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王沁幼年喪父,在母親教誨下,采芹食餼,發憤讀書,進士及第,鹹豐年間任職於雁門道,同治年間因病退職回鄉後,與弟弟王恩在原籍辦私塾、設門館,家中藏書數千冊,藏帖數百卷,在府八縣具有很高聲望,當時烏蘇王懋昭(曾任山西、貴州高等檢察廳廳長)、漫水霍宗周等皆慕名前往求學,一時間李家溝村成為士人心中的一盞明燈,沁州私塾教育的一顆明珠。王沁書法博採眾長,能工善草,當時在沁州及太原、晉中等地很有名氣,每到春節前,都有太原、晉中等地的有錢人家,專程到李家溝村找王沁書寫對聯。現存《松竹齋集書》集其書法精品,行書、草書、楷書等各種字型斑斕紛呈,每一種體式都具有一定造詣,既有唐人書法“尚法”的特徵,又有清代書法“尚質”的意韻,讀來令人賞心悅目。王沁楷書師於柳體,遍研《靈飛經》,其特點是骨力清勁,結體緊嚴方整,法度森嚴,形成了秀美的風格,體現了清代追求個性與發揚理性互相結合,正統的古典美學與求異的新型美學並盛的時代特徵。
人物成就
其楷書中柳體、館閣體法度嚴明,而尤以蠅頭小楷見長。所書《筆陣圖》一幅,在82平方厘米(大體一個掌面)的幅面中書寫了240個字,而每個字用筆講究,結構嚴謹,是十足的蠅頭小楷,堪稱其書法中的典型作品。王沁行書深得董其昌筆法,運筆流暢,神完意足,點畫分明而氣勢連貫,面貌清秀而骨力內含,不求外在形似而注重內在的精神的體現,通篇有一種和諧的韻律,最能體現其書法藝術的高深造詣。其作品《後赤壁賦》全幅380餘字,僅用了6250px2的幅面,通篇如行雲流水,瀟灑飄逸,是王沁書法中的精品。臨摹董其昌書《題崔端公園林》一幅,幾近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是王沁書法中的極品。後人每讀《松竹齋集書》,都是一種美好的藝術享受,其既可讓人欣賞到書法藝術的高古神韻,又可作臨摹、學書的法帖,是留給後人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產。我省當代書法大家徐文達、北京書畫研究院院長紀懷昌等看了《松竹齋集書》後,對王沁書法大加讚賞,稱其應在三晉大地書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