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隨著歲月遷流,生齒繁衍,王家逐漸發展起來,特別是第十二世“煮粥太婆”以後,人丁繁發更為迅速。“煮粥太婆”為王門肖氏,泰和王山娘家。肖氏太婆捨生救孤,慈母愛心,天日可表,其後數十年間,子孫即達二百多人,人氣大旺。至今王家族人年初“食福粥”永為紀念。
與此同時,原居之劉、鄒各姓,或遷徙,或其他種種原因,人丁漸次稀少。由於劉、鄒二姓多系王氏姻親,其屋宇、田地便各以饋贈、典當、出賣等形式轉與了王家。於是,劉、鄒等居地便漸漸為王家所取代。這樣,王家村便以奠基之地的兩口古井向周邊發展,南至眼前塅,北到富水河北岸,東起棋盤石、石里坪,西與文、匡二村接鄰,村居面積達二點五平方公里。現在,王家村的常住人口二千三百多人,另有誠敬堂嫡派分支二千餘人分居在興國縣城岡鄉。在富田的王家誠敬子孫現跨十個字號,為地方諸村的派號之最。
王家的先祖經過歷代的開拓創業,造就了一方獨具特色的人文風物,創置了豐厚的經濟產業,素有“千畝良田,萬畝寶山”的美譽。在北宋的息兵養民,偃武興農的方略下,王家先祖開墾的廣陂塅被稱讚為“淳化第一塅也。”廣陂塅土地膏腴,水源充足,面積數千畝,為產糧基地。王家村的山場除本地數萬畝外,東固亦有萬畝,林木種類有杉、松、竹、樟以外,尚有不少珍稀木種,遠銷華夏各地,自古有“十八把斧印下南京”的貿易大觀。這話的意思是,王家林木外銷,全部靠水運,由富水河順流至南京、楊州等大商埠。 “斧印”即小斧頭形狀的鋼印,大頭面鑄有出售方的名號,十八家竹木老闆下南京,想見王家木材生意的興隆,有山水土地,隨著經濟基礎的奠定,各項物資迅速發展豐富起來,當地的一句俗話說:“除了食鹽從外地購進,其他物資都可自給自足。”這就很說明了該地的物資豐厚的情狀。
物資的豐富更促動了文化的發展,儒學和宗教文化迅即繁榮起來,開辦了私塾,很早就在誠敬堂等處辦了學校。很多名人如南宋時期的周必大等都到富田王家的“半山”廟講過學。很多文化活動也紛紛興辦起來,如普德廟的廟會,春節、中秋的舞龍燈、喊船、燒瓦塔等。在普德廟的對面還建有一座戲台,每年春天請班子演戲達月余之久。
古村風光
王家村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山水清秀、風光旖旎,土地肥沃,人心淳厚,村莊東面的綿亘大山好似飛騰的來龍;西面視野開闊,極目遠方;南北多丘陵地帶,呈現半盆的狀態。村莊環境地勢優越,自然造化的神工,留下很多自然景觀,如雙獅把隘、七星伴月等諸多景點難以一一細述。村中歷來流傳一首古風,便概括得淋漓盡致。
詩中寫道:“齊州蒼茫九點菸,美盡東南景萬千。雙童講書難宣聖,面壁月光志彌堅。銅盆滴漏報寒夜,七星斗轉欲曉天。鄒婆塔示慈母意,登閣必欲躍龍川。海螺聲聲催征程,任是天馬亦揚鞭。點水文筆非末俗,雙獅迎鰲耀庭前。景仰文山瞻舊隱,成仁為國民尤先。拜石梓里必成實,攀桂英物展新篇!”這首古詩,將王家周邊的景點“雙童講書”、“月台耀輝”、“銅盆滴漏”、“七星伴月”、“鄒婆高塔”、“龍川傑閣”、“海螺長鳴”、“天馬凌空”、“文筆點水”、“雙獅把隘”、“文山舊隱”、“成仁書堂”、“拜石遺蹟”、“丹桂飄香”等均包羅其中。最奇的是串連在一起的十多處景點是按照一個學子的成長過程為脈絡描述的。諸位可自行揣摩。
王家村的村落環境很有一種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的景象。有個傳聞說一遠客來富,不知遠近。到了富水北邊的竹山叢中,天色已晚,遠望東西高山大丘,心想富田必是高山那邊何處遠方,不敢謬然過山,便權在竹林中露宿一宵。次日天將破曉,忽然聽見雞鳴,走出林中,方見一大村莊,才知富田王家卻在眼前。不覺謂然慨嘆天公造物之妙!
