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北宋中期名相]

王曾[北宋中期名相]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北宋名相。 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辭。鹹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發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累官吏部侍郎,兩拜參知政事。曾規諫宋真宗造天書、修宮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後,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計智逐丁謂,朝廷倚以為重。後罷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為樞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國公。因與呂夷簡不和,一同被罷免,王曾出判鄆州。 寶元元年(1038年),王曾在鄆州去世,年六十一。獲贈侍中,諡號“文正”。有《王文正公筆錄》。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王曾生於青州益都縣興儒鄉秀士里( 今山東省青州市鄭母鎮) 。其祖上為太原王氏一脈,於唐末五代時避難居於青州益都,遂定居於此。

王曾八歲而孤,由叔父王宗元撫養成人。他才思敏捷,自少勤奮學習,曾拜同里張震為師,自此有擅長作詩文之名。

狀元入仕

鹹平五年(1002年),王曾中殿試第一名,他此前在發解試、省試中亦為第一,因而成為“連中三元”之人。當時著名文學家楊億見到王曾所作之賦後,讚嘆說:“這是輔佐帝王的人才。”金殿傳臚後,王曾被授予將作監丞,向叔父王宗元報喜。他信中寫道:“曾今日殿前,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積德,大人不必過喜。”後升任濟州通判。被召回京後,召試學士院,宰相寇準對王曾感到很驚奇,特地讓他在政事堂考試,其後授職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三司戶部判官。

景德元年(1004年),“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之間派遣特使聘問,國書上稱遼為北朝,宋自稱南朝。王曾認為:“稱契丹的國號就足夠了。”因使者已經出發,最終沒有更改。

後升任右正言、知制誥兼史館修撰。當時各地都上奏祥瑞出現,王曾入朝進對時,真宗向他談及此事。王曾勸真宗不要居功自驕。等到真宗開始“東封西祀”、大建玉清昭應宮時,臣下都不敢勸諫,王曾卻上奏五大害用以勸諫。前例任用郎中之職判大理寺,真宗想重新沿用這一官制,特地任命王曾任此職。並且對王曾說:“刑獄,是國家的一項重要制度,如今將以此職委屈你了。”王曾叩頭致謝。賜錢三十萬,於是請求自己徵召幕僚,並作為一項規定。又升任翰林學士。真宗曾於晚上坐在承明殿,召王曾應對許久,退朝後,真宗派內侍告訴王曾說:“朕十分想見你,因此來不及身著朝服見你,請不要以為朕慢待你。”

王曾其後主管審刑院。以往對於違背制書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都被判罰服勞役兩年,王曾請求只對接受皇帝親自下詔者才予以判刑。不久有違制者,王曾於是以過失論處。真宗說:“按你所說,這樣就沒有違反制書的人了。”王曾說“:天下之大,又怎能人人都知道皇帝的詔令,像陛下所說,也不再有犯過失罪的人了。”真宗領悟了,最後依從了王曾的建議。

入朝拜相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王曾升任尚書主客郎中,後又知審官院、通進銀台司、勾當三班院。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九月,以右諫議大夫為參知政事。

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因受宰相王欽若排擠陷害,罷為尚書禮部侍郎、判都省,次年離京出任應天( 今河南商丘南)知府。民間曾謠傳有妖像飛帽一樣飄來飄去,到了晚上就抓人,從京師以南,人們都為此害怕。王曾下令晚上打開里門,有膽敢說妖者馬上逮捕,最終沒有妖怪。後又調往天雄軍( 今河北大名西北),天禧四年(1020年)八月,復任參知政事,升任吏部侍郎兼太子賓客。

乾興元年(1022年),真宗病重,劉皇后執掌朝政,太子趙禎( 即宋仁宗)雖然在資善堂聽事,但一切都由劉後決斷,朝廷內外都為此而擔憂。王曾悄悄對外戚錢惟演說:“太子年幼,不是皇后執政就不能立法。加恩太子,那么太子安定;太子安定,也就是安定了劉氏。”錢惟演認為王曾說得有理,便將此事告訴劉後。

