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王明科《中國文化與文學的現代化》一書從文化反思的視角對中國文化與文學的現代化做出了新的開拓研究,首先指出中國文化現代化與現代性之建設論域中的十景病情,其次分別從無名氏、魯迅、沈從文、楊義等四位文化大家出發,考察了反抗、建構、回瞥、實踐等四個方面的文化現象,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傳統與現代的悖論構成了中國文化的根本矛盾,傳統與現代的各自內部本身也是個悖論性結構,在雙重內在驅動力的多元文化衝突下,現代作家於互相矛盾的三大向度上試圖去建設中國現代文化,這個新系統不是完美的,而是能夠推動當時中國文化現代化發展的有某種選擇甚至缺陷的新系統。作者簡介
王明科(1973-),男,漢族,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人。文學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導師,詩人。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會員。已經完成6項省廳級課題,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等全國各地學術要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近90篇,有的論文還被《新華文摘》、《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以及中國人民大學資料複印中心《文化研究》、《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等權威刊物或部分或全文轉載。其中收錄CNKI的有近60篇, 收錄CSSCI的有近30篇:其中國家級刊物2篇,核心刊物20餘篇,香港2篇,台灣2篇,省級刊物60餘篇。專著5部已經出版了《中國文化與文學的現代化》等。15歲開始發表詩歌,至今發表20餘首。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國文化現代化與現代性論域中的十大弊病
一、以狹隘的文化實用主義為研究目的,缺乏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起碼的文化立場與操守
二、以簡約化觀點簡單對待民族化與世界化之間的複雜關係,缺乏對其作具體語義場的動態理解
三、以機械粗暴的態度來理解反傳統,缺乏對反傳統的深刻辨析
四、以文化解釋者的主體性嚴重遮蔽了文化存在的客觀性,缺乏對文化運動自身複雜性的認識
五、以圓滿的烏托邦想像來處理中國現代文化的建構,急於追求一種十全十美的集古今中外一切於一體的終極至境文化,缺乏對任何文化之精華具體文化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的認識
六、含糊使用“現代主義”、“現代化”、“現代性”等概念,缺乏對其進行歷時性與共時性的區別比較
七、以外國尤其西方現代性來硬套中國現代性,缺乏中國現代性之民族性的考察
八、以社會現代性來理解審美現代性,缺乏對審美現代性之特殊性的體悟
九、以西方後現代語境來硬套中國後現代性語境,缺乏中國後現代性之滯後性的承認
十、冷淡了邊緣文化存在的必要性,漠視了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價值追尋中分子的多重難堪及其回瞥與怨恨的現代性體驗
第二章 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全力建構與多重難堪——以無名氏的文化再造理想為例
第一節 無名氏文化小說的流派定位
一、什麼是西方浪漫主義
二、什麼是中國浪漫主義
三、什麼是西方現代主義
四、中國對現代主義的誤解
五、無名氏究竟屬於哪一派
第二節 無名氏文化創作的反思品格
一、文化衝突的冷眼反思
二、世界乃至星球文化哲學的構建
三、民族文化拯救與重建的個人思考及獨特性
第三節 無名氏文化構建之學說
一、墨家文化的操守
二、道家文化的底蘊
三、儒家倫理的世俗
四、佛耶文化的兼容
第四節 無名氏文化建構中的八重難堪
第三章 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價值與悖論——以魯迅的反抗傳統思想為例
第一節 魯迅反抗傳統的文化背景與問題域
第二節 反抗傳統的研究歷史與現狀及其批判
一、各派學人對魯迅的批判
二、對各派學人批判的批判
第三節 傳統孕育了魯迅
