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芝

王如芝

王如芝,爆炸實驗力學專家、防護工程專家,長期從事武器爆炸力學效應與工程防護的試驗研究及量測技術研究,對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防護、核武器試驗爆炸的力學效應測試和工程效應試驗作出了重大貢獻。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王如芝,女。研究員。浙江宣平(今武義)人。1 941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曾任西康省西昌技藝專科學校講師、貴州大學副教授。建國後,歷任東北工學院、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副教授,工程兵原子防護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總參謀部工程兵部原子防護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總工程師,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二屆理事,河南省力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兵工學會套用力學學會副主任委員。197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參加並組織了我國十二次核試驗工程效應的測試工作,對我國核試驗力學參數測試作出了較大貢獻。1983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人物生平

王如芝,女,1915年11月1日出生於浙江省武義縣宣平上江村。姐妹3人中只有她堅持讀書,國小畢業時全縣會考她得了第一名,被保送到金華上國中。國中畢業會考她又名列前茅,被保送上高中。高中畢業時也因成績優秀,學校準備保送她去杭州上浙江大學,但因家中無力負擔,她只好去上海一所國小教書謀生。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洋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和北平大學西遷,在陝西南部城固縣成立西北聯大。這所大學可以免費上學,她就遠離家鄉,隻身來到城固,在該校理學院化學系就讀,1941年畢業。

1942年她與校友張相麟結婚。從1942年到1949年,由於戰亂,她與家人輾轉於川、滇、黔、桂四省之間,先後做過化驗員、檢驗員和教員。這在當時交通極為不便的大西南,對一個剛涉足社會的女青年來說,不能不說是極其艱苦的磨鍊。

1943—1944年間,她在桂林隸屬重慶國民政府的第四飛機廠工作。當時由於戰爭封鎖,進口物資匱乏,她親手試驗熬製成功了滑翔機用油漆,解決了燃眉之急,成為她平生的第一大慰事。

1949年11月貴陽解放,她結束了動盪不安的生活。1952年她和丈夫一起從貴州大學調到大連工學院,翌年又調入新成立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教。在哈軍工她承擔了當時很少有人熟悉的一門新課——炸藥理論。她憑著一股闖勁和鑽勁,寫出了講義並開出了這門課。隨後,她承擔了炮彈發射增程裝藥的試驗任務,取得了成功。1958年她安裝了一條小型激波管。

1960年,她被借調到三峽工程防空研究試驗組工作。她的任務是用模擬爆炸試驗來確定各種大壩模型的防護效果。試驗研究對她來說得心應手,在荒無人煙的試驗場上,斗嚴寒戰風沙,與年輕的助手們一起,她一乾就是3個冬春。為了工作,從那時起她就開始了與家人長期分離的生活;她的左耳也被上千次的劇烈爆炸聲震聾。當終於圓滿完成試驗任務時,她說:“這次任務我們炸得真漂亮!”這是她生平的第二大快事。

1963年她被任命為新成立的工程兵科研三所的技術副所長,同時兼任國防科委西北核技術研究所一室主任。從此,她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武器爆炸效應及其工程防護這一嶄新的研究領域。那時,工程兵科研三所初建,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她既要忙於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的核爆炸空氣衝擊波力學效應的測試準備與理論工作,又要忙於三所的工程效應試驗準備及其它研究課題的指導,加上那時她正患輸卵管囊腫,腫塊迅速長大,到1964年參加我國首次核爆炸試驗時,腫脹和疼痛使她坐臥困難。她咬牙堅持,直到準確地報出實測爆炸當量,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後,她才到醫院切除了重達3公斤的腫塊。1965年她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1966年到1985年,在我國進行過的20餘次核爆炸試驗中,她參加過14次。在這些試驗中,她和她的戰友們不僅取得了成千上萬個珍貴的測試數據,同時還帶出了一大批技術骨幹。在這20多年的時間裡,雖然與家人長期分離,野外生活又是那樣艱苦,她卻感到是平生最愜意的時期。她對丈夫和子女從心底感到歉疚,但他們理解和支持她。黨和人民尊敬她,給了她應有的榮譽。她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她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0年,她從副教授晉升為研究員,並由副所長改任總工程師。這時她已過了退休年齡,但仍然堅持爆炸力學的試驗工作。1979至1985年,她帶領工程兵科研三所的一批技術人員參加一項重點課題——炸藥洞庫安全距離的研究,這是在崇山峻岭和崎嶇山路間進行的爆炸試驗,此時她已年近古稀,仍奔忙在各個試驗場地上。在全體參試人員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任務,研究成果獲得國家計委科技一等獎。

