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1938.9.29- ),男,天津市人,中醫內科學專家,教授,主任醫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生態與中藥資源研究所所長。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王永炎[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中國工程院院士]

1962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從事中醫內科學研究、教育、醫療近5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風病與腦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通過對缺血性中風與血管性痴呆等病系統臨床研究觀察,總結了證候演變、辨證治療、調攝護理的規律。針對中風病急性期痰熱症、痰熱腑實證設計、研究的化痰通腑湯與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療法,顯著提高了療效。1999年承擔國家“973《方劑配伍規律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2002年擔任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計畫項目專家指導組組長。1990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部一等獎5項。1998年獲何梁何利醫藥科技獎,200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主編專著12部,發表論文115篇,培養博士生51名、博士後18名。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5月被授予中國科協榮譽委員。

2012年6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個人成就

中醫藥學家,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北京中醫藥大學腦病研究室主任,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資源學院教學質量與學位委員會名譽主任、資源藥物與中藥資源研究所所長,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學、中藥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衛生部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

王永炎院士是中醫藥學家,從事中醫內科醫療、教學、科學研究近5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醫藥防治中風病與腦病的臨床與基礎。先後主持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合作項目、國家“863”、“973”和國家“七五”至“十五”攻關課題等20餘項。通過對缺血性中風系統臨床觀察,總結了證候演變、辨證治療、調攝護理的規律。針對中風病急性期痰熱證、痰熱腑實證而研究設計的化痰通腑湯與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療法,提高了臨床顯效率,減輕了病殘程度,目前在全國範圍內被廣泛套用於臨床。1999年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方劑關鍵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的中醫藥基礎研究,在國內外產生了較為重大的學術影響。

他還主持了《中醫藥基本名詞術語規範化研究》、《中醫病案書寫規範》和《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等標準化建設工作,並依託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建立中醫藥標準化研究中心,在規範全國中醫藥名詞術語、診療指南及引領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做出卓越貢獻。

近年來,王永炎院士倡導中藥資源學的研究,並親自擔任北師大資源學院教學質量與學位委員會名譽主任、資源藥物與中藥資源研究所所長,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引領了道地藥材的分子鑑定及其氣候、生態要素等方面的研究,為中藥資源的品質最佳化與可持續利用作出較大貢獻。

在“一手抓臨床、一手抓科研”的思想指導下,為了能夠在預防和治療甲流的同時收集到第一手的科研數據,為今後的科學決策和科學防控工作提供科學、嚴謹的基礎性資料,王永炎院士組織全國力量申報《中醫藥防治傳染病行業專項》,並親自擔任項目負責人;目前,該專項已獲立項資助。同時,依託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成立的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研究研究所,負責組織協調行業內傳染病防治研究工作。王院士在其中的突出貢獻主要表現在:

1、作為中醫藥“防治甲型H1N1流感專家委員會”組長,有力保證了中醫藥在2009甲流應對中的早期介入、積極參與。在2009年甲流爆發後,迅速組織中醫藥專家進行多次論證,總結甲流中醫證候特徵,制定並更新四版《中醫藥防治甲型流感》診療方案,為全國範圍內中醫藥及時、安全、有效應對甲流提供指導,確保了中醫藥特色與優勢的發揮。

2、作為2009年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負責人,有效組織了中醫藥防治甲流等傳染病的系統研究與體系建設。2009年9月,針對甲流在我國的爆發與流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時啟動了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中醫藥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與流行性乙型腦炎的臨床方案與診療規律研究”(以下簡稱2009年行業專項),開展甲流、手足口等傳染病的中醫藥系統研究。王永炎院士作為專項負責人,積極組織承擔單位系統開展了中醫藥防治甲流等傳染病的理論、臨床與實驗研究,及時總結了不同傳染病證候特徵,肯定了中醫藥療效,研發出有效中藥並明確了作用機理,提高了中醫藥防治傳染病整體研究水平。其中,中醫藥治療甲流研究結果在美國《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引起了國際廣泛關注,不僅肯定了中醫藥療效,也推動了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進程。此外,在全面開展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研究的同時,王院士還強調專項的中醫藥防治傳染病人才培養與體系建設,建立了一支穩定的中醫藥防治傳染病人才隊伍與41家覆蓋全國的中醫藥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重點研究室(臨床基地),有效推動了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體系建設;

3、作為“中醫藥應急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積極組織中醫藥專家在手足口等疾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指導、保障作用。甲流爆發後,蜱傳疾病、超級細菌等傳染病也頻繁出現,王永炎院士未雨綢繆,每次都積極組織專家進行應對,在疾病流行前制定中醫藥防治預案,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2011年12月27日,中醫藥應急專家委員會成立後,作為主任委員,王院士針對今年手足口發病抬頭的趨勢,及時組織專家制定了中醫藥防治手足口方案,為中醫藥積極應對進行了充分準備。