一、對於傳統的理解
二、傳統對魯迅的制約性影響
第四節 魯迅反傳統思想深處的矛盾
一、價值與歷史(現實)之間的矛盾
二、價值與價值之間的矛盾
三、歷史與歷史(現實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四、理智與情感之間的矛盾
五、理智與理智之間的矛盾
六、情感與情感之間的矛盾
七、言與行之間的矛盾
八、言與說之間的矛盾
九、行與做之間的矛盾
第五節 魯迅對傳統文化的具體評價
一、對於“文化”的理解
二、魯迅對於儒家文化的評價
三、魯迅對於法家文化的評價
四、魯迅對於墨家文化的評價
五、魯迅對於道家文化的評價
六、魯迅對於佛家文化的評價
第六節 魯迅反抗傳統的文化選擇與根本立場
一、魯迅的文化立場的確是反抗傳統
二、各派學說對於魯迅的誤解
三、對於幾種具體誤解的駁斥
第七節 魯迅反抗傳統思想的價值
一、欲開窗先拆屋的實踐方法論
二、執著現在的文化觀
三、人的生存發展是魯迅反抗傳統的根本標準
四、魯迅反抗傳統針對的是傳統的功能
五、雙重失望中必有側重選擇
六、人類性價值取向的確立
七、弱者文化思想的張揚
八、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文化空間的開創
九、整體性辯證否定思想的創立
十、新的個人的創造性獨特話語的建構
十一、魯迅反抗傳統思想的歷史局限
第八節 反抗傳統的思想在現代化道路上的運動軌跡
第九節 魯迅與無名氏的文化反思比較
一、具體文化內容方面的比較
二、文化整體關照中的比較
第四章 中國現代化之悖論性的最早批判者之——以沈從文的回瞥文化眼光為例
第一節 從被排斥到被關註:研究歷史與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一、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兩種誤解
二、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兩種誤讀
第二節 沈從文創作的文化反思
一、制度文化反思
二、精神文化反思
三、城鄉文化反思
四、愛與美:文化建構的立足點
第三節 追求現代化與反抗現代化之衝突——論沈從文回瞥型文化反思的獨特性
第四節 神性與世俗——沈從文與徐訏等其他作家的文化反思之比較
第五章 中國現代學者追求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文化實踐——以楊義的文化會通論為例
第一節 楊義的文化研究內容綜述
一、中國文學史研究
二、中國敘事學、詩學研究
三、跨學科研究
四、學術方法通論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客觀評價
一、肯定性話語
二、學術的爭議
結語
後記
圖書文摘
圖書文摘
繼承或吸收傳統文化的優秀學說,並不會與反抗文化傳統相矛盾。因為反抗傳統主要指反抗周秦以來以儒學為主體的理性文化產生以來的文化傳統。列文森、林毓生、李歐梵等人主張傳統有大傳統與小傳統之分。我認為,傳統大小之分其實是有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在中國周秦以前,傳統有大傳統與小傳統的存在,而在周秦以後,儒家的倫理道德、等級文化滲透於其他文化之中,並在幾千年的文化變遷與延續中藉助統治階級的政權力量形成核心,它以君王為本位:法家直接為帝王專制霸權服務的本性連他們自己都直言不諱;儒家王道的本質也是全力維護天子權力與君臣父子等級秩序,孟子的“民為貴”也是為穩固君權去貴民而不是為貴民來貴民;道家出世是由於對權勢的異常恐懼而逼出來的;佛家欲求現世幸福而不得,只能將希望寄託於來世;墨家雖埋頭苦幹,但始終被排斥、被擠壓在中國文化的邊緣境地,處於被忽視、被壓制、被損害、被侮辱的弱勢地位。在中華傳統文化環境裡,統治階級最能欺騙人,極力讓人們做穩奴隸;平民百姓最能自欺,生怕做奴隸而不得。我認為,中國農民只要不是被逼上生存絕路,只要不是被統治階級逼得想做奴隸而不得,能暫時做穩了奴隸,他們就不會起義,即使在反與不反都是死的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暴動的一些農民起義,其目的仍然是為了做統治階級,以不勞而獲得衣食、玉帛、妻妾、子女等所謂福壽康樂為特徵,以權利金錢為本質的獸性滿足,將別人對自己的專制統治復而演繹為自己對別人的專制統治,不斷進行周而復始的專制文化循環,並不是為了每一個個體的平等自由,所以大小兩個傳統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緊密影響及連續互動,並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大傳統對小傳統的有意識強力滲透與無意識影響規約。中國民間社會無不受以儒家為主體的大傳統的思想同化與皇帝的專制統治,這樣,中國周秦以前倖存下來的被民間創造出來的小傳統日益屈從並被納匯於大傳統之中,大小傳統之間的分界基本消失,雖然在學理與文字上存在這種分界,但在現實文化形態及社會實踐中大小傳統之分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意義。
