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菊娣,女,無錫梅村中學教師。1978年,王菊娣從江蘇師範學院英語系畢業後一直在梅村中學任教。經年累月的探索、實踐,逐漸形成了她獨特的教學風格。她始終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為英語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把學生看作是活生生具有豐富個性的教學主體。她以教材為載體,每堂課都設計足量的時間開展生動活潑的師生交流活動,促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模仿能力,記憶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王菊娣獲無錫市名教師、江蘇省優秀班主任、江蘇省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人物特寫
聽她的課,你能充分領悟到什麼叫教學民主.什麼叫教學開放,什麼叫教學互動,什麼叫快樂教學。在她的課上,學生能最大限度地參與耳聽、口說、眼看、動腦和動手的實踐活動。學生們反映,上王老師的課,不是任務,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她的班上,學生愛學英語,會學英語,英語尖子多,在歷屆英語高考中,她所教班的高分率和平均成績在同類學校中經常是高居首位。近十年來,她每天上課時,總有好幾名中青年教師跟班聽課。在她的指導下,一批年輕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市、區的教學骨幹。
王菊娣的班上曾有一個叫小琴的學生,家境貧寒,母親重病經常住院治療,姐妹3人僅靠父親微薄的工資維持生活。由於羨慕有些女同學的穿著打扮,她內心逐漸變得不平衡,於是看中了別人的錢物。為了掩蓋事實,她撒謊、罵人,甚至裝病。當問題暴露以後,她整日沉默不語,對他人充滿敵意。王菊娣意識到,小琴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說教、訓斥、疏遠、挖苦,只會把她推到泥潭。這把鎖怎么開?王菊娣決定從幫助小琴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著手,於是她主動為小琴申請了助學金,並發動班裡學生為小琴母親治病進行募捐,還指定班長做小琴的同桌,讓同學有意多親近她。從此,小琴心中的敵對情緒漸漸消除了,她真心誠意地承認了錯誤,努力做一個 王菊娣所希望的堂堂正正有原則的人。如今,她是一家企業的主管會計。雖已畢業多年,她還是經常帶著孩子和丈夫來看望自己的老師,表達那份感激之心、難忘之情。
一年暑假,王菊娣因病動了手術。為保證準時開學,她提前出了醫院。作為高三班主任,她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給原本已十分虛弱的身體雪上加霜。半個月後引起左耳耳聾,伴隨頭昏,但她沒請一天假,只是堅持每周一次上午乘車到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療,下午回校接著上課.就這樣挺過了兩個學期。她滿腔的工作熱情、堅韌的毅力默默地為學生樹立了一根標桿。同學們以老師為榜樣,刻苦學習,班級工作也是蒸蒸日上。那年,她帶的班被評為江蘇省先進集體,高考成績也十分突出。
王菊娣十分重視教育教學研究工作,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積極參加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潛心探索外語教改新路。她申報的研究項目“班集體建設”被列為省級教科研實施項目。近年來,她曾參撰多部專業著作,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多篇、這幾年中,她被幾十個單位邀請講課、講座或講學,我省鹽城、淮安的許多中學也留下了她的聲音和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