真宗駕崩後,王曾奉命入殿起草遺詔稱:“以明肅皇后輔立皇太子,權( 代理之意)聽斷軍國大事。”宰相丁謂讓他去掉“權”字。王曾不允,堅持劉太后只能代理國政。

仁宗即位後,王曾升任禮部尚書。大臣們議論太后上朝的儀式,王曾請求按照東漢舊例,太后坐在仁宗的右邊,垂簾奏事。丁謂卻想仁宗只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接見大臣,大事則由太后召見輔臣斷定,不是大事就讓入內押班雷允恭傳奏禁中,決定可由雷允恭下達。王曾反對,丁謂不聽。不久,雷允恭犯罪被殺,丁謂也由此而獲罪。從此以後兩宮垂簾,輔臣上奏議事都依照王曾的建議。

丁謂罪行開始敗露時,任中正說:“丁謂受到先帝的關照和托護,雖然有罪,請按照刑律定罪時考慮他的功績。”王曾說:“丁謂因不忠誠獲罪於宗廟,還有什麼可商議的呢?”這時真宗剛駕崩,朝廷內外一片爭辯喧鬧,紛亂不已,王曾面容嚴肅,神態莊重,朝廷將王曾作為重要大臣加以依靠。七月,獲授中書侍郎兼任原職,同時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會靈觀使。

天聖三年(1025年),王欽若去世。七月,王曾以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玉清昭應宮使。 王曾認為仁宗剛即位,應當親近儒生並以他們為師,於是召集孫奭、馮元在崇政殿講學。

天聖四年(1026年)夏,天降大雨。眾人紛紛傳言汴河決口,將要發生水災,京師百姓都十分害怕,打算向東逃竄。仁宗詢問王曾的意見,王曾說:“黃河決口的奏報並沒有傳來,這只是民間流傳的蠱惑人心的話罷了,不值得憂慮。”之後果如王曾所料。陝西轉運使設定醋務,實行專營來獲利,又陳請將這種辦法推廣至全國,王曾請求罷除此法。

王曾為人嚴整穩重,每次入朝覲見仁宗,陳述事情的利害得失,都詳細切中事理,許多人受他推薦而被朝廷提拔,他特別厭惡僥倖受寵之人。仁宗問王曾說:“等到臣僚請對,許多都是想得到一官半職。”王曾說:“只要陛下抑制投機鑽營者崇尚恬靜,這樣就有升官難而降職容易的人了。”大臣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級比他高,仁宗下詔讓曹利用位在王曾之上,輿論對此有非議。其後王曾再次升職,在舉行謝恩儀典時,曹利用仍想讓自己排在王曾之上,閣門不敢裁決。仁宗與太后坐在承明殿久等,吩咐按爵位高低依次序進見,閣門惶恐不知所措,王曾大聲看著閣門說:“只需報告說宰臣王曾等告謝便可。”次序定下後,曹利用憤憤不平。到曹利用因事而犯罪時,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辯解。太后說:“愛卿曾經說曹利用強行蠻橫,如今又為什麼要替他辯解呢?”王曾說:“曹利用一直依仗皇恩,臣下因此曾經以理駁斥他,現在曹利用被加以大惡之名,臣下並不知道。”太后稍稍息怒,最後對曹利用從輕發落。

最初,太后受冊封時,將御駕大安殿,王曾堅決反對,到長寧節給太后祝壽時,只在便殿恭敬地進行慶典。太后的左右姻親之家請求王曾通報求見太后,王曾往往加以制裁和壓制,太后更加不悅。天聖七年(1029年),玉清昭應宮失火,劉太后藉機將王曾貶知青州。天聖九年(1031年),以彰德軍節度使復知天雄軍,契丹使者來往此地,都收斂行徑,不敢喧譁生事。人樂其政,畫其像而生祠之。

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崩,仁宗親政,拜王曾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河南府( 今河南洛陽)。

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為樞密使、吏部尚書。

景祐二年(1035年)二月,拜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

最初,參知政事呂夷簡待王曾十分恭敬,王曾亦極力推薦他任相。等到呂夷簡位在王曾之上後,便常獨斷專行,王曾無法忍受,議論中雙方意見不一,王曾便請求朝廷罷免呂夷簡。仁宗疑惑地問王曾說:“你也有不足之處嗎?”這時外面紛紛傳言秦州知州王繼明賄賂呂夷簡,王曾因此請求罷免呂夷簡,仁宗以此問訊呂夷簡,王曾與呂夷簡在仁宗面前辯論不休。王曾說自己也有過錯,於是與呂夷簡一起被罷官,景祐四年(1037年)四月,以左僕射、資政殿大學士之銜判鄆州( 今山東東平)。