前言
本書既可以作為文科研究生與中文系本科生、專科生的《中國現代文學專題》教材用書,也可以作為所有愛好作家作品與文學創作者的學習用書,還可以作為大學老師的教學參考用書,特別是可以作為文化專業、文藝學專業、寫作專業等具體專業的研究用書。
如何開創與建構中國現代文化仍然是中國文化界目前最重要的大事,本專著為這個問題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間。具體來說:從分析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批評語境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十景病”入手,接著在四個不同的向度上提出建立中國現代新文化的不同版本:一是以無名氏(卜乃夫)的文化構建理論來論述建構中國現代完美新文化中的多重難堪,二是以魯迅的文化反抗理論來論述反抗傳統文化痼疾與現代文化弊端中的文化悖論,三是以沈從文對於中國現代化弊端的反思與批判理論來論述中國文化現代化的自反陷阱,四是以楊義在大文化觀指引下的中國文化會通理論來觀看中國現代學者在追求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文化實踐中的焦慮與拓展。
從二十歲的青春豪氣到四十歲的老氣橫秋,我進行中國現代文化與文學的學習與研究一晃近二十年了,期間不求帕森斯式的研究,而是崇尚R.K.墨頓“中距理論”式的研究以及斯皮澤式“語文圈”的闡釋。我認為,文學研究沒有統一標準,既不是單純的包羅萬象的文化理論研究,但也不是僅僅局限於文學文本的微觀分析,而是文化理論建設與文學文本分析的一種契合,文學文本與文化理論的種種契合形成了不同讀者與不同研究者的不同理解,從而造就了文學文本的永久生命力。在這個過程之中,關注與研究文學文本的文化底蘊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這並不是一種時髦,而確實是不得不的面對:如果沒有廣闊文化天地的構建,文學大廈的存在就是一個虛無,就是樹林而非森林。
在2003年到2006年前後,我曾經提出並界定了“新怨恨”理論,並強調運用“體驗”研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以及合理性;同時將其具體套用在中國現代作家作品的闡釋中,因為文化理論如果要有價值就必須對文學文本有所呼應,是文學文本的本體研究召喚了文化理論的探求,如果一種文化理論不是從文學文本的研究中生髮出來而是從天而降憑空產生,那么這種文化理論的生殖力就會存在嚴重問題甚至最終萎縮。一種文化理論如果找不到對應的文本論據,這不是文學文本的問題而是文化理論本身的問題。我認為,由於中國現代文化本來就是個悖論性存在,將一個悖論性存在硬要用一種統一性來解釋,這不但不可能而且也不合適!所以我不再追求用一種理論來套解中國現代各位作家,而是有意識地獨立性地去研究他們。另一方面,要進行文學文本的創新研究,就必須首先深入研究對象本身,才不至於拿文化理論來硬套各個不同的文學文本,所以我首先是通讀了《魯迅全集》、《沈從文文集》、《無名氏作品集》(台灣版本與香港版本)以及楊義關於文化與文學的研究著作,並做了大量的詳細地筆記,在全人全文中發現了文學文本研究的文化創造點。在經歷了對無名氏、魯迅、沈從文、楊義等文化人的文化理論的研究後,我得出的結論是:傳統與現代的悖論構成了中國文化的根本矛盾,傳統與現代的各自內部本身也是個悖論性結構,在雙重內驅動力的多元文化衝突下,中國現代文化產生了三大基本模式:反抗(傳統與現代弊端),建構(現代以克服危機),回瞥(傳統以轉化傳統)。反抗的目的是為了建構,傳統的強大造成了回瞥,回瞥是反抗中的回瞥,反抗是建構中的反抗,建構是在反抗與回瞥的過程中逐漸完成。從會通的意義上來說,再造中國文化,其實就是一種在反抗傳統與回瞥傳統中的現代建構實驗。
