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正

王可正

王可正,男,漢族,1962年9月生,山東單縣浮崗鎮陳吳莊胡樓人。菏澤師範專科學校數學係數學專業畢業,大專學歷。現任山東省菏澤市教育局副局長、黨組成員,中國共產黨山東省菏澤第一中學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菏澤第一中學校長、校家長委員會主任、校保衛科黨組第一書記。

基本信息

工作職責

分管菏澤市教育局教研室方面的工作,主持菏澤一中財政、人事、保衛科全面工作。

個人經歷

2004.03.26,被菏澤市人民政府菏政任〔2004)6號檔案任命為菏澤市教育局副局長(掛職鍛鍊)、菏澤一中校長(正縣處級)

2010.04.12,在校黨組會議暨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工作安排上菏澤一中家長委員會成立,當選為全校家長委員會主任

2011.03.04,在校保衛科黨組(擴大)會議上當選為校保衛科黨組第一書記

社會活動

王可正校長帶領全校教職工,大力實施"文化引領、管理提升、人才支撐"三大工程,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學校規範發展、內涵發展、科學發展,持續大幅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和全面發展,為全國重點大學輸送一大批高素質學生,將菏澤一中發展成為全省一流的高中學校。學校榮獲"山東省高中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研究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高度重視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從師資、試驗設備與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從管理機制、開設方法上進行創新;從制度建設上進行規範;從課堂教學與教研上,促進教師課程開設的能力與水平,提高課程開設內涵;從學生科技創新社團活動中,擴大課程開設的外延,著力提高學生技術創新素養。他的教育管理經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要真正把王可正的辦學思想、管理經驗學到手,進一步提高工作標準,爭創一流學校,推動全市教育工作上台階、上水平。要學習王可正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的高尚品格,學習他刻苦鑽研、嚴謹篤學的優良作風,學習他勇於創新、志存高遠的開拓精神,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

教學工作

王可正是一位學者型領導,他對當前教育的形勢以及發展趨向有著很好的把握和獨到的見解。當前,教育改革日新月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基礎教育正處於轉型時期,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勢在必行。王可正認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基點就是實施國家新的課程方案,課程改革是學校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關鍵點,也是核心問題。

在王可正的堅持下,菏澤一中在課程改革方面不斷開拓創新,狠下了一番苦工夫,使得課程實施水平大幅提高,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積極開設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編制印發了《菏澤一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間周安排“學科研究性學習”和“課題研究性學習”。積極開展校內外實踐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音樂美術體育選課與走班教學實驗效果良好。探索實施了音樂美術體育選課與走班教學,紮實地推進了該校新課程的實施,在全市乃至全省引起了良好反響。

嘗試開設校本課程。高一年級各班開設了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一部分學生每周都能參加各種類型的興趣班,一部分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選擇適合本班發展的課程。

加強技術領域課程。學生在技術教師的指導下能夠進行木工製作、小發明等技術活動,使學生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形成基本的技術素養。在2008年5月舉行的第三屆中國青少年創意大賽山東賽區選拔賽中該校獲團體一等獎。

加強基礎課程教學,高效教學研究取得實質性突破。學校成立了“高效教學研究”項目組,積極開展課堂教學診斷活動和高效教學研究活動。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廣大教師突破現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自主高效課堂。認真進行了兩輪較大規模的聽課研討活動,舉行了高效教學研究成果展示報告會,總結形成了《菏澤一中課堂教學診斷報告和高效教學研究報告》,確立了“三點兩線一體化”的大教學觀,以高效課堂為主要特徵的教學特色已初步形成。

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關愛師生促發展

教師和學生是一所學校的主體,提升教師和學生素質是王可正開展一切工作的立足點。

沒有名師,出不了名生;沒有名師名生,也就形成不了名校。王可正首先以教師為本,加強師德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大力實施了以“愛、責任、智慧”為核心的“師德工程”,建立健全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監督、評價、考核和激勵機制。實施了“菏澤一中名師建設工程”,選拔學校名師培養人選,進行重點培養。創建了“學分制”教師專業發展管理機制。成立了學科教研室,“多元范導,T向發展”,不斷豐富完善學科教研模式,提高學科教研實效。截至目前,學校承擔國家級課題17項、省級課題60項,有6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5人獲得特級教師榮譽稱號,省市級教學能手、優秀教師多達百人。

