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蟬[蟬型玉製品]

玉蟬[蟬型玉製品]

玉蟬:1.蟬鬢的美稱。2.首飾。3.指冠飾。即貂蟬。4.植物名。即石蟬花。以其花似蟬,故名。蟬的造型很早就被中國人選用為佩飾。古人注重玉蟬,生以為佩,死以為含,因而有將此類玉蟬稱為“王含”者,應視為喪葬玉一類,而不同於其他形狀的玉蟬。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寓意演變

蟬,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於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把蟬佩乾身上則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
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為蟬形,故名“玉蟬”。據徐廣稱:“蟬,取其清高,飲露不食,”《史記屈原傳》:“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污垢。”《說文》:“蛻,蛇蟬所解皮也。”是知,玉含作蟬形,似是借蟬的生理習性賦予死者特定的意義,
玉蟬玉蟬
意即人後,不食和飲露,脫胎於濁穢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濁水,這是戰國以來死者含玉蟬的用意。
玉蟬一般可分為三種:一、冠蟬,用於帽飾,無穿眼;二、佩蟬,頂端有對穿眼;三、含蟬,在死者口中壓舌,刀法簡單,沒有穿眼。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又賦予蟬更多的含義。如以一玉蟬佩在腰間,諧音“腰纏(蟬)萬貫”,以一蟬伏臥在樹葉上,定名為“金枝(‘知了’的諧音)玉葉”,也有人將佩掛在胸前的玉蟬取名為“一鳴人”(取蟬的鳴叫聲)。
玉蟬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至商代大量出現。

製作歷史

新石器時代興隆窪文化(約公元前6000年)時期的文物,長3.2厘米,寬1.8厘米,1989年出土於林西縣白音長汗遺址。青玉質地,採用琢磨工藝製作,造型古樸。蟬形玉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己出現,商代至戰國墓葬中常有出土,此時的玉蟬大多是懸掛佩戴用的裝飾品。
玉蟬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至代大量出現。商代玉蟬用於日常佩戴,形制古樸,玉材質地欠佳,多為半石質
漢代玉蟬漢代玉蟬
。蟬頭眼大,身翼窄小成細長倒梯形;頭部中央有孔,用來穿繩。蟬身用陰線刻劃象徵身體部位,紋飾簡單。
漢代玉蟬刀法簡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稱“漢八刀”。蟬形比戰國時期薄而大,重視玉料選材,玉色以白為上。表面琢磨得平整潔淨,線條挺秀,尖端見鋒,鋒芒銳利,其邊緣像刀切一樣,沒有崩裂和毛刀出現,尾部的尖鋒有扎手的感覺。線條以直線為多,有的雖呈弧線,但都是兩線交鋒而成。一般說,玉蟬呈平頭形的,以西漢早中期的作品為多,圓頭形的以西漢中晚期的作品為多。西漢中晚期玉蟬的眼珠多跳出輪廓外。尾部的橫線表示具有伸縮功能的皮紋,一般以4至7條為多見,但是最多的有12道。
玉蟬作葬玉中的口含,最早見於考古發掘的河南洛陽中州路816號西周早期,其後未見流行,直至漢代才發展成為普遍的習俗並一直持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商周玉蟬用於日常佩戴,形制古樸,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質地欠佳,多為半石質。蟬頭眼大,身翼窄小成細長倒梯形;頭部中央有孔,用來穿繩。蟬身用簡單的陰線刻劃象徵身體部位。漢代玉蟬除少數尺寸略大,頭上有穿孔的屬佩飾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兩漢玉蟬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質地很好。蟬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簡明概括,頭翼腹用粗陰線刻劃,寥寥數刀即成。蟬背部雙翼左右對稱,如肺葉狀。漢代玉蟬造型規整,變化較少。南北朝時,玉蟬仍沿漢制,此時由於戰亂影響,玉料來源困難,玉蟬多數用滑石刻成,細部寫實味道加重,同漢代相比顯得更為逼真。
東晉以後幾乎見不到玉蟬了,宋代仿古風氣盛行,當然蟬也不例外。宋代以後的蟬多作為佩飾。明代玉蟬有薄片狀和圓雕兩種,多用粉皮青玉製作。明代玉蟬的紋飾線條雕工又粗又深,雙翅雕得較薄,腹部厚;翅膀不光有脈紋,還有無數的小圓點,好似透明的一般;蟬腿有許多細小的腿毛,這是明代常用的做法,陰線刻得很密。在蟬的反面採用單撤刀法,使兩與腹部分開,兩翼張開,腹部凸起,增加立體感。
腹部的皮紋從頸部開始,而前幾個時代玉蟬的皮紋都是在腹部的下半部分才有。清代玉蟬也有圓身蟬和片狀蟬。清代玉蟬是寫真手法與仿古紋飾同用,用料講究,紋飾分布稀疏明朗,線條多用陽紋線來雕刻,這是清代的特徵。清代後期開始造假,民國時更為盛行。
清代玉蟬刻劃特別精緻,眼睛細長,翅有脈紋,足爪屈曲,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清朝乾隆時玉蟬製作用料特別嚴格,精雕細琢,一絲不苟,蟬身有回紋、勾雲紋裝飾。清晚期玉蟬線條常有崩斷現象,刀法軟弱無力,陰刻線細而深,常用岫巖玉燒成紅色或黑色仿古蟬。