王家村內,兩口肇基辟村的古井(高井頭和滬下井)是見證千年古村的古蹟。兩口井都處在村中最高的地標上,雖不很深,都是水質甘冽,經年不竭。凡到王家村見過這兩口井的遠客都嘆以為奇。有懂地脈的人說是該二井地處龍脊之上,龍在天從雲,在地從水,雖至高亦不乾涸,正映示王家的人脈。此話真實與否,有待科學闡釋。
在以前,村內的道路及巷子內,直至富水河畔王家村境內的老街衢,都是鵝卵石鋪地,所以俗語說:“有女嫁到富田街,天晴落雨穿花鞋。”現在,很多條大道改成了水泥路面,但由老街延伸出來的幾條主巷道,在翻修時仍保持卵石鋪地的原有風貌,且比原來更平整、更寬敞,漫步其間,心境倍感舒坦,而且更有一種懷舊的意緒。
村內的古樟都是有數百年的樹齡,樹影婆娑、亭亭如蓋。很多棵樹都賦予深邃文化蘊涵的稱謂,如古城牆旁的“雷公樹”,逸樂堂對面的“五子登科”樹,小江邊的“月光樹”,旁邊的“佛手樹”,都是具觀賞和休憩的好去處。
紅色文化
一九二七年共產黨為了對付反動的蔣介石集團,組織起了紅色的武裝力量,建立紅色的政權。富田地區迅即回響,王家村的青年子弟紛紛參加革命隊伍,組織暴動。
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四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突破蔣軍的“會剿”,從井岡山下來向贛南出擊。二月十九日到達東固,給東固富田的革命力量以極大的鼓舞,使這裡的革命星火成為又一個燎原的起點。
古田會議之後,為了促進贛西南革命形勢的發展,紅四軍前委、贛西特委,紅五軍軍委和紅六軍軍委在陂頭舉行聯席會議,即“二七會議”根據會議精神,前委計畫集中兵力奪取吉安。於是,毛澤東、朱德等率領紅四軍來到富田,以富田為指揮中心,紅四軍軍部就駐紮在誠敬堂。軍部決定準備先占領吉水,解決外圍之敵,後取吉安,並且將地方革命推向高潮。
蔣介石害怕失去吉安,急調四五個旅的兵力形成對富田的包圍,其中有從湖北急調入贛的唐雲山獨立十五旅。面對形勢的突變,朱毛亦隨之改變計畫,決定先吃掉突出在正面,已移兵到了吉水烏江一帶的唐雲山旅。二月二十日,殲滅唐旅的軍事會議在誠敬堂參亭內召開。在朱毛“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指導下,二十四日在兩縣隔界的水南,里坑、主賓橋的山地裡面全殲唐雲山旅,俘虜一千六百餘人,繳獲大量輜重和迫擊炮,旅長唐雲山也受重傷逃竄。這一勝利,有力地促進了贛西南革命形勢的發展,贛西南蘇維埃政府也隨之宣告成立。以誠敬堂為核心的紅軍和蘇維埃政策的領導機關遍布在王家、匡家、陂下幾個主要村莊。王家村的青年踴躍參加紅軍,地方的紅色組織如少隊,婦女宣傳鼓動隊也發展壯大了。