病逝鄆州

寶元元年(1038年)冬,大星墜落在王曾住所,他的侍從左右驚恐地告訴他此事。王曾說:“一個月後就知道後果了。”次月,王曾罹患疥症,同年十一月十四日 ,王曾在任上逝世,享年六十一歲( 《隆平集》作六十 )。宋仁宗為之輟朝二日,贈侍中,諡號“文正”。

寶元二年(1039年)十月,王曾葬於鄭州新鄭縣臨濟鄉,由富弼主理喪事,宋祁為其撰寫墓志銘。

皇祐年間(1049年—1054年),仁宗親篆王曾碑首為“旌賢之碑”,又改臨濟鄉為“旌賢鄉”。大臣獲賜碑篆,自王曾開始。

人物評價

總評

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畫。在朝為官時,進退有禮。他平時寡言少笑,人們都不敢以私事向其請託。 大臣范仲淹對王曾說:“公開地任用賢人名士是宰相的職責,您德高望重,惟缺這一點。”王曾答道:“作為執政大臣,把恩賞全攬到自己身上,那怨恨歸誰呢 ?”范仲淹嘆服,時人稱他為賢相。

歷代評價

陳恕:吾得曾,名世才也,不愧於知人矣。

石介:相公昔作元台,今冠樞府,中外更踐,華夏具瞻,社稷安繫於相公,社稷危亦繫於相公。

宋祁:斤斤令君,朅來山東。利見國光,參偶時龍。既奮厥庸,遂為宗工。訂平津之封兮,上初纂嗣,毋違參治,揭日當天,實相以濟,讒唇不搖,王室無惎,賴陳平之智兮,五藩於宜,既仁且賢,邦民宜之,厥猷茂焉,乃建將牙,乃示台躔,翳吉甫之憲兮,鄭圃聯圻,泉塗啟扉,刻章美檟,終天此依,九京千載,飡仰餘徽,惟隨武之歸兮。

富弼:公天性過人,輔以學,所作必精詣極摯,凡居官,率以仁聞,平生亡分毫失,謹厚莊重,雖家居莫見其惰容,衷實自任,不妄與人語,至於親識書問,亦不必昫昫欵密而情好。……居大位,不植私恩,孜孜推進人物,終身使勿知,或有謝者,必正容拒去,惟不引用親屬,有出上意者,亦奏嫌報罷。……上嘗親署“忠亮忠厚”四大字獨賜公,用是益自感奮,勤勞王家,知無不為,人望素重,比外遷,天下惜其去,再用,乃大喜,及是終也,皆失聲閭巷相吊,非徳至厚者,孰與焉。……公雅善屬文,深茂典懿。……又喜筆札琴阮,皆極其妙。

王珪:忠允清亮,履德經哲,致位上宰,燮和大政。乾興之初,輔翊兩宮,仗正持重,中外以安。所謂以道事君,無愧前哲。

司馬光:昔章獻明肅有保佑先帝之功,特以親用外戚小人,負謗海內。今攝政之際,大臣忠厚如王曾,清純如張知白,剛正如魯宗道,質直如薛奎者,當信用之;猥鄙如馬季良,讒諂如羅崇勛者,當疏遠之,則天下服。

胡安國:李文靖(李沆)淡然無欲,王沂公儼然不動,資稟既如此,又濟之以學,故是八九分地位人也。

王稱:章獻擁幼君制天下,時大臣怙權,乘之以逞。曾毅然奮忠,臨大節而不可奪。卒使帝室尊榮,禍亂不作,可謂社稷之臣矣。夫賢者以身為天下用,而安危系焉。曾佩安危之寄,功烈光明,何愧於古,宜仁宗之旌異雲。

王十朋:我太祖太宗,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真宗仁宗至於列聖,守我宋之家法者也。先正大臣,若范質、趙普之徒,相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在真宗時,有若李沆、王旦、寇凖。在仁宗時,有若王曾、李迪、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之徒,相與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葉逋:①故李沆、王旦在真宗時謹守資格,王曾、呂夷簡、富弼、韓綺在仁宗、英宗時謹守資格…以謹守資格為賢,名重當世,……而李沆十數人者,以守資格得名,而其時亦以治稱。 ②守資格以用人,無若李沆、王旦、王曾、呂夷簡、富弼、韓琦、司馬光、呂公著之為相,然考其功效,驗其人才,本朝以資格為用人之利也決矣。