漢代玉蟬之寓意

漢代玉蟬四件介紹如下:
一、白玉蟬,器長5.2厘米、寬2.6厘米,蟬的頭部刻畫有力,尾作弧形收斂,背脊線隆起,用減地法琢出雙目及兩翼,器形平正。
二、黃玉蟬,長4.7厘米、寬2.8厘米,灰白色沁色,半透明狀。蟬的頭部略呈尖形,兩側雙翼用弧線勾出,優雅適度。
三、青玉蟬,長5.6厘米、寬2.6厘米,白色斑。蟬雙目斜凸於兩側,中間呈八字形突出,背脊弧度平整,雙翼長而窄,腹部可見線紋數條,琢工乾淨利索。
四、墨玉蟬,長4.5厘米、寬2.2厘米,扁體,沁色斑斕。蟬頭部為斜切狀,背脊線隆起,尾作弧形漸收,用陰線勾勒出蟬的雙目及身軀,漢八刀法的使用簡練流暢,一目了然。
玉蟬玉蟬

上述四件漢代玉蟬頭部均無穿孔,為玉含蟬,是漢代普遍流行的作為用於喪葬的一個種類,以為它能為生者避邪,為死者護屍,甚至食之可以成仙得道。由於當時社會環境的不斷改變,促使玉器的防治、宗教意義為之大增,方士又竭力提倡玉的神秘和力量,這種思想實際上是人的一種心理過程,同時不可避免地摻入了包括避邪在內的封建迷信的內容。因有這些原因的存在,於是盛行用玉雕琢的具有護符意義的玉含蟬,即被看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實體,成為“人與神這兩個世界之間的聯結”,也就是說,死人含蟬,亦表示其肉身雖死,但只是外殼脫離塵世,心靈未必死去,不過作為一種蛻變而已。
蟬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來被視為純潔、清高、通靈的象徵.
玉蟬是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
【名稱】:玉蟬
【類別】:玉器
【年代】:西漢
【文物現狀】:現存於世
【文物尺寸】:長4.2厘米,寬1.8厘米,厚0.9厘米。

現存文物

西漢後期,長4.8厘米,1974年江蘇省盱眙縣東陽七號墓出土羊脂白玉,晶瑩潤澤。器體扁薄,兩眼外突,以漢八刀子法在正面磋出雙翼,背面琢出腹部,線條流暢、簡練,做工細緻精巧,為漢玉雕蟬珍品。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盤玉

