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魁

散戲後,王正魁找到劇團的吳團長,在詳細了解了鄔榮的其他情況後,慎重提出正式收鄔榮為徒。 其間,王正魁白天帶徒弟傳授技藝、排練節目,晚上和縣劇團的演員同台演出,十分辛苦。 良師出高徒,鄔榮的表演逐漸成熟超脫,並有了一定的聲譽。

1910年,王正魁出生在山西太谷縣水泉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2歲那年拜商寶元( 藝名“活馬武”) 為師,並簽下5年的學藝契約。商師傅對他說:“給你起個藝名吧,太原有個‘獅子黑’喬國瑞,張家口有個‘京鈴黑’郭壽山,你就叫‘京二黑’好啦! ”從此,他正式進入梨園。幼小的王正魁開始系統地接受嚴格訓練,每天雞叫頭遍就起床,喊嗓、練虎音吼炸音,再練身段、台步、甩髮、抖髯口等基本功。師傅給他念戲、說戲,一教就懂,一學就會。師傅見他悟性好、記憶力過人,再加上練功吃苦認真,對他格外垂愛,毫不吝嗇地把一生積累的表演技巧全都傳授給了他。此後,王正魁學藝契約期滿,跟隨著師傅又演了3年,便獨自闖蕩到太原、大同、張家口、集寧、包頭等地,與彥章黑、京鈴黑、牛桂英郭鳳英冀美蓮、劉寶山、劉明山、吳本榮、吳本珍等晉劇名家同台合作演戲,同時也得到了向名家、同仁們學習的機會。他常說:“演戲這一行,淨末生旦醜,各角兒的長處都得學。只有集眾家之長,融會貫通,才能自成一體,有所創新。”他說到做到,不恥下問。向“京鈴黑”郭壽山和彥章黑認真學過唱腔運用,念白髮音; 受到過“北路獅子黑”張玉璽、名須吳本榮在身段、架工方面的精心指點; 悉心琢磨過花旦冀美蓮、小生郭鳳英的“水袖功”“翎子功”等等。由於謙虛好學,兼收並蓄,王正魁的藝術功底日漸深厚,演技日臻成熟,唱、念、做、打諸般技藝不斷出新。在各地演出中,他以架工穩健、做戲細膩、吐字清晰為藝術特色,形成了具有獨特個性的表演風格,深受觀眾讚賞,從而一路走紅。
新中國成立後,舊時被視作“下九流”的戲曲藝人,真正得到翻身解放。王正魁結束了到處奔波串班的流浪日子,加入了大同市晉劇團。新生的王正魁使出渾身解數,對自己的拿手好戲《打漁殺家》《取洛陽》《劈殿》等劇目,精益求精。他自成一體的手、眼、身、法、步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贏得了戲迷們一片好評。“京二黑”在晉、冀、蒙一帶,名噪一時。1953年,省里組織戲曲團體去朝鮮慰問志願軍,王正魁積極報名參加,在炮火紛飛的陣地上,為志願軍指戰員演出,受到官兵們的熱烈歡迎。1954年,全省首屆戲曲匯演時,他與名旦筱金枝合演《打漁殺家》,獲得了一等演員獎。在他擔任了大同市晉劇團團長後,仍與同團的名角兒
演員紅艷雲、馬文祥、張金元、趙雙印、桃子紅、九歲紅(崔德旺) 、小獅子黑(張慶雲) 等坐踞大同合作演出,連演數年,場場爆滿,盛況空前,廣博美譽。
1955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晉劇史上第一部戲曲影片《打金枝》,正因為是“第一部”,導演對演員的挑選十分嚴格。45歲正當年的王正魁有幸入選,飾演劇中的郭子儀。這齣戲除“綁子上殿”外,正面敘述郭子儀的場面並不多,唱段也有限。可王正魁結合自己的噪音條件,注重道字清晰、唱情念情,剛柔並濟,把個雖有安邦定國功績,但不居功自傲的忠臣形象,扮演得活靈活現。這種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刻畫,給行內人士和廣大觀眾留下難忘而美好的印象。從此,王正魁的名氣更大了。電影《打金枝》放映後,省內外許多青年演員紛紛慕名而來,登門拜師學藝,但治藝嚴謹、崇尚戲德的王正魁先生從不輕率收徒,一經收下,便精心栽培。他與愛徒鄔榮的往事,在梨園傳為佳話。1960年,天鎮縣晉劇團到河北省張家口地區演出。團里掛“頭牌”花臉、24歲的鄔榮,做夢都想拜名師,但苦於沒機會接觸名角兒。老藝人吳本榮看出了鄔榮的心思,就主動到大同找王正魁,讓他一定收下這個很有前途的年輕人。不料,王正魁以不了解、自己沒時間為由,拒之門外。到了1961年秋,鄔榮隨團到大同礦區演出,他登台主演《劈殿》中的程咬金。萬沒想到,在觀眾席里坐著專程來看他演出的名淨王正魁———時過一年,愛才心切的王正魁還惦記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第二天,王正魁又悄然坐在台下,看了鄔榮在《蛟悄帕》中飾演的侯貢。散戲後,王正魁找到劇團的吳團長,在詳細了解了鄔榮的其他情況後,慎重提出正式收鄔榮為徒。
雖然正式拜師了,但師徒二人各有各的演出任務,在一起的機會很少。王正魁心裡十分焦急,生怕耽誤了鄔榮藝術上的進步。於是,在這年的冬季,他從繁忙的事務中擠出時間,專程到天鎮縣晉劇團,給鄔榮傳授他數十年精心錘鍊的演技。在排練的一個多月中,他嚴格要求鄔榮,對每句台詞、每個動作,都要認真推敲,反覆體會; 要求鄔榮要根據自身的條件,揚長避短,不要照貓畫虎、死搬硬套,要在接受中創新。其間,王正魁白天帶徒弟傳授技藝、排練節目,晚上和縣劇團的演員同台演出,十分辛苦。縣領導非常關心他的身體,多次相邀他到縣招待所“小灶”就餐,都被他婉言謝絕。每天,他都和演員們在劇團食堂吃玉米面窩頭、小米稀飯、山藥蛋燴白菜。有時劇團領導特意為他下碗麵條、炒盤雞蛋,他笑著拱手謝過後,一轉身,端給了有病或體弱的演員。他經常說,“在藝術上向拔尖兒的人學習,在生活中和多數人看齊。”愛徒鄔榮多次請他到家裡吃飯,他總是不肯。後來架不住徒弟三番五次地相邀,他這才在就要離開天鎮時,第一次去認了徒弟的家門。王正魁先生兩次赴天鎮,約一年時間把他用數十年心血、汗水澆灌的《打漁殺家》《劈殿》《取洛陽》《上天台》《李陵碑》等拿手好戲,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鄔榮。良師出高徒,鄔榮的表演逐漸成熟超脫,並有了一定的聲譽。後來他擔任了縣劇團團長,劇團的整體演出水平也得到顯著提高。王正魁先生傾注大量心血的這幾齣戲,全部成了劇團保留、常演的劇目,觀眾爭相觀看,受到一致好評。
1986年,鄔榮領著劇團在內蒙古演出時,突然收到一封加急電報———恩師病逝。他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星夜趕到大同,送別恩師。望著安詳如睡的恩師,他腦海里過電影似地閃現著一代名淨曾塑造的眾多鮮活的舞台人物形象,心裡說:“師傅一路放心走好,再塑這群舞台形象,後繼有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