《朱子語類》:本朝如王沂公,人品甚高。

黃震:公重厚守正,不動如山。仁宗防沖,能正劉太后不稱制,黜逐丁謂、曹利用,辨絕王欽若宮觀欽奉之說。可謂社稷臣矣。乃力薦呂夷簡,卒為其操。入室之戈,知人之難,如此哉!

呂中:①蓋自李文靖(李沆)、王文正(王旦)當國,抑浮華而尚質實,獎恬退而黜奔競,是以同列有向敏中之清謹,政府有王曾之重厚,台諫有魯宗道之質直,相與養成渾厚樸實之風,以為天聖、景祐不盡之用。雖縉紳之議論,台諫之風采,道學之術,科舉之文,非若慶曆以來炳炳可觀,而紀綱法度皆整然不紊,兵不驕,財不匱,官不冗,士不浮,雖慶曆之盛,亦有所不及也。 ②當時亦危疑之沖,錢惟演用事於中,丁謂擅權於外,而馮拯、曹利用亦相與為黨。所幸君子之朋,黨植猶多也。寇準、李迪之徒雖爭之不勝,而所恃以砥柱其中者,猶有人焉。卒之竄丁謂而相仁祖太平之治者,王曾也。 ③在真宗之初則有呂端,在仁宗之初則有王曾,其皆安國家、定社稷之名臣歟。

許衡:溫溫沂公,大志厚徳。桃李成蹊,春風無跡。計折奸回,理化後戚。宗廟之器,揚休山立。

脫脫:李迪、王曾、張知白、杜衍,皆賢相也。四人風烈,往往相似。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於斯見之。……宋之賢相,莫盛於真、仁之世,漢魏相,唐宋璟、楊綰,豈得專美哉!

張璁:有正色立朝,如宋之王曾。不動聲色、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如韓琦者乎?

李贄:王孝先人品甚高,事業亦偉,以今觀之,俱無足論。予獨喜其能以計去丁謂也,以謂之奸位宰,交結方深,一旦去之,如縛雞。然卒展動不得,可謂有用之學術矣。去凶人、定國家、安善類,幾不密,則失身城狐、社鼠禍蔓延,必重悞國,自古所難也。予謂公即此,是學矣。使以公之才,而知如此之為學,則當皇帝幼沖、劉後垂簾、丁謂已去,而社稷之寄,在我胡為乎!裁抑劉氏,使不得一行其意,便以為輔相之能哉!其後呂相繼之,卒安劉氏,而成仁宗四十年恭儉之德,公豈未諒之邪?柰何復相而復攻呂之短,又不得容其身於明良之朝也。史臣無識,於公之去丁也,既明丁非其罪矣,乃復為公諱曰:獨眾論稱快雲。夫丁果當去,不必當罪去,丁果當不必稱快知此,則可為天子大臣矣。

李廷機:王曾中三元,持身愈清謹。

謝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李昉)、司馬溫公(司馬光)之相業,寇萊公(寇準)、趙忠定(趙汝愚)之應變,韓魏公(韓琦)之德量,李綱、宗澤之撥亂,狄青、曹瑋、岳飛、韓世忠之將略,程明道(程頤)、朱晦庵(朱熹)之真儒,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之文章,洪忠宣(洪皓)、文信國(文天祥)之忠義,皆灼無可議,而且有用於時者,其它瑕瑜不掩,蓋難言之矣。