古玉一定要玩,而且必須多玩,才能使古玉得以還原。古人這樣玩玉。稱為“盤玉”。凡出土的古玉,多數有色沁,但暗淡不顯,因此需要養玉。如果得到一塊古玉,1)用乾淨毛巾搓古玉表面作用其實是去掉表面髒色以及進行再拋光.每天2-3小時。不要直接用手搓這樣汗油浸入會出現破相,價值自然就低了。2:一星期後表面會有淺亮痕跡這都是漸漸形成包漿底層,隨時間古玉會整體變的晶。3)自然放置一個星期.讓古玉自然乾燥.同時表面均勻的和空氣接觸形成細密均勻的氧化保護層.4)開始手盤.這時的手一定是要剛剛洗過並且已經乾透.汗手請不要直接盤.一天可以盤30分鐘左右.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後,可以感覺古玉有粘阻感,其實這是的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重複5到6遍也就是3個月的時間,會看到古玉很有靈氣的光澤.包漿好的古玉會呈現較強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古玉髒了可以用微微濕潤的棉布擦拭幾遍就好了.然後放置一段時間再盤玩.盤的時候古玉所有區域都儘量盤到最的就是急功近利,只能慢慢來一個過程一個過程的來,隨著古玉的變化也可以同時得到一種精神的愉悅。

鑑定方法

《東洋見聞錄》記載“八察”
1、察織物纖維痕 不少古玉直接放置在人體上,或者包裹於織物中。在一定的溫濕度和壓力下,纖維及顏料脫落,牢牢地黏附於器物的表面。因此,在鏡下,甚至肉眼也能看見紅、藍、綠等顏色的織物纖維,經緯分明。
2、察昆蟲的蟲卵、殘體 多在古玉的縫隙中。
3、察水漬 在地質及大氣條件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埋藏地的地下常常有微細的潛流,涓涓不息、常年流動,浸潤、侵蝕著玉的表面,形成流動狀的、深深淺淺的水漬。
4、察植物根莖印痕 某些植物根莖有無孔不入的特性,植物蛋白新陳代謝而分解的酸性物質可以對器物的表面造成侵蝕,所以能夠看到有清晰疊壓關係的根須狀印痕。
5、察碳化痕 古人有“灸玉”習俗,燒過的玉器有生物碳的附著和滲入,呈點、面分布,往往很深入,無法消去。
6、察“驅邪礦物”殘留(古代葬俗) 自然界的一些礦物有殺菌、驅蟲、防腐的作用,古人以為它們有驅妖辟邪的功效,將它們置於墓葬和居所里。因此,有一些古玉被赤鐵礦、硃砂、雄黃等礦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通過放大鏡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縫隙中殘留的礦物顆粒,在水化合以及弱酸作用下,致色離子由表及里漸進、深入地滲入玉器內部,顏色絢爛奪目。考古發現,距今兩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就將大量的赤鐵礦粉末撒在山洞中,也因審美的需要,將石灰岩製成的珠子染成紅色。我國戰國和漢代的大型墓葬中,經常有大量的硃砂以及被硃砂染得鮮紅的玉器,如越王
7、察縫隙、孔洞內充填的碎石 地表有大量的二氧化矽類和碳酸鈣類礦物存在,它們可以以液態或者以固態的礫石形式存在並運動著,在空隙里聚集、矽結、板結,堅韌無比,即使是隨水流進入空隙里的一塊小石子也難以剔出。
8、察鑽痕 鑽具出現以來,鑽頭基本是圓錐或菱形形狀。由於是人力,所以壓力小、鑽速慢、非勻速、進尺慢,鑽痕表現為往復、相對平行的運動態勢,出現不甚均勻的鏇紋。而現代螺鏇紋鑽具因高速、勻速鏇轉則不會出現平行的鑽痕。新石器時代以石治石時期,其鑽痕與古代使用金屬鑽具的鑽痕,有相似特徵。
總之,鑑定和評估古玉,既需要細微觀察,也要全面分析;既要抓住微觀,更要把握本質和整體的真實性,切忌以偏概全,放大或忽略局部。只有排除每一個細微處假的可能性,進而歸納、演繹和推理,最大限度地將感性和理性結合起來思考和判斷,才能獲得最大的真實性。

