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羊羽

王羊羽,本名翔。百牘千函齋主人,書畫鑑賞家、信札收藏家、職業藝術品鑑定師,藝術品投資顧問,獨立藝術市場評論人·

王羊羽,本名翔,百牘千函齋主人。祖籍安徽太湖,現居北京。王羊羽畢業於國資委下屬北京高校,就讀於全國首個文物系的文物鑑定與修復專業(古代書畫方向)。畢業後曾在北京多家拍賣公司和文化公司做藝術顧問。現在北京藝術品鑑定、評估機構任職,從事中國書畫鑑定評估工作,是中國書畫鑑賞家、著名信札收藏家、文化學者、獨立藝術市場評論人。
王羊羽倡導重新劃分和明晰文博單位的文物研究專家和面向社會、市場的文物藝術品鑑定評估師的社會職責和分工,將這兩個社會職業獨立和區分開來。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和現狀,市場需求直接為藝術品市場和藝術品投資收藏者服務的職業文物藝術品鑑定評估師。呼籲成立面向社會的職業藝術品投資和鑑定諮詢機構,這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國家應該正式設立國家認可的為社會、市場及法務部門服務並承擔相關責任的文物藝術品鑑定評估師職業,並完善考試和認證制度。並且要對此職業的專業範圍要予以細分,既要有各個門類的文物藝術品鑑定評估師,而對某一個比如“中國書畫”大門類裡面應該劃分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當代書畫等小門類。
王羊羽多年從事於藝術品特別是中國書畫史和書畫鑑定的研究,尤其注重當下藝術品市場的考察和研究。研究對象主要是國內外藝術品拍賣市場及其他市場上流通的中國書畫藝術品的鑑賞、鑑定與評估。致力於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網際網路時代和大數據時代對書畫鑑定和市場評估方法的新探索。他主張在新時期,書畫鑑定和評估要利用網路信息資源的利用和傳統文獻考證、圖像比對相結合起來的方法。他強調中國書畫鑑定中對某個書畫家書畫標準器的認定是書畫鑑定的基礎,而標準器的確立跟書畫本身之外因素的旁證是分不開的,這應該是中國書畫鑑定的根本依據。
關於藝術品打假主張法律先行,首先要加強國家相關部門對市場的監督和管理,比如對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數據要有國家相關部門備案和管理。其次要倡導藝術品行業自律和誠信。再者社會要成立為市場和投資者服務的專業藝術品鑑定評估諮詢機構和國家相關鑑定評估部門一起共同為社會服務。並對藝術品鑑定評估制定一套透明、科學的流程,出具有法律效用的鑑定評估報告,輔之以追索問責制度。
近年來王羊羽又對中國書信文化推廣和挖掘晚清民國名人信札文化、市場價值投入很大精力,並積極投入信札收藏中,其百牘千函齋中收藏名人信札數千開,積極呼籲藝術品市場對名人信札的重視。同時希望有服務於名人信札手稿簽名的專門鑑定評估機構的出現。
其在相關報刊雜誌上發表多篇專業文章:
《論有鄰館舊藏康熙書法“清慎勤”及其他》
《金融危機下書畫藝術品市場的風險評估》
《日本回流書畫的“前世今生”——給日本回流書畫降降溫》
《淺論晚清民國信札收藏與價值》
《王羊羽談名人信札收藏》
《群彥豪翰——百牘千函齋藏名人手札》
《清代民國信札落款習慣及其作者考證舉例》
《晚清民國名人信札代筆問題舉例》
王羊羽:愛好書畫的80後信札收藏家
說起王羊羽的名字,可能有些人不見得很熟悉,但如果你經常在藝術品拍賣會看預展,或是在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你也許會發現一個認真而熟悉的面孔。王羊羽大學學的是古書畫鑑定專業,畢業後一直留在北京,最開始在北京的一家藝術品拍賣公司上班,但半年後就選擇了離職,並和同學湊錢在原來的拍賣公司拍下了兩張啟功書法作品,購買了人生第一件藝術品,並藉此機緣開啟了專業藝術品收藏的人生之旅。因為不像其他人那樣需要朝九晚五的“坐班”,他有了大量時間可以四處參加拍賣會、看展覽,並為一些人士及機構擔任藝術品兼職顧問。直至今天,他在藝術品行業里已經“摸爬滾打”了十個春秋。
