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王政明以代課教師的身份,創建張家堡國小,一人撐起一個學校。王政明剛從教時,學校四周常有狼群出沒。他白天教書,放學時護送學生離校,晚上守校,閒時或假期務農。
一個個公辦老師分來了又離去,惟有王政明二十年多如一日堅守在這個學校。一個村子裡頭,村里孫子輩的人是他的學生,父母輩的是他的學生,連爺爺輩的人也是他的學生。每次訪談,能令他驕傲地提起的,就是從他創辦的這個國小里,走出去後來考上大學的有80多位。
1982年,儘管王政明被鑑定為“教學效果顯著,是我校的教學骨幹”,卻被人在造冊材料上作了手腳,錯過了一次重要轉正的機會,與“公辦教師”名份失之交臂。1984年學校分來了幾個公辦教師,作為民辦教師的王政明被辭退,黯然離校。
1985年,因公辦老師沒人願意到該國小任教,學校教員奇缺,王政明再次被召回。他的工齡也只能從這一年重新算起,這就是他後來沒有被轉正的原因。自此,更新後的王政明工作簡歷中,1958年一直到1985年這一段時間的工作在其個人檔案上一片空白;而在當地鄉鎮教育記載的一些材料中,有關開甘肅渭源縣張家堡國小的部分依然寫道:“……由代課教師王政明創辦於1958年……”。
這一乾又是20年,開始他一月拿13元,公辦教師拿32元;公辦教師工資漲到40元時,他拿17元;等到他的工資漲到40元時,比他小几茬的公辦教師工資都1200、1300元了。就這樣王政明一直拿著40元/月的工資。
這點工資使王政明在八九十年代供兩個兒子上大學時變得很艱難,只有靠家裡的農地收入。20多畝地都交給了老婆,“我因為要教書,許多應該男人幹的活只能讓這個苦命女人來乾,女兒為了幫忙也輟學了。”王政明說起這些熱淚盈眶。但他認為這一生的堅持是對的,因為這輩子他教出了76個大學生,包括他自己的兩個兒子。他認為教書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寒暑假時,不用來學校我心裡就會空空的,非要來學校轉幾圈才踏實。”
當正式教師們的工資漲到1200塊以上的時候,王政明每個月仍然拿著40塊錢的工資,平均每天1.33元,(一名乞丐只要努力一天還能收百十來塊),王政明,一個自己創建了學校,並且當了50年老師的人,每天竟然只值1.33元,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為了那些心愛的學生,為了給國家培養出更多更有用的棟樑,他就這樣一天天的走了過來,培育者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他這種為了教育奉獻的精神有多少人能做得到?有多少人能堅持?
2006年夏天,那把陪伴了王政明四十多年的二胡斷了一根弦。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在這個夏天,王政明和其他三名同校的代課教師被通知,“接到上面的精神,你們明天不用來了。”王政明獲得800元清退費,回家務農。
王政明的辦公室沒有多餘的什物,他收拾起那把斷了弦的二胡,回到了離學校只有一箭之地的家中。這一方斑駁的木頭被置於衣櫃頂,從此塵封。
以前,每當課餘,學前班的尕娃娃圍坐在王政明周圍,他用二胡拉奏起《在那遙遠的小山村》。這樣的鏇律於今絕矣。
感動中國教育十大名師
感動中國教育十大名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