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原名叫沙洲,住著彭、王、劉、肖等幾姓,分為沙洲、窗下、上圃、下圃幾團。說起王屯的名字,還有一段不平凡的歷史。隋朝末年,鄱陽人林士宏與同鄉操師乞,舉兵起義,占領江西大半,在贛州稱帝,國號為“楚”。唐初,遭到鎮壓,林士宏率殘部屯守安福洲湖沙洲一帶,兵敗後,病死山中,沙洲因帝王屯兵而得名。

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原名叫沙洲,住著彭、王、劉、肖等幾姓,分為沙洲、窗下、上圃、下圃幾團。說起王屯的名字,還有一段不平凡的歷史。隋朝末年,鄱陽人林士宏與同鄉操師乞,舉兵起義,占領江西大半,在贛州稱帝,國號為“楚”。唐初,遭到鎮壓,林士宏率殘部屯守安福洲湖沙洲一帶,兵敗後,病死山中,沙洲因帝王屯兵而得名。 一進村口,一座不大的“保黎廟”,赫然呈現在眼前,供台上供奉著土地、財神、梅山、判官等大小十幾尊菩薩。廟門兩邊一幅楹聯:“山擁翠屏茲厚福,水環玉帶普恩波”。進門的屋柱上寫著:“古今同德廟祀永崇,保障茲土黎民時雍”,供台兩邊一副對聯:“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橫披:“納民壽域”。點出了該廟的環境作用,祈求菩薩與民同憂同樂,保一方平安。

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沙洲的王氏為科第世家,明清兩代出了7位進士。清同治乙丑科進士王邦璽,是光緒帝師,多次受到慈禧太后召見,晚年回鄉致力於家鄉的教育,其長子伯蘭,次子仲蘭,一為舉人,一為貢元;一個研究農林開發,一個任復真學堂校長其曾孫禮錫乃一代文豪,愛國詩人、學者、國民外交家,“作家戰地訪問團”團長,38歲客死在抗日前線。王家的宅第已無人居住,雖有些破舊,但卻承載著一段厚重的歷史。3年前普查文物時,那位畢生守護此宅的王老師已乘鶴西歸了,那塊他手書的“翰林公出生此屋”的木匾也不翼而飛,屋裡一片狼藉,讓人看後有種說不出的感慨,真想為他大哭一場……

翰林公王邦璽在大門對面照壁題寫對聯:“堂構敢雲恢舊緒,耕桑且喜息開身”,橫披:“萬福來崇”字跡依舊,可已是物是人非了。
我們一行五人,沿著一條由北向南蜿蜒的公路,向王屯村的腹部前進。路旁的一座“大和宮”映入眼帘:宮裡供著幾尊不知名的菩薩,牆壁上的楹聯因年久剝蝕看不清楚,但宮外的幾株千年古樟,依然翠如華蓋,顯著勃勃生機,仿佛向人們傾訴著“大和宮”的歷史……
上圃乃彭氏的聚居之地。金陵彭氏宗祠又叫萃秀堂。堂前有一坊門廊屋,中間大門青石門框,兩旁有一對石獅,張牙舞爪,頗具威嚴。廊屋背後牆壁的上方有“華秀流芳”、“鳳起”、“蛟騰”幾個蒼古之字,坊門廊柱上鐫刻兩副對聯:“理學法曹第,司成總憲家”、“柱史家聲舊,徵君世澤長”。道出了金陵彭氏的源流;以理學傳家,出了法曹、司成、總憲、柱史等官員。

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彭雲,字構雲,號征君(即“徵君”),為金陵彭氏的一世祖,二世祖彭滋,三世祖彭儀,四世祖為彭彝,五世祖彭嵩,六世祖彭彥禎,七世祖彭師(慕)慶,八世祖彭允郛,九世祖彭文褒,十世祖彭儒頤。現在安福王屯、大灣、南岡、荊山、南村、東谷、礱上等地的彭氏均為彭儒頤之苗裔。來上圃開基的彭仕新(號良三)是彭嵩的十六世孫。相傳元末明初,因戰亂流徙王屯上圃定居的彭仕新,是一個燒陶窯的窯匠出身。

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王屯村[江西安福縣洲湖鎮王屯村]