或許是因為大學所學專業的原因,他不但非常喜歡書畫,還對書畫的真偽鑑定特別感興趣。但說到他的收藏愛好,則要把時間推得更遠。王羊羽出身於皖南的一個徽商小鎮上,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喜歡看些雜書,所以王羊羽很小就接觸到周易之類的書籍。後來,父親還給他買過一些書法字帖、唐詩、楹聯故事方面的書看,以及《千字文》、《增廣賢文》、《笠翁對韻》等舊時蒙學書。國小三年級暑假的時候,父親還給他找了一位當地老先生,教授了兩個月書法。此外,王羊羽的爺爺是當地的族長,經常帶他回老家參加當地的祭祀活動……種種這些帶給他傳統文化的薰陶,讓他從小就喜歡上一些老的東西,很早就和“收藏”結下不解之緣。王羊羽小時候就開始收集古幣銅錢、布票糧票、民國紙幣、毛主席像章等,上國中時就已經開始和當地的古董販子打交道了。上高中時,他最喜歡看中央二套每周二下午的《藝術品投資》節目,並從中知道了北京著名的潘家園和琉璃廠,就這樣將大學專業堅定地選擇了這個方向。
剛開始走向社會時,王羊羽出於對藝術品市場的責任感,對市場中的一些不好現象特別是造假感到憤憤不平,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閱歷的增長,他意識到一些現象是伴隨市場而來且難以避免的,所以現在能夠以更加平和的心態看待快速發展、仍需完善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書畫行業從業多年,他學習到許多知識,收穫最大的就是能夠在北京這個文化藝術中心接觸到大量的書畫藝術品,並受益於這個行業里的許多朋友和師長,學到了比書本理論知識更重要的學問及實戰經驗。王羊羽作為一位青年藏家,跟其他年輕人一樣喜愛上網,因此通過網路平台積累了新的人脈資源。同時發現通過網路檢索能獲得很多關於書畫鑑定和藝術品市場所需要的信息資料。
王羊羽認為,在全國範圍內看大量的博物館、美術館舉辦的古代、近現代書畫展覽,對其自身在書畫鑑定上的知識積累幫助最大。比如故宮武英殿古代書畫展,一年展三期,三年一個輪迴,他用9年時間看了3個輪迴也就是27期,有時候每期展出還不止去看一遍。其他如遼寧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古書畫類博物館,只要有重要展覽,他就會特意趕過去參觀。而北京的大型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春秋大拍以及四季拍賣預展,他更是像趕場一樣一家接著一家地看,因為通過拍賣會展覽更容易與書畫藝術品零距離接觸。現在有條件還能到海外博物館參觀中國古代書畫展。
王羊羽很早就下意識地參與到書畫藝術品的買賣中,一是出於生計考慮,二是他知道如果不真正參與市場買賣,對書畫鑑定來說永遠是隔靴搔癢。這期間他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並且開始收藏一些名家字畫。這一期間,還有不少拍賣公司邀請他去擔任書畫部經理,都被他一一拒絕了。他對自己的書畫收藏有著深刻的反思,認為自己沒有富二代、藏二代的背景,沒有大量的資金基礎,在現今的藝術品市場中想成為一個系統的中國書畫收藏家太難了。
於是,從小就懷有收藏夢想的王羊羽開始思考轉型,他想把書畫純粹作為一個研究和投資的對象,轉而開始尋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新的收藏點。他開始陸續賣掉自己的書畫藏品,起初注意到古籍善本這個門類,因為喜歡書畫,所以想系統收藏與書畫相關的古籍善本,還可以將其作為書畫研究的資料,比如畫語錄、書畫著錄書、書畫史論方面的古籍等。然而當他出現在古籍拍賣公司的拍賣現場時,卻被名人信札所深深吸引了。自從幾年前他第一次在北京一家古籍拍賣公司購買了20多萬元的信札,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名人信札收藏、研究的道路。