王夫之:①王曾,宋之君子也。 ②王曾執政,系天下之望者不輕,曾無定命之謨,倡眾正以立綱紀,仍假手乞靈於簾內,以竄謂而求快於須臾;劉後又已制國之命,而威伸中外,曾且無如之何。然則終始十年,成三世垂簾之陋,激君子小人相攻不下之勢,非曾屍其咎而誰委哉?……攻擊有名、而亂靡有定之禍,自此始矣。用是術者,自王曾之逐丁謂倡之。 ③至若王曾等者,非名節之不矜也,非勤勞之不夙也,以術閒道,以氣矜剛;而仁宗當受諫之美名,慕恤下之仁聞,欣然舉國以無擇於聽。迨及季年,天章開,條陳進,唯日不給,以取綱維而移易之;吏無恆守,士無恆學,民無恆遵,兵無恆調。所賴有進言者,無堅僻之心,而持之不固;不然,其為害於天下,豈待熙、豐哉?知治道者,不能不為仁宗惜矣。 ④王曾舍丁謂之大罪,而以山陵水石誣其有不軌之心。……曾言既用,謂雖殛而罪不昭。……而曾與(唐)介身為君子,亦利用妖人之術,行辛螫以快其心。風氣狂興,莫之能止。

朱軾:曾在政府時,值危疑耆臣,端士皆被斥遠,莫與共扶持者,獨能定仁宗之位,正朝廷之儀,首鋤大奸以安宗廟,可謂功無與二矣。

紀昀等:曾熟習掌故。

《歷代群英歌》:王曾立朝正色,夷簡忘身憂國。

蔡東藩:劉太后垂簾聽政,多出丁謂、雷允恭之力,故丁、雷二人,得以重用,微王曾之正色立朝,恐蕭牆之禍,亦所難免。或謂宋室無垂簾故事,曾何不據理力爭,為探本澄源之計,乃僅齗齗於一權字,究屬何補。至若準之再貶,又以居停之嫌,不復與辯,毋亦所謂患得患失者歟?不知此王沂公之通變達權,而有以徐圖挽救者也。假使操切從事,勢且遭黜,徒市直名,何裨國事?試觀丁謂之終竄窮崖,雷允恭之卒歸賜死,乃知沂分之才識,非常人所可幾矣。賊臣已去,而呂、魯等連類同升,魚頭參政,才得成名,而劉太后亦有從諫如流之美,史家或歸美魯直,實則皆沂公之功,有以致之。

個人作品

王曾著作頗豐,有文集五十七卷、《九域圖》三卷、《契丹志》一卷、《王文正公筆錄》一卷。四庫館臣稱《王文正公筆錄》“所言多確鑿可據,向為史家所重”。

王曾曾參與刪定、校定、編纂《景德農田敕》五卷、《祀汾陰儀注》、《導河形勢圖》、《十道圖》、《聖政錄》、《御集》三百卷等。

軼事典故

王曾出生時,其父王兼認為是曾參再世,故為其起名王曾。

王曾中狀元後,回到家鄉青州去。府官聽說王曾回家,就命令老百姓吹奏著樂器到城外迎接。王曾聽到這個訊息,就換了衣服,騎了小驢子從別的城門進城。很快就來拜見府官,府官吃驚地說:“聽說您來,已派人出城迎候,守門官還沒來報告,您怎么就到這裡了?”王曾回答說:“我僥倖得了個狀元,怎么敢驚動大人和父老前來歡迎?您這樣做是增加我的過失,所以,我改換姓名,瞞過歡迎的人群和守門官直接來拜見您。”府官不由讚嘆地說: 您稱得上是個真正的狀元公啊!”

親屬成員

父親:王兼,官至著作佐郎,後贈太師、尚書令、魯國公。

母親:何氏,起居郎何保樞之女,後贈魯國太夫人。

王曾有過三任配偶,後二任皆是名相李沆的女兒。《宋史》載王曾無子,其弟王暤之子王繹,出繼王曾為嗣,官至尚書兵部郎中、秘閣校理。 然據富弼所撰《王文正公行狀》,則王曾有四男三女。

後世地位

宋英宗嘉佑八年(1063年),王曾名列第一,與呂夷簡、曹瑋得以配享宋仁宗廟庭。

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理宗圖二十四功臣神像於昭勛閣,王曾位列其中。

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青州知府李昂奏請建立名賢祠,以祭祀王曾等十三位有惠政的青州知府。

清世宗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王曾與歷代功臣四十人從祀歷代帝王廟。

清高宗乾隆年間,人們在泉州府城隍廟之左建五賢祠,合祀韓國華、韓琦、王易、王曾、朱熹五人。

史料記載

《王文正公曾墓志銘》

《王文正公曾行狀》

《隆平集·卷五》

《東都事略·卷五十一》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

影視形象

2005年電視劇《大宋奇案》:張呈祥飾演王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