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哲珠,女,廣東揭西人,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理事,2005年開始寫小說,其作品曾發表於《作品》、《廣州文藝》、《佛山文藝》、《廣東教育》、《揭陽日報》等報刊雜誌。2007年,她的短篇小說《走出老寨》獲得“新鄉土文學”徵文大賽提名獎。2008年,其作品《出息》獲全國首屆"青春文學大獎賽"短篇小說銀獎。2010年,她的文集《有一種笑容叫無邪》出版。
2009年底,王哲珠參加了省作協舉辦的“小說高級創研班”學習後,又以被挑選出來的學員資格,到中山市參加了有《人民文學》、《當代》、《十月》、《收穫》等18家出版社和文學報刊的負責人參加的“第三屆全國名社名刊名編”筆會。2010年,王哲珠參加了中國作家協會和廣東省作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網路文學研討會”。
個人作品
近年來,“80後”女作家王哲珠的文學作品在文壇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從2005年開始寫小說至今,其作品陸陸續續發表於《作品》、《廣州文藝》、《佛山文藝》、《廣東教育》、《揭陽日報》、《揭陽日報》等報刊雜誌。短短几年間,她便收穫了累累碩果。2007年,她的短篇小說《走出老寨》獲得由《佛山文藝》、《莽原》、《人民文學》、新浪網聯合舉辦的“新鄉土文學”徵文大賽提名獎。2008年,其作品《出息》獲全國首屆“青春文學大獎賽”短篇小說銀獎。隨後,她的文集《有一種笑容叫無邪》入選施晗主編的“經典成功智慧文叢”,並於2010年初出版。在此期間,她還參加了省內省外一些高規格的文學盛會。這些成績正是她不懈努力的最好見證。
王哲珠自小喜歡寫作。在讀書期間,她寫下了許多散文。除了寫作,讀書便是她的另一個愛好。她喜歡的作家與作品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從劉墉的《心靈雞湯》到畢飛宇的文學作品。這些對她的文學創作都產生過影響。然而,她對《紅樓夢》的喜歡卻從未改變。《紅樓夢》里那種命運的大悲與大美深深吸引著她。她喜歡寶黛的愛情,喜歡林黛玉,喜歡文字的感覺,也喜歡裡面的詩歌等等。她覺得在很多情況下,讀書就是一種感覺,喜歡了,就讀下去。
創作特點
王哲珠的小說多以鄉村生活為創作題材,這跟她自小在農村成長的生活經歷不無關係。由於成長在鄉村,她對那裡的人和物很是熟悉,也深有感觸。鄉村裡的人們為了生活在土地上辛勤地勞作,守著老寨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日子雖過得平淡,卻也踏踏實實。後來王哲珠舉家搬到縣城居住,她也開始了與鄉村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童年的鄉村生活卻成了她不可抹滅的記憶。“老寨”便成了她的精神家園。鄉村那種緩慢的生活方式,還有人與人之間那種微妙的關係,讓她感受到一種溫暖的,世俗的,但飄香的東西。老寨那長長的歲月里藏著許許多多的秘密,讓她為之著迷。隨著時代的步伐,鄉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童年生活的老寨已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卻也是被人懷念的角落。然而她想通過她的筆試圖在這之中找出點什麼東西,來喚起人們對老寨的某些回憶。她覺得鄉村不一定就是貧苦的,不一定就是可憐的,也不一定就是貧乏的,她想要表現的是那些飽滿的,發光的心靈,讓人感動的東西。
在過去的鄉村,似乎人們最看重的就是家庭,於是成家立戶便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主要目標,於是有了厚刀的影子,有了厚刀的幾個老婆。厚刀,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物,為了娶老婆,兄弟倆幾乎傾家蕩產,幾經周折,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真正對他好的,卻因自己的病情不想拖累她人,將其送走。厚刀的遭遇讓人惋惜,又讓人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改變厚刀們的命運。小說《祭墳》行走於生人與靈魂之間,塑造了一個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守廟人的崇高心靈。清明節人們上山掃墓,不單單是為了尋根,更多的是去祈求自己滿滿的欲望。相比之下,守廟人卻不圖回報,只因老李的一個託夢,也給大發掃了墓,甚至當大發的子孫誤會他時,他也不爭辯。他雖孤獨清貧,但內心卻充滿陽光。
讀王哲珠的小說,內心總能隨著人物的遭遇或哀傷或憂愁或歡喜。她的小說,猶如一股清澈酣甜的山泉水,滋潤著那些因城市的喧囂而乾枯的心靈。她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幅寧靜、和諧、淳樸的鄉村畫卷,用細膩的文筆刻畫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鄉村人物。她的小說描述的都是平凡生活中點點滴滴,雖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這也是她對生活的的細心觀察和深刻體會而得來的。
相對散文而言,王哲珠說她更喜歡寫小說。她把寫小說當作一種快樂,她覺得寫小說就跟女孩子逛街時的心情一樣,輕輕鬆鬆、舒舒服服。小說給了她更大的發揮空間,讓她能夠更自由地去想像,而不被“自我”所約束,通過一個個虛構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含蓄地表達她的真情實感。她說她寫小說是很隨意的,不需刻意去構思,也不需要特定的時間,全憑著自己的感覺而寫。在以後的文學創作道路上,她表示會繼續寫關於鄉村生活的題材,也會嘗試新的寫作方式和創作題材,以尋求自己在文學創作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