4、作為“中西醫結合防治傳染病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合作”首席專家,積極推動軍民融合與軍地傳染病保障體系建設。2012年2月18日,為完善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體系建設,在王國強副部長的倡導下,中國中醫科學院與解放軍302醫院等7家單位共同簽署了“中西醫結合防治傳染病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合作”協定。王永炎院士作為首席專家,在會後第3天即組織軍地兩方專家落實戰略協作具體工作,建議並成立軍地緊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合辦事組,確保軍地融合工作的實際開展與相關體系建設的進行。

王永炎院士帶領專項項目組從中醫臨床、基礎研究、中藥篩選、人才培養、體系建立等方面開展中醫藥預防傳染病的研究,以“平戰結合”“臨床科研一體化”為指導思想,打造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隊伍,從而為建立快速、準確、科學、有效的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的體系模式及其實施平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保證公共衛生、人民健康和國家利益發揮中醫藥應有的作用和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著名中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雲藥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學位與教學指導委員會名譽主任,資源藥物與中藥資源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先後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名譽院長,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院長,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編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從事中醫內科醫療、科學研究、教育30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風病與腦病的研究。

王永炎院士先後承擔國家“七五”、“八五”與“九五”中醫藥防治中風、老年期痴呆等攻關課題,國家教委(90)(96)博士點和國家新藥開發基金等部級以上課題8項;WHO科研合作項目“腦血管的中醫康復”。是全國急症必備用藥“清開靈”主要研製者之一。

通過對缺血性中風系統臨床研究觀察,王院士總結了證候演變、辨證治療、調攝護理的規律。針對中風病急性期痰熱證、痰熱腑實證而設計、研究的化痰通腑湯與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療法,提高了效率,減輕了病殘程度。

他主持制定的中風病中醫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已經被推廣試行,該《標準》首次套用醫學計量學記分方法評價療效,並套用辨證量表、CT、MRI、臨床流行病學等方法進行了深化研究,為提高中醫臨床學科的科學性起到重要作用。

在中醫學術與管理規範的研究上,他參與並主持了中醫病案書寫規範的制定,並經再次修訂後實施。現被科技部聘為首席科學家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方劑關鍵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其承擔的多項國家重大課題,均關係到中醫藥健康產業的進步和中醫藥學科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1986年以來他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部市級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1998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立夫中醫藥優秀著作獎”。先後主編出版學術專著12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社會上有不少人說中醫是“慢郎中”,王永炎不這樣看。他說:“中醫既善於對一些慢性病的調理、調和、調養,同時在病毒病、病毒感染一類的病,比如,病毒性的腦炎、病毒性的肺炎,這樣一些急性病,還是有中醫的一些優勢。”所以,在畢業以後他就選擇了急性病的科研課題。

慢條斯理的中醫通常很難同急性病聯繫在一起,選擇易於突發的腦血管病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王永炎從一開始就面臨著挑戰。幾年前,他主持研製的清開靈注射液在預防搶救和治療中風病方面終於取得了突破。

當然有些疾病在搶救的環節當中,中醫有優勢,那應該發揮中醫的優勢。所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後來他又搞了靜脈注射液。在最多的時候,東直門醫院有十四種靜脈注射液,可以進靜脈的,搶救的時候運用。那就是說有解毒的、清熱的,也有涼血的、化淤的,防止病情惡化。那么,通過這樣,在急病的搶救方面,也可以說摸索了一個途徑。

1962年,王永炎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在東直門醫院從醫20年後又重返母校,就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雖然他是第一批用現代教育方法培養出來的中醫,但他始終念念不忘,在畢業之後和一代中醫名家董建華的那段頗具傳統色彩的師生之緣。

董建華老師是怎樣帶他呢?一上來就強調養成教育,董老師是從要求寫字,而且要求抄稿,每天能抄一萬。是從要求如何接待病人,如何對人對事,加強養成教育。而且在養成教育培養的過程當中,建立了師生的一種感情。這種感情隨著跟老師一塊兒工作,向老師學習,潛移默化,不斷地加深。

王永炎一直認為,他之所以能在行醫生涯中取得相當的成就,有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受惠於幾位前輩老師的提攜。

王永炎遇見的兩個老師,都是肯讓的,他就出來了,他也不見得比別人聰明多少。董老師可以說在六十幾歲,還完全可以再做的時候,他把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的主任委員提名讓王永炎去做。王玉川老師在六十歲剛滿的時候就提出來,國務院中醫學科評議組的召集人讓王永炎去做,當時他都擔心自己挑不起來這個擔子,但老師鼓勵他,認為通過鍛鍊只要認真去做,只要尊敬長輩,團結中年一代,還是可以把工作做好的,這一點他感觸很深。

溫家寶等與新聘任的參事、館員合影 溫家寶等與新聘任的參事、館員合影

今年的3月25日是王永炎的60大壽,當年的學生如今已經是20多名醫學博士的導師。受世界衛生組織的委託,他和弟子們正在進行一個關於腦血管病的中醫康復科研合作項目。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人,王永炎時常感慨,任重道遠。

中醫藥的現代化和中醫藥走向世界任務是繁重的,道遠就是它不是我這一代人能完成的,但是我這一代人起步了,同時應該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讓後人延續著這條正確的方向往下走,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