正當紅軍取得節節勝利的時候,不幸於同年十二月發生了震驚一時的“富田事變”,這令富田人民感到既不可思議又十分痛心。當時的肅反委員會主任李韶九就是在誠敬堂逮捕了二十年政治部主任和省行委秘書長等領導幹部,造成惡劣的後果。雖然如此,但王家村人依然堅信紅軍必勝,堅信朱毛的正確領導,一如既往地支援配合紅軍作戰,開展地方革命工作。在後來的幾次反“圍剿”中起了積極的作用。
第一次反“圍剿”的戰鬥於一九三0年十二月三十日在龍岡打響,只打了一天,便殲滅了張輝瓚的第十八師師部和兩個旅近萬人,並活捉了作為總指揮的張輝瓚。接著又於一月三日在東韶殲敵譚道源師,取得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當時在東固慶祝勝利的時候,人民對國民黨軍恨之入骨,憤怒中將張輝瓚打死,將張的頭臚送到富田,掛在誠敬堂前廣場右側的“惜字亭”上。富田人民看了,紛紛憤怒地對其吐口水,並在廣場上開了慶祝大會。
第二次反“圍剿”由五個戰鬥組成,第一個戰鬥便是富田戰鬥。當時,面對七倍敵人的紅一方面軍,仍是採取“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打擊較弱勢的敵人,一找就找到了駐在富田的王金鈺第五路“圍剿”軍。毛澤東、朱德將紅一方面軍隱蔽在東固,等了二十多天,雖然沒有被敵人發現,但王金鈺部總是龜縮在富田不敢向東部蘇區前進一步,卻在富田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企圖圍困紅軍。紅軍若要硬攻富田,對火力不足的紅軍是不利的。於是只有耐心地等待敵人離開富田的堅固工事再打。等到五月十四日,敵人沉不住氣了,決定離富東進。這天黃昏,紅軍截獲了敵電台一個重要情報,得知次日公秉藩的敵二十八師將由泰和中洞向東固攻擊前進;上官雲相的四十七師由九寸嶺,觀音崖向東固前進。紅軍立即在這兩條路上埋伏下來,以逸待勞打伏擊。五月十六日,毛澤東、朱德一起登上東固至中洞的白雲山指揮戰鬥。當天下午,分別殲滅公秉藩師大部,活捉公秉藩,殲滅上官雲相一個旅。紅軍的三軍團迂迴至固陂圩,消滅了公秉藩師的兵站,並於當天夜間從側後攻入富田。五月十七日,各路紅軍在富田勝利會合。富田戰鬥的勝利,開了一個好頭,為第二次反“圍剿”樹立了更大的信心。
毛澤東在富田的舊居在王家村的“頭戶“內,一式四棟坐西朝東的青磚瓦房,房屋牆上,院牆內外寫滿了紅軍的宣傳標語。
朱德舊居在毛舊居往老街路邊一百餘米處,一單棟的青磚瓦房,坐南朝北。
朱德舊居再往老街方向過去一百餘米,將到老戲台的一棟木構架房子便是“贛西南赤色郵政總局“的所在地。
王家村內隨處可見紅軍當年留下的宣傳標語,“毛澤東舊居”周圍尤其多,諸如:
“白軍兄弟們,你們在山東河南苦戰,得了什麼?為什麼又來打工農?”
“打土豪,分田地。”
“士兵不打士兵,窮人不打窮人!”
“青年工農要找自己的出路,只有在中國共產青年團的政治領導下推翻軍閥國民黨政府!”
