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內容
昔者河之未徙,捻亂之未發也,自清江浦以上至於京師,大小都會眾矣,其濱河當沖以商業為北道雄鎮者,王家營其選也。其北大河口,產脂麻萱花長生麥菽,皆北貨之良。當關闠闤[1]未熠[2],牙埠[3]如林,王營或弗逮[4]焉。然閱[5]歲滋久,難悉考矣。
初,清之初葉,王家營客民凡二千餘家,顧率為流寓,土著者十不一二。其流寓者,尤多西北燕遼薊晉陝洛齊魯之人。地為入京孔道,北轅南揖,交會於此。故客民來者,大率峙積百產,為牙儈販糴之事。三河[6]關隴[7]麥菽,楚粵文綺,河北旃裘[8]馬騾果蓏之屬,不避重阻,四方來會,而麥菽為大宗。既入市,則有陸陳行[9]操市易之平,凡三十六家。里豪厚涎其利,雍正中,有不納帖[10]者九家,列肆曰“代買行”,婪索庸酬,或浮額費。然官有聞則禁之,勢力不能久也。諸客民中,惟晉賈為深藏若虛,其來稍後於薊人,然善居積,尚刻嗇。自布肆外,凡為質庫[1l]一,酒棧六,而貸錢課息者猶不能悉計。
是時河水方盛,鎮馮陵[12]通津,軒蓋日夜馳,故旅店之業亦夥[13] ,供張被服競為華侈。值會試之年,南盡嶺外,西則豫章,百道並發,朝於上京,而此為交衢。當是時也,民之閒居者,爭變其宅為逆旅,旬日之入與大賈抗。
其自清真寺南趨,抵黃河大堤,皆轎車廠,凡百餘家。大者推南嚴北嚴,南鮑北鮑,南於北於,東湯西湯,富盛並雄一時,與後園大車廠四十八家,各以其車馳行北道,日出千車,則相驚寥落。又有騾廠七八家,則專給騎乘,計程取直[14]。大抵轎車廣推解三義,大車廠推楊三義,騾廠推潘德昌,皆務以豪縱相高,春秋作社[15],絲管[16]繁越,亘數月而不已。初時觀者殆如堵牆,積久厭生,場可羅雀焉。
清世無搖役之法,然每遇官差,百業擾累。糧行酒棧,南北馱載悉以驢。里巷無賴,時或交通胥役,詭雲驢頭遮道,捉牽而要索焉,則行棧受其病。又,或官眷經過,封差供役,則廠累亦滋,商旅不敢出。斯數者,官有聞亦禁之,諸石刻之存者可睹也[17]。若乃土著之家,則貲絀而業微。觀前志所云,率皆屯聚轉輸麥菽之類,上下所至,不越千里,或拮据稱貸[18], 倚市列廛,亦大都香蠟酒醋之微。其更下者,則以力食,雖靡所資,而亦不能貧,要其艱亦甚矣。
自鹹豐五年河行張秋[19],其十年,捻入王家營,逆旅半凋落,而諸廠為蒿萊,於是操業之途乃變。
【寫作背景】作者自幼好學,弱冠以後沉浸載籍,尤專於史。又作者世居淮陰縣之王家營,“王家營在明清為北道劇鎮,史書載其衝要,野錄記其繁盛,故老追談,目眙心徂,而三百年來未有專書。自頃形勢變革,戶版凋瘵,不有記載,後何以述。”有感於斯,作者乃在教學之餘,網羅放佚,蒐集官書野記、百家雜語,走訪耆老,加上自己的耳聞目見,“依南潯、烏鎮諸志例,創王家營志,為淮陰支志之一”。是書成於民國20 年( 1931 年)冬,兩年後出版。本文即節選自《王家營志·職業》。作者認為“職業交通著民生之慘舒”, “鎮志斷地立限,法宜詳記,以資考鏡”,本文即描繪了王家營作為南揖北轅交匯之地的百業生態,特別是商業和運輸業的繁盛,取材豐贍,皆紀實無夸辭。
【注釋】[1]闤闠:市區或曰市面。闤,市區之牆。闠,市區之門。[2]熸:火熄滅,猶言氣勢衰。[3]牙埠:牙行、商埠。[4]逮:及。[5]閱:經歷。[6]三河:即指河東、河內、河南。河東,戰國、秦、漢時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後泛指今山西全省,以位於黃河以東而得名。河內,春秋戰國時以黃河以北為河內,河南者為河外,亦專以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為河內。河南,黃河以南,或專門指河南省黃河以南地區。[7]關隴:關指陝西省之關中地區,隴是甘肅省之簡稱。[8]旃裘:同“氈裘”,古代西北民族用獸毛等製成的衣服。[9]陸陳行:即“六陳行”。舊以米、大麥、小麥、大豆、小豆、芝麻等六種糧食可久藏,叫“六陳”,因稱糧食行為“六陳行”。[10]納帖:即向官府領取牙帖。明清牙商須呈請官府批准領取牙帖(營業執照)方可營業,並須交納貼費(牙稅的一種)。[11]質庫:當鋪。[12]馮陵:抵近。馮,進逼。[13]夥:多。[14]直:通“值”。[15]春秋作社:春秋兩季祭祀社神。[16]絲管:對弦樂器和竹、銅製成的管狀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此處指演劇。[17]此指乾隆、嘉慶、道光年間立的諭禁碑。[18] 稱貸:向人告貸。[19]此指鹹豐五年(1855 年)黃河北徙。張秋即今山東省章丘縣。
作者簡介
張煦侯(1895~1968),名震南,字煦侯,筆名須。現代學者,淮陰縣王營鎮人。幼年讀私塾,民國5 年(1916 年)畢業於江蘇省法政專門學校,先後執教於省立第六師範學校和省立揚州中學,教學國文、歷史。抗戰期間,拒任偽教職,避難洪澤湖畔,著述《通鑑學》。民國37 年,先後任教於徐州江蘇學院、上海震旦大學、蕪湖赭山師院。1953 年受聘於合肥師範學院,任現代漢語教授和中文系函授教研室主任。張煦侯執教50 年,桃李滿天下,在學術上也取得顯著成就,著有《國史通略》、《通志總序箋》、《通鑑學》、《淮陰風土記》、《王家營志》、《成語四論》、《修辭的基本功舉要》、《四史讀記》、《先秦兩漢文論》、《清政十論》及詩詞數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