古玉的術語

開門:形容絕真無疑之古玉。無論沁色、雕工、包漿等均堪稱一流。
洋油和雞油:和田玉的白玉和黃玉撲克古以來即為玉之極品,王逸《玉論》中有“黃如蒸粟、白如截肪”的記載。黃玉大致可分為粟子黃、雞油黃和秋葵黃幾種,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寶。“截肪”二字民間稱作“羊尾巴油”,就是羊脂玉了。很多人對黃玉已不作痴心妄想,於是在羊脂白玉上便以次充好
粗大明:許多收藏者認為明代的玉器製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實不然,就像“漢八刀”並不代表漢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樣,“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獷風格。相比之下,清代玉器確實細膩精巧,但卻沒有一位像明朝陸子岡那樣名震中外的琢玉大師。
雞骨白:古玉在鹼性土壤中出土,多有石灰沁,呈礬白色。石灰沁有輕重不同,於是古人按色調將其分為魚肚白、雞骨白、象牙白、雪花白等等。古人又不知土壤的酸鹼之分,只認為是“地火”所致,於是仿造雞骨白時,便用火燒玉,這在民國時期是很成功的。當代製作雞骨白就先進多了,可以用電焊、微波滬,所以作偽者往往牟獲暴利。
老玉掛紅,價值連城:這裡的“紅”其實特指血沁,但古玉有無血沁歷來爭論頗激。人死入土後血凝肉腐,如何會浸入玉造成古玉帶有紅色沁斑的原因很多,例如硃砂(辰砂)沁、鐵沁或者仔兒玉固有的紅色玉皮子,都有可能魚目混珠
傳世玉:一般來講,經過三代以上遺傳的玉器,既可稱為傳世玉。
出土玉:由地下出土的玉器,包括古墓葬、古遺址、領海內出土的玉器等均可稱為出土玉。
做舊:通常用在仿古玉器上,目的是使玉器表面呈現舊的表象,使其表面更象,更接近所仿的那個時代。作舊手法有多種多樣,大致有化學藥劑浸蝕法、火燒、水煮加熱法、深埋地下土浸法等等。
土咬黃土:用豬血和黃土成泥盛於大缸中,然後將玉器埋於其內,日久則玉上既有土咬黃土銹血沁等痕跡。
造黃土銹:將玉器滿塗以膠水,然後埋入黃土泥中,其埋藏的時間越久則所生的黃土銹也越相似。
造血沁:玉器表面紅色斑痕,術語稱,俗語稱沁或屍沁,造血沁是偽造舊玉的常用辦法,手法多樣。主要有:第一種,將玉石按舊式仿造成功後,置於火上燒成赤色,趁熱放入活貓犬腹中,埋於地下,一年後掘出。第二種,將玉石按舊式仿造成功後,置於火中熱,趁熱塗抹血竭,多次反覆直至血沁入為止。第三種,用血竭,紫草、透骨草各數兩與玉器同置罐中,注入煮沸,連續數日,顏色可沁入玉石;再用錯草抹去玉石表面浮光,然後上川白蠟,每日在手中把玩,既可與舊玉仿佛。第四種,備血竭,密陀僧各一兩,加齒砂數分研為細末,同置於罐內,注滿油;另將玉器放在杏乾水內煮沸數小時,趁熱放入油罐,微火煮數十日,待顏色沁入玉石,取出依次上錯草,川白蠟。
羊玉:指利用動物活體製造血沁的玉器。將仿舊式形制的新玉縫入健碩活羊腿中,待一二年後取出,既有血色沁入玉石,故稱。
狗玉:將狗殺死,剖開腹部,趁狗血尚熱未凝固時把玉器放入狗腹中,縫合,埋到大道地下,過數年後取出,玉上出現有土花血班。但與真古玉相比,帶有新玉的顏色與雕琢的痕跡。
陸子剛:太倉州人(今江蘇太倉縣),是明代最負盛名的蘇州琢玉名手。陸子剛制玉技藝之絕,據文獻《太倉州志》有如下記載:“凡玉器類、沙碾。五十年前,州人有陸子剛者,用刀雕刻、遂擅絕。今所遺玉簪,價一枝值五十六金。子剛死,技亦不傳”。它所製作的玉器質量精,價值高,所以當時和後代仿製很多,流傳下來也極為多見,僅題款就有:“子剛”、“子崗”、“子網”真假混雜,誰真誰假極難鑑別。陸子剛的代表作品有:白玉印池,玉簪,合卺杯等。
銹斑沁(叩銹):將玉器用鐵屑拌在一起,然後用熱臘淬之,放置十幾天后埋入地下,經數月後取出。經過埋藏,玉的表面會被鐵屑銹所蝕,出現了桔皮紋,紋中雜有土斑和深紅色的鐵鏽,俗稱“叩銹”。

