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縣縣令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諡號文,世稱王文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 漢族江右民系。封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宋徽宗時追封為舒王。故世人又稱王荊公、舒王。王安石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他27歲,即任鄞縣縣令。 他滿懷濟民之志,抱負雄才大略,上任伊始,即深入全縣作實地調查考察。是年十一月,風塵僕僕,冒風寒、履冰霜,從縣城出發,至萬靈鄉之左界(今邱隘鎮)“升雞山”(今五鄉鎮)觀砌工鑿石,“入育王山”,“下靈岩”,“浮石湫”(今北侖大矸鎮)之壑以望海,而謀作斗門于海濱,至蘆江(今柴橋鎮),臨決渠之口,令劈山開河,並築20里長塘,“游天童山,宿景德寺(今天童寺)”,“遂行至東吳,泊舟堰下(今東錢湖鎮),過五峰(今橫溪鎮),至小溪(今鄞江鎮)以夜中,觀新渠及洪水灣,日下昃如林村(今橫街鎮),質明,戒桃源、清道二鄉(今高橋鎮)之民以其事,凡東西十有四鄉。”並寫下了名著《鄞縣經遊記》。隨即上書兩浙轉運使,陳述水利之要,制訂治水規劃。首先整修東錢湖,組織和率領十餘萬民工,清除葑草,立湖界,起堤堰,決陂塘,整修七堰九塘,限湖水之出,捍海潮之入(時小浹江之潮水直至鄞東五鄉鎮),解除了湖區周圍及鄞縣鎮海七鄉農民的水旱之苦。自此,“天變不足畏”,“七鄉三邑(鄞、鎮、奉)受沾濡”,“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憂”。東鄉之田遂連年獲得豐收,民間口碑載道。正如清道光年間詩人陳勱在《讀王荊公<鄞縣經遊記>有感》一詩中所表達的:
荊公事吾鄞,學校振士風。
石台足師表,樓王皆儒宗。
留心及水利,經游詳記中。
旱澇切民瘼,往返勞行蹤。
當時青苗法,實惠遍村農。
王安石在鄞縣任知縣三年,不僅興修水利,還以低息貸谷於民,組建聯保,平抑物價,創建縣學,為以後在全國實行變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王詩善文,好交文士墨客,故在縣衙後園建一“西亭”,為會文之所。他在離鄞時,寫下《登越州城樓》一詩,表達了對鄞縣的依戀之情:
越山長青水長白,越人長家山水國。
可憐客子無定宅,一夢三年今復北。
可是,直到晚年,他還是不能實現“早晚重來此地游”的宿願,但始終耿耿於懷,眷戀情深。他在《憶鄞》詩中又寫道:
明州城廓畫圖傳,尚憶西亭一艤船。
投老光陰非復苦,當時風月故依然。
其他紀念故跡
鄞縣人民對王安石更是念念不忘,緬懷情深。對王安石的政績,史志代有記載。在縣衙內(當時在開明坊)、廣利寺(今育王寺)均建有荊公祠,在北侖大矸鎮還有“王公塘”,穿山有“小斗門”等故跡。1980年,鄞縣人民重新修復了忠應廟,並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