“白軍士兵的槍要向壓迫你們的官長瞄準。”
“紅軍的官兵待遇一樣,白軍校尉的起居飲食不同。”
“醫治白軍傷病員。”“優待白軍俘虜。”
“歡迎白軍士兵,下級軍官過來當紅軍.。”等等。
祠堂文化
祠堂,一個地方家族的象徵和標誌。
誠敬堂是富田王家的族祠,稱“富田王氏宗祠”,以下各房各支都有本房本支的祠堂,稱為“王氏小宗祠”或“王氏(某)公祠”,“王氏(某)房祠”等。以誠敬堂為總祠而總領各房祠的祠堂群是王家村一個龐大的建築群。縱觀千年的家族發展史,祠堂是顯著的一個方面。
王家祠堂群已記載的有四十七座,其中有現仍保存完好的,有已建成因年久失修而倒塌的,有準備建祠而因故未建成的,有已確立堂名待建而未建的。現保存完好的有:誠敬堂、尊樂堂、老仁心堂、仁心堂、四德堂、堅白堂、厚山堂、逸樂堂、世仁堂、寅賓堂、旌善堂、九如堂、邦紳堂、萬忠堂、有損壞待修的:五瑞堂、松岩堂,已倒塌的僅留遺址了。
誠敬堂座落於王家村的中心位置,坐東向西,前視開闊,後山來龍綿亘百里,背景山名“月光台”狀如太師椅,誠敬堂則似一慈祥尊長端坐在椅中凝視遠方。祠堂創始於明正德十年乙亥(1515),建成於明嘉靖六年丁亥(1527),歷時十二年。占地面積三千六百平方米,比明清紫禁城(故宮)的金鑾殿(太和殿)還大。由於面積大,因此平面布局設計成縱階梯形,以示與太和殿的平面(橫長方形)有所區分。當時朝庭允許如此寬大的面積,即由於王家的南唐端明殿大學士,樞密院仲文公的地位。
祠堂建築氣勢恢宏,廳院寬敞。主體木架結構,立柱九十支,梁梲密布。上廳一對巨柱直徑一米,僅比金鑾殿小二寸。該木料巨杉條從湖北荊州採運而得,據傳產自神農架,族人視為神木。祠堂縱深分為五進:門廊鵲樓、前廳、中庭、上廳(大堂)、後寢。中庭兩邊的左右廂房,格調有別,功能不一。
誠敬堂的局部結構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其第五進稱為後寢,中間房裡面是祖宗龕,安放祖宗牌位的所在。其圓門稱為“日洞門”,與別處下圓開口的”月洞門”迥然不同。此處為何要設定一個“日”這是與其地理方位和背景山,俗稱後龍山有關的。背景山名:“月光台”,古語說“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日月相匹,陰陽相配則萬物生焉,所以此處設定一“太陽”與後面“月光”相匹配成為完整的宇宙世界,再者,祠堂坐東朝西,“日洞門”在祠堂深處的東面,每當祖宗龕房裡千百支紅燭高照,從外面廣場遠遠看去,圓門洞正如初升的東方太陽,光芒萬丈。門洞內是安放祖宗牌位的地方,後人們將祖宗的恩德比作日月的光輝,永遠照耀、護佑萬代。
祠堂的頂端有日月高照,則大廳前面的“參亭”便應運而生了 。參亭是上廳(大廳)的延續構築,從功能上說是祭典,時小字輩們排列的地方。這就又賦予了對後人的冀望。古語說:“明參日月,大滿八極。”參者:比較、比照、相比的意思。大者:心胸開闊,含納四方之意。這是訓誨後輩,年輕人心地要比之日月一樣光明磊落,日月無私照,處事無私心,度量寬宏,八面容含。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有作為的人。
大門廊上的鵲樓,別的很多村族都有設定,其含意大同小異,都不外期望子孫發達,事業有成。
中庭院內栽種四株桂樹,每到八月花季,桂花盛開,香溢數里,沁人心脾。所以種桂花樹,含意是很明顯的,古人對桂樹賦予的蘊涵是十分深切的,有喻為子孫發達的“桂子蘭孫”有喻為科甲登榜的“蟾宮折桂”;桂者貴也,意蘊深遠。
至於祠堂平面設計成縱階梯形,一以示與金鑾殿的區分,又寓含有步步登高的意思。
誠敬堂不但是王家族人祭祀慶典的處所,在土地革命日期還是紅色政權的機構駐地,前後駐紮有紅四軍軍部、江西省行委、贛西南蘇維埃政府、紅軍醫院等。
