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勤部原部長、少將]

王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勤部原部長、少將]

王曉(1913~2013.03.11),男,山西省定襄縣人,海軍後勤部原部長,正兵團職離休幹部。1933年參加革命,1937年11月入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隊長、大隊長、副營長、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分區參謀長等職,參加了臨縣、水堡、李丹樓、鄆南、湖西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旅參謀長、副師長、師長等職,參加了張家口、高山鋪、淮海、渡江、進軍大西南等戰役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軍分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教員、海軍系戰役法教授會主任,海軍學院契約戰術教授會主任、訓練部部長、副院長,海軍後勤部黨委第二書記等職。1955年被授予海軍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海軍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13年3月11日,王曉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革命經歷

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山西新軍政衛隊中隊長、大隊長; 政衛旅營長八路軍一一五師第一支隊二團副營長 、團參謀長 、教導三旅八團參謀長 、副團長 ;冀魯豫軍區第八軍分區七團副團長 第九軍分區參謀長。

建國初瀘州軍分區司令王曉(前右2)與瀘州軍地領導 建國初瀘州軍分區司令王曉(前右2)與瀘州軍地領導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二旅參謀長第二野戰軍十六軍四十六師副師長 第四十八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師長兼川南軍區瀘州軍分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教員組組長 ;海軍系戰役法教授會主任。

1957年畢業於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回國後任海軍軍事學院契約戰術教授會主任、訓練部部長 、海軍學院副院長、海軍第七研究院核心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勤部部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奔襲敵軍

1946年,王曉當時在晉冀魯豫軍區第1縱隊第2旅任參謀長,親自參與的奔襲東西花園村守敵戰。

由於形勢的變化,活動在熱河遼寧地區的晉冀魯豫軍區第1縱隊奉命西進晉察冀地區,準備參加進攻大同和保衛張家口的戰役。8月末抵察哈爾省的永寧、延慶地區集結待命。

就在我縱隊西進的同時,敵趁我晉察冀軍區主力集中於西線作戰之機占領赤峰、承德、隆化,隨後又集中6個軍14個師的兵力向冀東地區進犯。

10月3日4時,敵第109師由東花園、西花園、祁莊子沿鐵路南側向我達子營、五里舖、大燒營諸陣地猛烈進攻。經激烈戰鬥,我軍有效地阻擊了敵人的進攻,109師退縮至東花園、西花園、祁莊子、太師莊地區,調整部署準備再次進攻。

楊得志司令員、蘇振華政委判斷:東西花園是敵人翼側的一個突出部,地勢低下,距我約15公里,退入村內的敵人立足未穩,利於我奔襲殲滅,遂決定集中第1、第2、第3旅於當夜以奔襲行動殲滅該敵。具體部署是:第1旅第1團由東花園西南向東花園之敵實施進攻,2團在東花園與太師莊之間展開,阻敵增援並防敵逃跑;第2旅之第4、第5團分別由西花園東南和西南方向向西花園之敵進行攻擊。

第1縱隊第2旅旅長尹先炳、政治委員戴潤生、副旅長鄭統一和當時擔任2旅參謀長的王曉帶領各團團長、副團長和參謀長以及各營營長,對西花園的敵人、西花園村莊和村周圍的地形等情況進行了進一步的了解和偵察。當時在西花園村駐有敵109師第325團的團部和兩個營,敵倉促進駐,沒有構築工事,且人困馬乏,又有傷亡,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若突然向敵發起進攻,取勝的把握是很大的。決心一下,明確了各團的任務,各營、連作了充分的動員和周密的準備,戰鬥便開始了。

第2旅第5團利用西花園南側的一片小叢林隱蔽接敵,突然發起衝擊,經激烈戰鬥後,突破敵村沿陣地,並逐次攻占了西花園西南角3個院落。2旅第4團突破敵防禦後,迅速向西花園村東大院衝擊,截斷了敵人退路。兩團按規定的戰鬥分界線向敵縱深發展,同時與從村西北角兩側突擊的3旅7團取得了聯繫,並直插敵人側後,殲滅敵1個營指揮所。此時攻擊東花園之敵的第1旅第1、2團亦順利地完成了各自的戰鬥任務。襲擊東西花園的戰鬥歷時40分鐘,殲敵325團全部、327團1個營共1400餘人。4日凌晨2時,部隊奉命撤回原待機地域。

東西花園戰鬥後,敵人從正面進攻懷來的企圖破產了。

逝世

2013年3月11日,海軍後勤部原 部長、正兵團職離休幹部王曉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