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流

王江流

潮劇編劇。普寧縣人。出身牧師家庭。在家讀書期間,曾進行反對迷信的戲劇活動。高中畢業後去泰國,在春盛鎮任教,業餘組織戲劇演出。

基本信息

簡介

潮劇編劇。普寧縣人。出身牧師家庭。在家讀書期間,曾進行反對迷信的戲劇活動。高中畢業後去泰國,在春盛鎮任教,業餘組織戲劇演出。1949年初回汕,參加閩、粵、贛邊縱隊第二支隊政宣隊。入城後任潮汕文工團樂隊隊長,參加方言歌劇《赤葉河》的創作和演出。後曾任《工農兵》文藝雜誌編輯。1953年到潮汕劇改會工作,1955年任該會副主任。1959年任潮劇研究會副主任。1960年任廣東潮劇院藝術室副主任。參加創作、整理的劇目有《蘆林會》、《告親夫》、《金花女》、《萬山紅》等。

人物解讀

王江流是解放前夕從泰國回汕頭參加潮汕文工團的新文藝作者。他精明幹練,性格倔強,對人對事都是合則娓娓多情,不合則瞪目厲色,當時文藝界朋友都說他有"番仔脾"。我認識他是在1956年底任汕頭劇改會副主任的時候,在從事潮劇創作交往中,發現他有兩大優點。

其一是對潮劇創作知識求之若渴。1956年底我由劇團派出,借到劇改會編寫《張古董借妻》劇本,手頭有一本自己根據潮音、仄兩部編匯而成的《潮音韻匯》,是一本編寫潮劇的輔助工具書,只供自用。有一天這"秘書"被王江流發現,借過去於當晚另抄出一冊,他說有此韻書幫助,寫唱詞方便多了。他初是跟謝吟先生學編劇併合作改編,工作勤奮認真,後來藝事猛進,合作創作《告親夫》、《藏書》、《劉明珠》等好多劇本,多成名劇。

其二是善挑戲眼,出點子。當他任劇改會領導以及後來調任廣東潮劇院藝術室主任,他都是負責抓劇本他創作,與我們編劇人員交成朋友。他看劇本或舞台演出,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從而解決問題。1959年廣東潮劇院四團演出林劭賢先生整理的《鬧開封》、《桂枝告狀》兩劇,準備參加1960年初的全地區會演,就是有關領導和王江流藝術骨幹們巡迴觀摩選拔的。當時選拔人員一致認為《鬧開封》較完整,選定之後由王江流主持組織潮劇院創作人員協助修改提高。《桂枝告狀》是"寫狀"和"告狀"兩折合成,戲較平直,尤其是對後一折"告狀",大家印象不佳。看將落選,就在此時,是王江流挑了一眼,出個大膽的點子,建議把"告狀"甩掉,而取"寫狀"加以發展,深挖其思想性藝術性,寫好戲中主人公新任縣令趙寵這一知識分子形象,既肯定其想在助妻鳴冤代其寫狀的正義感,又寫他在寫狀過程擔驚受怕顧慮重重的軟弱性,使其成為一出清新的諷刺喜劇。王江流此一建議,得到大家贊成,以林劭賢先生為主,多人為輔,終於把新劇本寫成,名為《趙寵寫狀》。請馬飛先生作曲兼導演,由著名小生葉清發演趙宏,舞台藝術出現嶄新面貌。1960年在全地區匯演一炮打響,同年由廣東潮劇院青年劇團帶往廣州參加省青年匯演,和其他兩個短劇,博得滿堂紅。由此我佩服王江流善挑戲眼,挑活了《趙寵寫狀》。

王江流 王江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