無名氏雖然也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他的許多文化著作至今還沒有在大陸正式出版,我所用的資料是從香港與台灣複印過來的,但是他在中國現代文化史、學術史、思想史、文學史上的文化建構理論探索是非常可貴的。他同時打破了五四時期崇尚西學的激烈反傳統與三四十年代狹隘的民族主義兩種偏激文化模式,以中國本土文化為立足點,吸收兼容外國一切文化的優良品質,試圖重建一種新的綜合文化。他既以世界性的全球眼光竭力糾正了民族自大主義,又以中國文化為立足點,大大地校正了民族虛無主義;既沒有激烈地反傳統,也沒有保守地固守傳統;既不提倡西化,也不鼓吹民族化;既不吶喊“拿來主義”,又不高呼“送去主義”,能做到在拿來中送去,在送去中拿來。他從不會單獨地肯定任何一種文化,也沒有偏激地否定過任何一種文化,他總是看到每一種文化的長處及其短處,總是試圖揚長避短,以長補短。無名氏在現代文化與文學史上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具有特殊貢獻的獨行特立的另類。而這一切,正是中國以前甚至目前學術界、文化界、文學界所嚴重忽略了的。但是,在我看來,無名氏的文化建設理論僅僅是一種美好的理論與理想,具有很大的烏托邦想像,沒有很堅實的可操作性與實踐基礎,即使在理論上講,我認為他至少面臨著八個方面的難堪。
在2000年到2003年前後,我通讀了三遍16卷本的《魯迅全集》,自己對於魯迅所產生的極大共鳴使我不再想離開魯迅,傳統文學史對魯迅所給予的極高甚至特殊的評價也使我不再想離開魯迅。然而,當我真正離開魯迅考察了其他文化大家時,我意識中的中國現代文化布局產生了極大不同;當我考察了其他許多文化大家後再次回歸魯迅再次考察魯迅時,我視野中的魯迅文化思想與以前的意識也產生了極大不同。針對魯研界存在的“魯迅是繼承了傳統而並非反傳統”的學術思潮,提出反駁意見:“本真的魯迅的確是反傳統的”!從“傳統孕育了魯迅”開始起分析,比較深入地剖析了魯迅反傳統思想深處的文化悖論與雙聲對話以及復調色彩,接著以儒、法、墨、道、佛等具體文化為例講述了魯迅對各種傳統文化的具體評價,然後闡明魯迅反傳統思想的文化選擇與價值立場,力求細緻地論述魯迅反傳統思想的獨特性與深刻性以及複雜內涵,並就各種貶斥魯迅或歪曲魯迅的觀點進行反駁,最後指出魯迅反傳統思想的巨大價值及其在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中西文化之爭與新舊文化轉型中的不可低估的意義,同時也指出魯迅反傳統思想的歷史局限。我提出了魯迅文化思想的元點是“走路”,由走路必然引出反傳統以及文化的“懸空”狀態。
重讀《沈從文文集》之後,我意識中的沈從文與文學史中介紹的沈從文也有極大不同。沈從文的研究與存在,經歷了一個從被排斥到被關注的曲折過程,本書剖析了沈從文的文化反思在中國現代文化的建設中的偉大貢獻,他是最早發現中國現代性雙刃劍的文化大家之一。可以說,出於某種程度上的非學術與非個性因素,中國現代文化特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沈從文,一直處於某種被壓抑與被邊緣化的難堪境地。在20世紀30年代與40年代那個充滿槍炮彈藥與血光劍影的歷史語境裡,沈從文的寫作由於在一定意義上被認為不合“時宜”而倍受冷遇,因此而留下的後遺症是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之間出現的作家擱筆與轉行,當他奉總理之命去研究中國古代官僚服飾時,作為學者的沈從文不但學有所長,同時也仍然沒有忘記他在骨子裡的作為作家的對於文化再造與文學創作的極大熱情——雖然這種熱情是小心翼翼的,是有著很大空間限制的,是不得不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掩飾的,這在沈從文於20世紀80年代的文化界復出後的一系列文章中表現得特別明顯,比如1980年11月7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與1980年11月24日在美國聖若望大學的講演。直到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作家逝世以後,中國文化界才開始真正想走進沈從文世界,於是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沈從文熱。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許多著名學者同時也是文化研究大家,比如王富仁、溫儒敏、錢理群、陳思和、朱德發、吳福輝、范伯群、許志英、金元浦、程光煒、王光東、汪暉、丁帆、張福貴、喬以剛、鄭家健、關愛和、程金城、魏建、支克堅、吳小美等。其中楊義先生也是國際國內知名的中國文化學者之一,著作極其豐碩,二十多年來,出版學術專著三十餘種,發表論文三百餘篇,總計六百萬餘字,堪稱學術大師。