桂50克,肉豆蔻45克,草豆蔻45克,陳皮25克,當歸45克,小茴香30克,黨參20克,枸杞15克,香葉15克,山奈40克,桂圓肉40克,生黃芪15克,女貞子20克,蓮子20克。
製作
將經排酸和沖洗後的骨頭放入燒開的陳年老湯里,大火燒開,放入調料和藥料,煮20分鐘,然後再轉入小火醬1.5小時閉火燜制45分鐘至1小時,方可出鍋。
特點
口味鹹香,口感鬆軟,色澤紅潤,營養豐富,是缺鈣和骨質疏鬆者飲食佳品。
操作關鍵
1、選用經排酸後的原料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一定要燜至軟爛。
3、藥料可分三次使用,根據藥料使用功效調整煮製時間。第一次入藥料在開鍋後,煮製10~15分鐘即可撈出;第二次入藥料,在開鍋後煮製20~25分鐘撈出。第三次入藥料,在開鍋後煮製30~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