對於有過書畫鑑定專業背景的王羊羽來說,信札的收藏相對更能走些捷徑,比如懂書法、會鑑定書法對鑑別名人信札的真偽和釋文辨字有很大幫助。但是收藏信札所要求的知識面要廣,要有大量的文史知識,要熟悉大量名人手跡書法風格,要了解這些作者。此外,還要有根據不完整簽名、書信內容、書法風格乃至箋紙等元素來考證書信作者的能力,這一點對信札收藏至關重要。王羊羽認為這正是玩信札的樂趣所在,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要“廣見博識”。他購買了大量出版過的公私信札收藏集,經常去看信札展覽,並結交了信札收藏圈裡的朋友。因為信札所涉及的作者名頭遠遠超過書法家的數量,與玩信札的朋友多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而且有時還能互通有無、交換藏品。
王羊羽購買信札的渠道也是多元的,首先以拍賣公司的拍賣為主,然後是從藝術類收藏網站上買入一些不錯的東西,再有就是參與一些網拍、微拍的信札專場。東西買到手後,最重要的就是整理、研究和考證,經歷這個過程後就會有一些信札需要調整,有時需要賣出一部分信札,王羊羽把這個過程看成“去粗取精”。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的收藏水平和格調的逐步提高,這個“去粗取精”的過程是一直伴隨著收藏的全程的。有些人生怕不被人看作收藏家,宣稱只收不賣,一提到賣藏品會很難為情,覺得很商業化,怕被人說是“生意人”,王羊羽認為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一個收藏家的收藏結構和體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藏品必須是活的,要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因此對於一些水平稍差或是重複的藏品就要選擇時機果斷出手。如果是以盈利為目的將一些重要藏品出售,可能有一些商業性,其實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是以提高自己整體收藏水平為目的而出讓一些藏品,這對收藏來說是必要的。
對於名人信札的收藏標準及影響其價格的因素,王羊羽也有其獨特看法。他認為現在多數玩信札的人還是喜歡盲目追求大名頭,忽視了信札文化本身。誠然,名人信札,“名人”很重要,但一件信札如果滿足以下條件之一便值得收藏,如果是多個條件都能滿足,那就是信札中的極品了:一、時間久遠,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信札,晉唐翰墨、宋元手札自古即是公私收藏中的極品。現在市場上偶有露面的一些明人手札都是市場的熱門,價值已經不菲;二、書信者在當時社會或某個領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或是做出較大貢獻;三、書信的內容有文獻、學術、文學價值,或是有趣味性;四、信札具有書法價值;五、此類或此人信札存世量極少,有稀缺性;六、信札品相完好,無缺頁,有實寄封更好;七、信札箋紙精美;八、信札經過名家收藏、著錄或是收信者是名人。
書信是一種文化,而信札是書信文化的物質載體,不光中國有,外國也有。現在,外國名人手跡也進入到國內的藝術品拍賣公司了。有了手機、電子郵件、微信等現代化通訊手段,書信的實用性漸漸降低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寫信了,書信早晚要走入歷史的記載中。近年來信札收藏漸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名家信札的市場價值也漸漸走高。但相對於書畫、古董瓷雜來說,信札收藏還是屬於小眾收藏,它的許多價值也沒有被挖掘出來,有些東西的市場價位仍處在低谷,特別是一些清代信札。
所以,名人信札收藏領域仍然適合真正愛好收藏、有著文化情懷的人士進入,王羊羽希望通過收藏信札能夠進一步推廣書信文化。2015年12月10日至20日,他的個人信札收藏展將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隨後他將出版《群彥豪翰——百牘千函齋藏名人手札》一書,將其收藏的名人信札精品出版面世。面對今後的信札收藏和研究,王羊羽充滿信心與期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