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王樹枬(zhān)(1851-1936),又名(或被誤作)王樹枏(Nán)、王樹柟(Nán)、王樹楠,字晉卿,晚號
陶廬老人。直隸新城縣人,光緒丙子科舉人,丙戊科進士,歷任四川青神縣知縣、彭山縣知縣、資陽縣知縣、富順縣知縣、銅梁縣知縣、甘肅省中衛縣知縣、新疆布政使。民國期間任《清史稿》四總纂之一。年青時隨讀蓮池書院,深得曾國藩、李鴻章賞識。殫心著述,至老不少輟,尤以國小(音韻、文字、訓詁)特精,常以《爾雅》、《廣雅》、《夏小政》諸書訂證經文,在晚清學界獨樹一幟。精通經史,富收藏,尤多石刻精拓。其著書共53種,685卷,內容涉及訓詁、算數、地輿等方面。宦疆間,主持修纂《新疆圖志》116卷,著《漢魏六朝磚文》2卷、《新疆訪古錄》2卷、《新疆金石志》2卷。其書法行書風格凝重、瀟灑清致。生平
王樹楠(枬)是中國近代一位有影響的歷史人物,生逢清明末年、民國初期。其游仕則清正廉潔,兢兢業業,官至布政使,銳意改革,興利除弊,對中國西部開發,穩定社會,抵禦外侮,繁榮經濟,引進推廣先進技術機器設備,推進西部近代化進程,多有建樹,留下一串閃光的業績。其治學涉足廣泛,文采橫溢,參與編撰《清史稿》、《新疆圖志》等巨著,成為中國史籍和邊疆史地學的經典之作,是後世治學修史必備的文獻,也以名人名家豐富了清代學界和詩壇,產生較大影響。其為人始終關心國家安危,民族命運,從其編年體自傳《陶廬老人隨年錄》及豐富的詩文中,可以觸摸到他積極追求社會進步、理想抱負的思想脈搏,感受到其獨特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詳見百科百度詞條《王樹楠》。
著述
王樹枬部分作品目錄
《清史稿》總纂
爾雅郭注佚存補訂
陶廬叢刻·墨子三家斠注補正
陶廬叢刻·文莫室詩集
陶廬叢刻·周易釋貞
尚書商誼
學記箋證
新疆圖志
陶廬叢刻·武漢戰紀
陶廬叢刻·天元草
陶廬叢刻·離騷注
陶廬叢刻·閒閒老人詩集
陶廬叢刻·文莫室駢文
陶廬叢刻·廣雅補疏
陶廬叢刻·學記箋證
陶廬叢刻·文莫室詩集
陶廬叢刻·陶盧文集
陶廬叢刻·陶盧外篇
陶廬叢刻·陶盧箋續
陶廬叢刻·陶廬詩續集
陶廬叢刻·希臘學案
陶廬叢刻·新疆山脈圖志
陶廬叢刻·新疆國界圖志
陶廬叢刻·新疆禮俗志|陶廬叢刻·新疆小正
陶廬叢刻·新疆訪古錄
陶廬叢刻·說文建首字義
陶廬叢刻·說文建首字讀
陶廬叢刻·十月之交日食天元草
陶廬叢刻·歐洲列國戰事本末
陶廬叢刻·歐洲族類源流略
陶廬叢刻·彼得與俄記
德宗遺事
張文襄公全集
費氏古易訂文
希臘春秋
左氏春秋偽傳辨
續金堂縣誌
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註
《法源寺志》
《勝水巵言》
《奉天通志》(王樹枬等纂)
陶廬老人隨年錄
陶廬老人自訂年譜
故舊文存
冀縣誌
新城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