禁忌

一怕油: 出土古玉如果沒有盤出包漿最怕有異味之油如機油,柴油,核桃油。生坑之玉最怕身上的汗油,因為汗油會堵塞玉肌,不利於吐灰。
二怕腥: 出土古玉如果沒有盤出包漿,怕有腥味之物,玉遇到會吸收,這樣會影響玉的氣味價格大跌。
三怕冷熱變化:睡覺洗澡一定要取下要不會因為冷熱差異隨後斷裂

材質分類

上古時代,人們廣泛使用各類不盡相同的玉石材料,這是因為當時交通不便。各地區的人群缺乏交流,同時不同地區的原始文化背景對玉材的選擇也不同。如同東北的紅山文化以岫巖石為主要原料,江浙地區的良渚文化,通常使用淺綠色帶雲母狀斑點的透閃石為原料,山東的大汶口文化及其發展而來的龍山文化使用不透明但細膩的長石為原料。各地區材料各異,但對玉材的質地,紋理,色澤等特徵都相當重視。
在這裡上古各地區文化的玉材中,紅文化所使用的岫巖石材質最優,至今岫巖石在玉雕工藝品中仍得到廣泛的使用。岫巖石又稱岫巖玉,因產於遼寧省岫巖縣而得名。在礦物學上,岫巖玉中含有蛇紋石成份達85%以上,所以又稱蛇紋石。岫巖玉的顏色有白,黃,淺黃,粉紅,綠,暗綠,雜色等,通常以青綠色調為主,其顏色在青玉和碧玉之間。岫巖玉的玉質非常細膩,半透明至不透明,蠟狀至油脂狀澤,硬度變化較大,常在摩氏硬度2。5——5。5之間,因此,在古玩行中常常使用較硬的小刀不試驗,如果是“吃刀”的大多是岫巖玉。岫巖玉的比重為2。5-2。8,所以製成的玉件通常手感較輕不夠份量,有一種輕浮感。
殷商時期使用的玉材主要有岫巖玉,南陽玉和新疆和闐玉。南陽玉因其產地在河南南陽地區而得名,又因其真正的礦區在南陽的獨山,故又稱為“獨山玉”。南陽玉色澤鮮艷,質地細膩,光澤好,硬度好,半透明至不透明,上好的綠色南陽玉可同翡翠媲美,因此,德國地質學家曾稱南陽玉為“南陽翡翠”。
從考古資料上得知,南陽玉的開採大多在殷商中晚期,在殷墟出土的玉器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南陽玉。南陽玉在漢代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開採。據《漢書》記載,南陽獨山又稱為“玉山”,現今在獨山腳下仍有相傳為漢代制玉和售玉的地方“玉街寺”的舊址。
南陽玉因其悠久的歷史地位,受到許多古玉研究者和收藏者的重視。在古代交通不暢,新疆和闐玉來源不穩定的情況下,南陽玉扮演著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新疆和闐玉又稱“軟玉”,俗稱“真玉”,狹義上講“玉”僅指新疆和闐玉。和闐玉較其它地區的玉質更細密,硬度更高,色澤更溫潤,尤其是和闐玉琢制的玉件,經盤玩後所產生的包漿和寶光是其它地區的玉質所不能媲美的。
新疆和闐玉的學名是透閃石—陽起石礦物,硬度為6-6。5,因此和闐玉非常的硬,通常不吃刀,可以用它割劃玻璃,比重2。96-3。17,所以和闐玉拿在手中有份量,行家稱為“夠手頭”。給人的感受是往下沉,密實有力,在顯微鏡下看和闐玉為雲母狀絲樣纖維結構,因此和闐玉有一定的韌性,並且會發出柔和的寶光。
和闐玉按色澤差別可分為以下幾種:
白玉:質地較純,色白,,特級白玉色澤光彩如同凝脂,在新疆地區因特級白玉色澤如同綿羊肥尾上的油脂凝結物而稱之為“羊脂白玉”羊脂白玉為和闐玉中的極品,一般白玉稍微帶點青色,亦是相當寶貴的。
黃玉:顏色由淺黃至深黃不盡相同,在古玉玩家中有雞油黃,栗子黃,雞蛋黃,秋葵黃,香黃等數種不同的黃色名稱。色澤純正的黃玉是玉材中最名貴的一種,材料極其難得,宋代到清代之間,通常被皇家所壟斷。
青玉:由白玉中帶有青灰色至深青灰色略帶灑黑斑點的都是青玉,青玉包涵的色彩層次極為豐富,因此在玉材中數量最大,從西周到清代有七成左右的古玉器為青玉所制。
糖玉:色澤如糖梨之皮,通常為中等咖啡色略帶紅黃色,大多是白玉或青玉相連的玉外層厚皮,因塊都較小,很少見到大件作品,糖玉在清代使用較多。
墨玉:通常為黑灰色,真正純黑如漆的極為罕見,多數墨玉同青玉相近。
碧玉:顏色由淺綠色至深綠色,常見色如菠菜,略帶透明感,一般碧玉中都帶有黑色斑點,色澤淺淡,不正的稱之為“菜玉”,為和闐玉中的差者。碧玉色澤鮮綠,均勻,油性大者價亦高,明清時期使用較多。
紅玉:色澤由淺紅至深紅色,通常為較厚的白玉玉皮子,因此料極小,只見過片狀件品。紅玉中鮮紅如血且溫潤者,極為難得。
另,紅色的除玉外,還有紅瑪瑙等。