誠敬堂建祠五百年來,其歷史是輝煌的,歷朝來各級官吏、名士聞人不斷登堂瞻仰,題匾贈字,一九七二年當時的江西省委書記程世清瞻仰了誠敬堂後,感佩地說:“我一生走遍南北,還沒有見過這么高大的祠堂。”誠敬堂集古建築文化、家庭文化、紅色文化於一體,無愧為“國寶”之稱,同時亦顯現王家的磅礴大氣。
宗教文化
漢唐以來,佛道盛行。道教是華夏創立的,佛教是漢朝從西方引入的,隨著歷朝皇帝的重視與否,地方上的宗教活動亦是同步興衰。但不管怎樣,宗教文化深入民間,已為廣大民眾所接受,而且漸漸達到佛道合一,孺、釋、道三教同體的情景。
(一)道教
王家族人很早就崇尚道教,支持建造道觀。南宋慶元年間即於本村天馬山建造廟觀,崇祀許真君傳播道教文化。明末清初間,厚山支之祖繼娶朱氏孺人捐資建造天馬山山門,額匾題字“日正中天”,堅白支建康捐資建造後殿廟宇,並題額匾“高通帝座”,使天馬山更擴大了規模。
“集靈觀”位於佛源,都是王家仁心公立謙捐資建造的玉皇閣。
道家的活動內容很多,有起造新屋打土房燈有為死者點路經,超度亡靈,有九皇齋,神靈生日等。
(二)佛教
佛家的庵堂寺廟有多處如:
南禪寺,位於誠敬堂前廣場右側大路旁,坐北朝南。族人建於南宋,原名“芙蓉廟”。明初,立謙捐資改建大雄寶殿,遂改名“南禪寺”,擴展了寺廟規模。寺的前面有庭院,三進貫通,後棟三直,有“觀音堂”“圓通閣”。清末有王探花來瞻仰寺廟時所題匾額“忠義鄉邦”。明末清初間,四德支之篁捐資修繕三元殿,裝塑觀音韋馱二尊神像,並撥田歸寺中,以贍庵中用度。
明初,龍口支孟昭捐資在南禪寺西面興建“靈佑廟”。鄉人期望武功高強、百戰成仁的靈佑將軍鎮守鄉里,永保地方平安。
泥庵,位於村南眼前塅邊。藕庵,位於下屋場西邊“旌善堂”附近均為族人捐資所建。
(三)偶像崇祀
村內建有數處尊崇各方主管菩薩的廟堂,借重歷史人物偶像祈佑一方平安,
半山廟,位於富水潭北磨盤嶺面麓富水河旁,塑像王安石、亦即王半山,稱“王老爺”,本村所尊崇供祀的本家菩薩。
普德廟,位於富田老街東面戲台對面,供奉趙公菩薩,青原大帝,秋公菩薩,祈保水陸平安,商家興旺。
善聖祠,位於村中仁心堂左側,建於明初,原名“惠濟祠”,在“寧神堂”左廂。明嘉靖二十五年秋,遭火燒毀,神像卻巍然無恙。二座中供奉的神像即是“翊善” 、“威武”二候。嘉靖三十年,族中捐資重修一新,更名“善聖祠”。供奉主管菩薩為“福主菩薩”,專司保佑合族平安。清乾隆時期,又由族人捐資進行了又一次重修。
康王廟,原名爐下廟,位於尊樂堂右後側爐下井頭北邊,供奉的是康老爺。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六,都要在廟中“喊船”。
民俗文化
朝禾原拜這是王家一姓的活動,一年 一度的朝禾原拜,是以慶祝豐收在望,保一 方平安為目的。時間在夏至節前後,活動由 “約會”牽頭。“約會”為王家的民間組織, 由每個支房派出l一2人組成,每年輪換一 次,主要職責是管理山林、陂圳、魚塘及族內 的一些慶典活動。活動時間為2天,全族12 歲以上的男丁均要參加。活動開始前一天要 挑選40名身強力壯者輪流抬“三老爺”、 “楊老爺”、“米穀神”菩薩,他們集中在總 祠誠敬堂用餐,其它執事人員,如神銃、紅旗 (五色旗)、鑼鼓、香頭等到誠敬堂領取餉錢 後,回到各支房用餐。活動第一天,抬菩薩人 員在下午三時統一在誠敬堂用膳,標誌活動 開始,用膳完畢,到庵下點香放鞭炮,將菩薩 抬往天馬山去朝拜。朝拜隊伍的順序為:神 統、紅旗、米穀神、鑼鼓、三老爺、鑼鼓,最後 是楊老爺、鑼鼓、香頭。路線從庵下起轎,經 仁心堂門口,蘭亭遺址前、尊樂堂旁至富田橫街,過富田大橋至半山廟門口停轎。稍事 休息後,約會全體人員、抬菩薩全體人員、總 香頭、兩管神銃、兩面紅旗,繼續往天馬山進 發,其餘人員返回村中,第二天早晨再在此 迎接隊伍下山。朝拜隊伍到達天馬山時已是 傍晚,在天馬山廟稍事用齋後,由廟裡的道 士做一夜功課(念經)。第二天凌晨三點再 抬著菩薩下山,約五點鐘在半山廟門口與村 中前來迎接的人員會合,按原隊伍排列,經 原路返回庵下。早飯後,原班人員列隊到富 田直街,經匡家、張家[5]一本堂至油洞管停轎, 改四人抬菩薩為兩人抬,但全體朝拜人員不 得減少,一直到洞口三爺廟,在廟裡讓道士 念完經後,於下午二時返回庵下,上香、放鞭 炮,將菩薩安放好,至此,朝拜活動結束。