以學生為本,加強和改進學生工作,增強德育工作實效性,提高學生素質。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構建了具有特色的“習慣、感恩、誠信、責任”德育課程體系,每一個學段重點進行一項主題教育活動,體現了德育課程的層次性、遞進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計畫性和實效性。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全面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班教導會制和教書育人“一崗雙責”制。堅持學生代表大會制度,深入開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活動。積極探索學生評價制度的改革,建立了以“記錄青春印記,展示成長快樂”為主題的學生成長檔案袋制度,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因為學生工作開展得紮實有效,該校學生素質和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在國家級、省級各種比賽中獲得了優異成績。目前,該校已有200餘名學生的創意設計獲得國家專利。學校“863”創新社團連續兩年獲得“青少年創意大賽”山東賽區一等獎,在第四屆“全國青少年創意大賽總決賽”中獲得團體銀獎。學生髮明的“摺疊式自由拉伸旋轉風扇”獲得第三屆山東省少年兒童發明銅獎。6名學生在全國首屆中國小研究性學習活動成果比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兩名學生在“七彩陽光2009全國青少年才藝電視展評活動”中榮獲金獎。該校學生還在山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生讀書活動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一流的辦學內涵和品位

在素質教育日益深化的今天,王可正認為,追求內涵發展,提高辦學品位,是學校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在他的倡導下,菏澤一中實施文化興校工程。王可正認為,文化引領,是治校的最高境界。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加強文化建設,大力倡導“自強不息,永爭第一”的學校精神,全校上下遵奉“作為決定地位”的工作信條,“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工作”。這些既是學校著力營造的“軟環境”文化亮點,更是學校在近幾年的工作中積澱而成的情感文化理念。

實施“家校共建工程”。學校在工作中積極引導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的建設和管理,暢通民主理校渠道,認真聽取學生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建議。2010年9月和12月,學校分別在山東素質教育論壇和省教育廳在博興舉辦的家委會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實施“特色學校建設工程”。學校以特色校本課程建設為載體,開發開設了“鄉音鄉情”、“學科拓展”、“人文素養”、“科技創新”四個校本課程體系,逐步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創造條件,實現校本課程選課走班教學,體現校本課程的選擇性,提高校本課程質量,形成學校特色。

實施“開放辦學工程”。學校充分發揮“省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基地”的積極作用,正在探索成立面向國外大學的“國際班”;主動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使師生“走出去”,把國外師生“引進來”,為師生創造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平台。

近年來,菏澤一中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先後獲得“山東省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高中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奮進跨越圖突破,務實改革創一流。”王可正正率領他的團隊,把菏澤一中打造為魯蘇豫皖交界處乃至全省高中教育工作的嶄新高峰!

個人論述

2010年3月4日上午,菏澤一中黨委書記、校長、校家委會主任、校保衛科黨組第一書記王可正圍繞“新時期我校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勢與任務”這一主題,在菏澤一中會議室為全校黨組成員作專題報告。

敬愛的王校長 敬愛的王校長

王可正指出,今後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任務是:育人為本、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優先發展、改革創新,努力在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建設人力資源強校,培養人才是核心任務,是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今後十年的教育發展的重點任務包 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六個方面,構建以國民教育為主體、更加重視繼續教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終身教育體系。圍繞教育發展重點任務,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包括人才培養體制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辦學體制改革、管理體制改革、擴大教育開放等方面。要把教育改革的整體設計、系統推進和重點突破有機結合起來,在提高改革實效方面下功夫。

王可正強調,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必須注意處理好幾個關係:一是處理好教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二是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係;三是處理好規模和質量的關係;四是處理好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的關係;五是處理好加強領導和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的關係;六是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菏澤一中校委常委、常務副校長謝聖穩主持報告會,副校長劉忠仁、趙衛民作出重要講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