明代中期至清末,彭氏異彩紛呈,人才輩出。明萬曆三十四年中鄉試亞魁的彭弼薇,字了庵,南京刑部主政,著有《陽華集》、《湫宜詩集》。進士彭參,字敕甫,福建道監察御史。彭題,號鳳樓,道光二十年鄉舉,著有《鳳樓存稿》。舉人彭英,字矩發,南京國子監監丞。舉人彭國器,字環沖,蘇松正教。彭九願,字樨登,兩廣總督。彭九亮,字吾匏,贛州學正。邑庠理學名家彭湘,字雪蓮,參與創辦了復真書院,並與理學家鄒德溥等講學其中。彭萬里,字翔如,廣東南海令。歲貢彭彥之、廩生彭照乾及忠心報國“禦寇有功”的廣東布政使彭麟以及彭堉等數十位歷史文化名人。

明代有一彭氏人家,12個孫子中,9位高中皇榜。一時鄉里引以為榮,以其為教子育人的楷模。時至今天,王屯村仍有大中專生、碩士、博士100多位,可謂“祖德流長”。

從金陵彭氏宗祠往村東走,有一座在遺址上重建的“青龍古廟”。廟裡香菸繚繞,魚鼓之聲不絕於耳。據朋友介紹,村西原有一“白虎祠”與青龍古廟相對,可惜兩處名勝均毀於上世紀50、60年代。村中一位著書立說的彭競華老師,為青龍古廟題寫的兩副新楹聯讓人感慨。大門:“前映紅楓汲南山精華永毓金排靈氣,右伴白虎結神獸營壘重振古村雄威。”天井屋柱:“鼓聲宏遠弘揚上圃千秋文化,香菸氤氳蔭澤良三萬代子孫。”

順著村中卵石鋪就的紫階小道來到了“三王祠”,三王祠大門的一副嵌字聯,讓人浮想聯翩:“三錫用加榮膺寵命,王章未墜永載威靈”。三王菩薩被供在內供台中,只有透過隔窗,才能見諸尊容。熱情的祠主,讓我們欣賞了抬菩薩的木轎和清同光年間有銘文的三頂菩薩銀帽和幾件破舊的衣袍。

時至黃昏,遊興未盡,朋友又帶我們來到青龍古廟前的彭氏大祠參觀,大祠位於青岡山腳下,前後左右,十分開闊,青岡山像一條蜇伏的巨龍,頭朝著大祠。相傳南朝安成郡王桓修,死後葬於山中。大祠高大、宏偉,三個大門,門前有廊,三進二天井,青磚黛瓦,馬頭牆。雖然破敗,已難尋原來的模樣,但它的氣勢著實讓人敬畏。牆壁上到處是“文革”後期的標語和人物畫,原先它還是一所村辦中學。抗戰時,省城的一所學校遷到此祠。

陪同的朋友向我們講述了大祠的故事:1930年到1931年,肖克領導的紅軍經常在王屯一帶活動,其中有一個連駐紮在大祠內,當時村中的彭計昌(又名彭海濱,正軍職),彭雁秋、彭義秋、王善方、王春先等參加了紅軍,中洲村的王志和、康金壽,毛田村的毛少先(建國後晉升為少將)他們都參加這個部隊。王屯王善方隨部隊到了吉安的永和,後因病回家。彭雁秋犧牲在本縣洋門鄉。王春先曾任湘贛省蘇維埃政府肅反委員會委員,後遭本村反動分子暗殺,拋屍於村尾塘中,割下的耳朵掛在大祠門上,此塘後被鄉人稱為“水鬼塘”。

一位陪同我們的中學老師說:“小時候,聽老人們講,在大祠內,經常有一些頭上身上綁著白布的,只剩兩隻眼睛,在統一的號令下,木偶似地活動的似人非人的人,樣子滑稽而詭秘,且一般都是晚上出沒,至今仍無法破解此謎,以至小時候聯想到大門上掛著的耳朵和‘水鬼塘’,就連大白天我們小孩子也不敢輕易踏進大祠一步。”聽了這個故事後,我一直在狐疑,到筆者下筆時寫此文時,方悟出這是一個紅色的故事:可能是一群紅軍傷員,在大祠里養傷,利用晚間出來活動康復。一是紅軍紀律嚴明,不打擾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二是為了保密,製造出一些神秘氣氛,便於休養生息,不被敵人發覺。

難怪王屯村的老宅上,至今仍能發現紅軍標語:“優待白軍俘虜”、“打土豪分田地”、“武裝消滅軍閥”、“歡迎白軍弟兄來當紅軍”,特別是在“大夫第”圍牆上刷寫的反手字:“歡迎白軍……”和“消滅軍閥”耐人尋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