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息
簡介王任清,
字勛臣(公元一七六三一—一八三一年),河北玉田縣人,是我國清代富有革新精神的醫學家。他著有《醫林改錯》一書。他強調解剖學知識對於醫生的重要性,並大膽提出對古籍中解剖記載的懷疑和改正。 我國古代的解剖學,到宋代以後,遭到重重阻礙和限制,不能健康發展。這是儒家路線造成的惡果。王清任發揚反潮流的精神,勇敢地站出來同反動禮教和醫學中的儒家守舊思想作鬥爭。他大膽提出“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育子夜行”。他不怕反動儒生們的打擊和誹謗,積極地從事解剖學的研究工作。他在三十歲時,到河北灤州行醫。在那裡的荒郊,他不避腥臭,細心地觀察了三十多具小兒的屍體,發現古書中所描繪的臟腑圖形與實際不相符合。此後,他又在奉天和北京,多次去刑場研究刑屍,並不斷參考牲畜的內臟。經過四十二年的實踐他繪製成《親見改正臟腑圖》二十五種,連同他的有關醫學論述一併收入《醫林改錯》中,為祖國解剖學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王任清和他《醫林改錯》王清任,字勛臣,河北省玉田縣人,清乾隆33年至道光11年(1768-1831),世居玉田縣鴨鴻橋。他曾做過武庫生,後至北京行醫,是嘉慶至道光年間的名醫。
王清任的著作為《醫林改錯》,這是一部三百年來令醫學界爭論不休的書。書中主要闡述了兩各方面的觀點。
其一便是“改錯”,王清任認為,我國古代醫書中對人體臟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並不確切,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兒童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觀察,繪製了大量的臟腑圖。他認為前世許多醫書的講法不正確,須改正,故書名便為《醫林改錯》;
另一主要內容主要表明了他對人體氣血的一個特殊的認識。他認為氣與血皆為人體生命的源泉,但同時也是致病因素。不論外感內傷,對於人體的損傷,皆傷於氣血而非臟腑。氣有虛實:實為邪實,虛為正虛;血有虧瘀,虧為失血,瘀為阻滯。他認為瘀血是由於正氣虛,推動無力造成的,故血瘀證皆屬虛中夾實。故而他倡導“補氣活血”和“逐瘀活血”兩大法則,這就是他的著名的“瘀血說”。
後世醫家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的學說中對於臟腑進行了明確的劃分,是一種形態學上的準確化過程。而大部分頑固的中醫學者認為,中醫學在幾千年來對於“臟腑”的定義,從未真正使用過解剖學和形態學的方法,“臟腑”,在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當中始終是以“陰陽五行”、“八卦九宮”等進行分類和定義的。“臟腑”在中醫學的診斷和治療當中,始終是一種功能化的概念,
但是,既然很多人都已經承認中醫對於臟腑的認識並非形態認識,而主要是功能性的定義,那么為什麼在《黃帝內經》這部奠基的理論著作中出現了類似形態學的內容呢?從內經的理論水平上來講,與整體思想不一致的觀點和論述。
雖然如此,很多醫家對於王清任的“改錯”持否定態度,並有“醫林改錯,越改越錯”的說法。
而對於他的第二大理論,關於“瘀血”的學說,同樣存在兩方面的評價。一方面,在理論上,有人說他創立的瘀血學說補充了中醫病機學和方藥學;但也有人認為王氏是在屍場對多具屍體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和解剖而得出結論的,從研究方法上來講並不符合傳統的中醫認知法則,而且它所說的“瘀血”,實際上應該說是“死血”,失去了生命的人,身上的血液自然不會是流動的。而中醫理論中所講的“瘀血”,也並不都是肉眼可見的。
但是,雖然傳統中醫業者不承認王清任建立在解剖學上的理論,但是在立法和用方上,大多數的醫家卻不得不得對其評價地十分肯定。根據解剖得到的觀察結果,他在瘀血證的治則治法上有了很大的創新,認識非常深刻,其間進行了更深透的分析,還留下了“膈下逐瘀湯”、“血府逐瘀湯”之類的優秀方劑。
雖然後世醫家對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但是他肯於解剖觀察,敢於否定中醫關於臟腑的許多錯誤的精神值得肯定。為醫世者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其發揚和革新有著很大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