歷代名人(部分記錄)
朝代 | 姓名 | 事略業績 |
五代 | 休久 | 南唐端明殿大學士簽樞密院事,本族發祥祖 |
五代 | 仲明 | 南唐吉州法曹,本族肇跡祖 |
宋 | 經信 | 本族開基祖 |
伯彰 | 淳熙左顯謨榜,貴州州判 | |
廷舉 | 紹定進士,秘閣校勘,文天祥忘年交 | |
叔祥 | 交友廣泛,辟“古香園”人號“鶯花世界”文天祥摯友 | |
叔文 | 居所號“錦城勝處”文天祥摯友 | |
喬鳳 | 敕旌冠帶,建坊顏曰“龍飛恩典” | |
豈微 | 上庠生,崇寧教援 | |
由論 | 太字生,州司馬 | |
宗吉 | 補武庠生,中軍守備 | |
茂時 | 州司馬 | |
繼啟 | 邑武庠生,武德騎尉 | |
茂藻 | 武德都尉 | |
汝湖 | 同治舉人 | |
繼澗 | 己丑恩科舉人,武庠生 | |
承泗 | 眾院及省議院兼監察員 | |
根僧 | 中將副軍長,南疆警備副司令 | |
勃元 | 陸軍上校參謀長 | |
良敬 | 著有金匱歌行世,文文山先生作序 | |
叔謀 | 掌修首屆宗譜 | |
立謙 | “仁心堂”始祖,好善樂施,捐建地方公益事業多處。 | |
承祝 | 長征幹部,北京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 |
惟林 | 長征幹部,人民解放空軍工程部部長 | |
志臻 | 長征幹部,中央機械工業部行政處處長 | |
惟山 | 長征幹部寧夏商業廳副廳長,外貿局局長 | |
承燈 | 長征幹部,貴州省商業廳副廳長 | |
承銘 | 紅軍幹部,沉陽鐵路局丹東公局第一書記 | |
繼洪 | 吉安縣縣長,縣委副書記,政協主席 | |
惟麟 | 國辦工業大學留美碩士、教授 | |
善熾 | 副教授,地區黨史學會常務理事 | |
善認 | 北京大學第一個學子 | |
善易 | 清華大學,高級工程師,太原機械廠副總工程師 | |
克非 | 北京大學 | |
林蔓春 | 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 | |
善勇 | 武漢大學 |
王家世系發源圖
休文 | ||||||||||||||||||
仲明 | ||||||||||||||||||
經信 | ||||||||||||||||||
國 | 用 | 國 | 器 | |||||||||||||||
上市支 | 西巷支 | 東巷支 | 古城 | 下房 | 古城上房 | |||||||||||||
龍口支 | 屋場支 | 尊樂支 | ||||||||||||||||
福遠 | 周遠 | 潤遠 | 心 | 遠 | ||||||||||||||
東震堂 | 明 | 用(煮粥太婆) | ||||||||||||||||
端 | 禮 | |||||||||||||||||
四德 | 四德 | 樂養 | 四德 | 仁心 | 四德 | |||||||||||||
(立仁) | (立恭) | (立昌) | (立遜) | (立謙) | (立誠) | |||||||||||||
發元 | 彌盛 | 世仁 | 彌清 | 逸樂 | 厚山 | 堅白 |
誠 敬 之 歌
白雲山下,富水河畔。
千年古村煥發新顏。
王家大氣,紅色淵源,
她是東井岡的一顆火星,勢成燎原!