他的研究,在整體上與根本上,仍然是以文化研究為骨髓的。幾十年來,楊義先生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研究領域,博學而多產,堅持學術打通原則,大膽地突破學科界限,由現代文學而論及古代文學,由中國文論而旁涉西方文論,敘事學詩學成就斐然;從文學擴張至史學、哲學,從文學史伸展至思想史、文化史,跨學科研究成就巨大,學術造詣極深。其學術素養貫通古今文化,學術氣魄融會中西文化,具有極其鮮明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學術成果舉世矚目,體現出中國學術的現代意識與開放意識。他在《中國敘事學》寫作之初就提出了“還原一參照+貫通一融合”的學術思路,其四大原則都以文化為基石:返回中國文化原點,參照西方現代理論,貫通中國古今文史,融合創造新的學理,旨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術體系,與世界文化平等對話。在他確立的基本治學思路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還原”,意思是返回中國歷史文化的原點:把握《易經》《道德經》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經典和先秦諸子文化的深層文化內涵,梳理從甲骨文、金文、先秦文化古籍以來的歷史文獻,從語義學入手,揭開中國文字以象形為出發點而漸次的文化含義。因此研究楊義的著作,具有重大的文化學價值與文學史意義,他充分地將文化運用在文學的研究中,是文化研究與文學研究緊密結合的學者。
這些年,我大量的精力用在了給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教學方面以及給學術刊物寫稿投稿方面,利用春節、假日以及平時休息時間艱難地完成了六項課題,同時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八十篇,有的論文還被《光明日報》、《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甘肅社會科學》以及中國人民大學資料複印中心《文化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等權威刊物轉載。寫完並修改多遍《新怨恨理論視野下的中國現代小說研究》、《再讀經典:中國現代文學名家新論》、《中國文化與文學的現代化》、《中國現當代文學學者論》等學術專著書稿。
在出版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值得回憶的是六年前曾經與田衛平先生的交往,雖然我至今沒有與他見過面,也不知道他長什麼樣是什麼性格脾氣,雖然我只與他通過一次電話,但就是這一次電話,讓我對他的記憶刻骨銘心。現任上海《學術研究》主編的田衛平先生2005年任《河北學刊》主編,他在2004年底發現了我關於中國文化現代化批判研究的電子投稿,就給我打電話決定在《河北學刊》2005年第2期發表,不但沒有向我要版面費反而給我給了幾百元稿費。發表之後,《光明日報》2005年3月29日第8版轉載了中文摘要,《新華文摘》2005年第11期第162頁轉載了主要觀點;《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4期第190頁轉載了主要論點;中國人民大學資料複印中心《文化研究》雜誌2005年第11期第52到58頁轉載了全文正文。由於連續四次被國家權威刊物轉載,這篇論文當年確實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甚至不小的影響。因此,我對田衛平先生的尊敬與記憶是終生難忘的。
曾經在15歲到18歲的時候,我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作一位詩人,可是接著發現,要做一位大詩人,首先得有大學問,於是橫下一條心來考研考博,這個心理軌跡在我少年時期的近四十本日記中紀錄得很清楚。然而現在博士畢業多年,雖然做了研究生導師與副教授,但是曾經的詩人理想已經成了永遠的美夢。我再也沒有任何詩意,再也沒有任何詩的激情和做成一位詩人的欲望。人生往往就是這樣,你要追求什麼,拚命為之奮鬥幾十年,在奮鬥的過程中,自己不得不變形。結果,死死追求的沒有得到,得到了一點當初並沒有料想到的。藉此機會,特示此生不能做成詩人的不幸,作為詩歌的葬禮,默立永遠的墓碑。
王明科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