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王卓君](/img/3/834/nBnauM3X4IzM1MTMzczN5MTO5QTMxkDN2QDOyQTNwAzMxAzL3c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982-1984年在南京工學院自然辯證法研究室讀研究生,獲哲學碩士學位。
1984年7月留校任教,先後任自然辯證法研究室主任,哲學與科學系直屬黨支部書記,文學院總支副書記等。
1991年3月調任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1992年起任部長。
1996年1月-1997年1月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政府與政治學系做訪問學者。
1997年1月回國後任校長辦公室主任。
1998年5月起任東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後任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2006年-2017年7月任蘇州大學黨委書記。
任免信息
2017年2月10日,江蘇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選舉王卓君為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7月5日下午,蘇州大學在校本部敬賢堂召開全校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調整我校領導班子的決定,免去王卓君同志蘇州大學黨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榮譽成就
學術成就
![王卓君](/img/0/632/nBnauM3X4YTM3IjN3UTN4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1g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先後發表著譯作200餘萬字,代表著作有《文化視野中的政治系統》、《現代政治學引論》、《科學認識論史》、《中國大學外部經濟關係研究》等,代表譯作有《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引論》、《科學技術對文化的挑戰》。在《管理世界》、《中國行政管理》、《中國法學》、《中國高等教育》、《學術界》等專業權威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等刊物廣泛轉載和引用。
教育成就
王卓君所領導的東南大學在辦學與發展方面有王卓君校長的一套自己的領導方式,在東吳文化2500多年的薰陶下,蘇州大學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洗禮,人文底蘊久而彌篤,形成了濃郁的學術氛圍,培育了眾多名家聖賢。這裡曾雲集並走出了章太炎、費孝通、趙朴初、倪征燠、黃人、唐文治、錢仲聯等一批大師級人物,他們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經過幾代人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蘇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獲得了較快發展,以蘇南為依託平台和服務對象的辦學和研究特色初步顯現,並在一些學科和領域取得了令海內外矚目的研究成果。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學科建設不斷推進,平台建設取得新的進展。蘇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8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博士後流動站。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體育教育訓練學為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中國古代文學、高等教育學、政治學理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中國近現代史、金融學、英語語言文學等12個學科為“十一五”江蘇省重點學科。二是科研項目保持良性發展態勢,科研質量有了新的提高。科研項目的立項總數,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能力最直接的指標,而國家級科研項目的立項數量,是一所高校參與全國科研競爭能力的顯著標誌。2002年以來,共承擔國家級項目73項,其中國家重大委託項目1項,國家重點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47項,其中重點或重大委託項目5項。在數量保持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學校高度重視並倡導科研質量的提升。三是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團隊建設有了新的成效。近年來,學校深入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將人文社會科學人才隊伍的建設納入全校隊伍建設的總體格局,建設了一支力量比較雄厚、結構比較合理、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文社科研究隊伍。四是人文教育不斷深化,學生素質得到全面提升。蘇州大學在秉承東吳大學注重通識教育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系統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養成,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與綜合提高。辦學理念
![王卓君](/img/6/951/nBnauM3XzgDN4UzNzYjMzkzM4QTM4YzMyATM0QTNwAzMxAzL2I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