1985年她退休了,本來可以回家安度晚年,但是她繼續帶研究生。同時還要了卻一樁心愿:要把工程兵科研三所建所30年來的科研成果系統地整理出版!她仍然住單身宿舍,每天的活動軌跡一如既往,仍然是宿舍到辦公室再到食堂。她日常的話題也總是離不開她的專著,她信誓旦旦地說過,不完成這部著作她絕不回家。可是,她終於未能實現這一心愿,只給我們留下了一大摞手稿,它沉甸甸的,難以計數它的份量。

人物簡歷

1915年11月1日 出生於浙江省武義縣。

1937—1941年 西北聯大化學系。

1942—1943年 中央航空委員會飛機廠檢驗員。

1943—1944年 桂林第四飛機廠檢驗員。

1945—1952年 貴州大學工學院副教授。

1952—1953年 大連工學院副教授。

1953—1960年 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副教授。

1960—1962年 在751試驗組工作。

1963—1964年 工程兵科研三所副所長兼西北核技術研究所一室主任。

1978年 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0—1985年 全國“三八”紅旗手,工程兵科研三所總工程師、研究員。

1985—1995年 退休、繼續編輯防護工程專著。

1995年8月22日 逝世於洛陽 。

技術成就

第一個報出核爆炸實測當量的女專家

1964年10月,我國首次核爆炸試驗成功。這一訊息震撼了全世界,它標誌著我國核武器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試驗前,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在著名物理學家程開甲所長的領導下,早已作了周密地安排,計畫通過核爆炸產生的光輻射、核輻射和空氣衝擊波等測量數據推算出實際爆炸的當量。此項工作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它將為判斷試驗的成功與否提供科學依據;它也將反映我國的技術水平;同時也是改進武器設計的重要根據。 當時兼任該所一室主任的王如芝承擔空氣衝擊波超壓測試任務。從化學專業轉為爆炸力學專業已經是突變,而搞國內從沒有人搞過的核爆炸力學測量當然更是困難重重。她大膽地探索,組成了理論分析、機測與電測幾個研究小組。理論分析組採用當時比較先進的點爆炸理論計算標準裝藥爆炸條件下自由場空氣衝擊波的各項參數,以它作為換算的理論依據;機測組重點研製空氣衝擊波測量的壓力自計儀和鋼錐測壓計;電測組開展了變磁阻、變電容、應變、壓電等感測器和量測系統的研究。 目標一經明確,緊接著就是一場緊張的攻堅戰。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感測器設計、加工與標定,線路的安裝與調試,理論計算探索與實施,都日以繼夜地進行著。直到1964 年上半年,試驗前的室內準備才告一段落,她和戰友們還來不及鬆口氣,就又趕赴西北茫茫的戈壁。

一切準備就緒,參試人員提前撤離到安全區內。這時,只在這時,她和戰友們才得短暫休息。時針一分一秒地移動,表面上他們很平靜,但她的心裡卻翻滾著、涌動著,無時無刻不惦記著,測試能成功嗎?1964年10月16日台北時間15點正,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在場的參試人員觀察到爆炸閃光和蘑菇雲後,歡呼雀躍,相互擁抱,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王如芝和戰友們帶著歡悅的心情,投身到回收測試數據的戰鬥中。她本人也被邀請登上直升機觀看爆後的景象。此時,測試數據的判讀正緊張地進行,根據測試數據反算實際爆炸當量的工作也迅速得出結果:測試情況良好,且相關性很好,計算出的實際爆炸當量與理論值接近。這一切使她心情舒展了,一年的心血和勞動總算有了結果。爆後,黨中央和國務院急需了解試驗情況。為此,基地領導召集現場的有關專家聽取匯報,當她匯報爆炸當量時,她根據自己的測試數據和理論計算,非常鎮定和自信地報出了實際的核子彈爆炸當量,在場的人都大為驚訝。經與其他手段實測的爆炸當量核對,她的數據是正確的,她是第一個報出實際爆炸當量的女專家。

1965年,周總理接見首次核爆炸試驗的指揮與科技人員代表時,因為她是在場唯一的女專家,總理親切地稱呼她為“代表!代表!”是啊!王如芝千真萬確是千百萬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的女科技工作者的代表!