毛澤東舊居憶領袖,
蘇維埃政府如面前,
誠敬祠啊!一位歷史老人。
見證怎得來人民的江山。
富田勝地,風光無限,
誠敬古祠屹立村間。
建築瑰寶,文化精湛,
她譽為江南第一宏祠,海內稱羨!
奠定一方輝煌的基業,
哺育兒女興旺繁衍。
誠敬祠啊!一位至誠尊長,
憧憬著燦爛的明天!
(副歌)
誠敬,國寶!
國寶,誠敬!
誠信是根本,
敬意表心田。
合著祖國的腳步,
踏著前進的鼓點。
祖國昌盛!誠敬昌盛!
祖國萬年!誠敬萬年!
王家誠敬堂楹聯牌匾
王家誠敬堂楹聯牌匾
後寢聯: 祖宗貽德及後世
兒孫承福備蒸嘗
上廳寶壁中聯: 誠尊樞密仕南唐發祥自臨川繁衍感戴恭毅澤
敬仰法曹司吉郡肇跡由甲村耀德垂榮莊懿風
上廳寶壁兩邊柱聯:源分兩邑披荊拓野誠祖德睿垂萬古
基辟一方培傑育賢信公恩光耀千秋
巨柱對中側面聯: 誠奉三禮廙宗躬肅追遠
敬敷五典約己克從慎行
巨柱正面聯: 一柱領南國拔地擎天祥雲繞
眾星拱北辰光風霽月瑞氣來
巨柱前面柱(即第二對巨柱)中側面聯:
誠身有道在明乎善善示德宇若江海
敬學無涯當敏於思思成治功定乾坤
參亭中間柱對中側面聯:
誠則無貳無雜坦蕩蕩天高地厚
敬也至正至真爽朗朗日精月華
參亭前柱對中側面聯:
不愧天不怍人存心惟誠自珍而樂
其尊親其執事修己以敬從順乃仁
參亭前柱面向中庭聯:
日月同輝沐四明松竹鬯遂
天地合德征萬載蘭桂騰芳
前廳靠中庭柱面向中庭聯:
門踞雙獅把隘迭聞海螺高鳴得擁物華合天寶
戶聆雙童講書試看天馬凌空還呈人傑而地靈
上柱側面聯:
誠布仁義罔時罔域天地老
敬懷忠孝於國於民父母身
前廳中柱聯:
睦其族風仁氣剛有以悟否
登斯堂心廣神朗莫不肅然
鵲樓邊柱聯:
誠心格天心天下至誠化金石
敬意達人意人文修敬見精神
存敬起敬地千古秀城推望族
教本廣仁門萬梅榮岡綿世澤
鵲樓中柱聯:
誠篤萃華構接日乾雲據倚形勝稱海內
敬欽肇偉基齊家興國勵勤恢拓寫春秋
廣場屏牆聯:
秀井挹東來紫氣
把樽睇西極煙雲
鵲樓中信聯:
受氏始晉公載芝蘭寫春秋誠恭博敏有耀儲君門第
發祥由太原溯槐桂翔南北敬信義忠永振樞密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