中國大壩工程防護研究的先驅者之一

1956年,毛澤東同志就以“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千古佳句表達了要建設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宏偉理想。1958年,周總理指定當時任副總參謀長和國防科委主任的張愛萍將軍負責組織三峽工程防空的試驗研究工作,並成立了張愛萍、錢正英、林一山等領導的三峽工程防空研究試驗組,簡稱751試驗組。該研究組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中國科學院、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海軍和工程兵等單位借調了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約60餘人參加工作。從1960年起,她就參加了751試驗組的工作。

1960-1962年是751試驗組最活躍的3年,其中1960 年又是最繁忙的一年。她作為爆炸量測組的一員,參加了這一年該組對30種壩型,519次方案的模型試驗,1400多次防護層削弱衝擊波的試驗研究和1100多次壩體動應力測試的工作。用高能炸藥作爆源的模型試驗,模型尺寸不大(比例尺為1/200-1/400),有時為觀測方便,她隱蔽在距裝藥不到10m的地方。頻繁地試驗爆炸,使她左耳受損,不久只能藉助助聽器談話。試驗雖只進行了一年多時間,但結果是豐碩的;確定了有適度抗力的幾種壩型;初步摸索了爆炸波在幾種土介質中的衰減規律等等。10年後,美國公開了北美防空司令部抗500t噸核彈直接命中的防護層厚度是300米,與我們爆炸測量組的數據十分接近,可是我國整整提早了10年,依靠的是非常簡陋的儀器和試驗手段,而所取得的這些數據,卻比他們更精確。751試驗組並人工程兵科研三所後,繼續深入地開展試驗研究工作,先後進行了核武器低空爆、觸地爆、壩體動力回響、岩土本構關係、潰壩流動分析等室內研究和核爆炸試驗現場的效應試驗研究。30多年的研究成果,為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論證提供了充分的科學依據。從60年代開始的751試驗組,在我國率先開始了大壩工程防護的研究,王如芝堪稱我國大壩工程防護研究的先驅者之一。

中國唯一防護工程研究所的奠基人

1962年10月,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對張愛萍說:“不僅大壩要防護,很多東西都需要防護,有必要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於是,經過張愛萍的協調,工程兵科研三所很快就在1963年初成立,最初命名為原子防護工程研究所,王如芝任技術副所長,1980年該所更名為防護工程研究所,王如芝改任總工程師直到1985年退休為止。工程兵科研三所從誕生、成長到成熟的過程,都凝聚著王如芝的心血。建所伊始,為了確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途徑和各研究室的任務,她日夜思索;為了延聘人才、籌措經費而八方奔走;為重大課題的研究而深入試驗研究現場,同科技人員一道含辛茹苦;她的嚴謹治學、言傳身教的作風令年輕人欽佩。這一切努力隨著工程兵科研三所的發展終於結出累累碩果。經過她和同事們30年來嘔心瀝血的奮鬥,科研三所的科研環境、試驗設備和測試儀器已初具規模和配套,例如,抗爆激波管、爆炸荷載模擬器、平面波載入器、平面波發生器、空氣炮、金屬絲爆炸試驗裝置、高速動載材料試驗機、平面應變地質力學模型試驗裝置、衝擊試驗台等,已能滿足抗爆結構和爆炸力學試驗的一般要求,形成設備完善、試驗手段齊全的防護工程技術研究試驗中心。

30年來,研究所培養與造就了一大批防護工程專業試驗研究的技術骨幹,包括爆炸力學、岩土力學和工程、抗爆結構、測試技術、工程材料、野戰築城、國防與人防工程、核輻射防護以及系統分析等專業的專家。其中,有一人被選為工程院院士,其他擔任高級技術職務的達70餘人。到1995年底,獲獎的研究成果已達192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3項;獲軍內科技進步獎123 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39項,三等獎57項;其他還有全國科學大會獎、全國人防獎和國務院各部委獎多項。獲中青年專家稱號和政府特殊津貼獎勵的人數達49人。這些數字對一個只有大約300名科技人員的科研所來說是十分不容易的。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王如芝的辛勤耕耘與精心培植分不開。

人們說:王如芝是工程兵科研三所當之無愧的奠基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