玉蟬辨偽的三種方法

一、謹防帶有欺詐性的經營手法。某些商販為了兜售,往往編造生動的故事,講述他的玉蟬都是從祖上傳下來的或是從老祖宗墳里挖出來的,講得有板有眼,活靈活現。一些沒有經驗的人經不住他們的花言巧語,很容易受騙上當。
二、謹防造假者在材料上做手腳。造假者常用類似玉質的材料冒充玉料,改頭換面,以假亂真,歸納起來大致有下面3種情況:
1、以石蟬充玉蟬。如用壽山石、馬蹄筋、艾葉綠等質地細膩的石材來冒充玉料。檢驗玉與石的最簡單的辦法,是用小刀在其邊緣處輕輕刻劃一下,如有明顯切刀痕跡的是石質材料。真的玉料質地堅硬,硬度達6至6.5級,一般金屬刀具無法刻劃。
2、以玻璃蟬充玉蟬。如用玻璃石英之類冒充翡翠白玉、水晶等。對這類玻璃仿製品,用肉眼能觀察到裡面有料泡,在花紋邊緣處有磨沙細粒,結構排列疏鬆,缺乏玉質的緻密性和堅韌性。
3、以高分子材料壓模替代玉蟬。這類假玉蟬不經過科學儀器的測試一般難以識別,關鍵看器表有無天然玉紋和玉筋。
三、謹防造假者在色質上玩花樣。他們採用各種手法,對仿製的玉蟬“喬裝打扮”,使之達到與真玉蟬表面一樣的色質效果,矇騙外行。
真的古玉不外乎兩種,即“出土古玉”和“傳世古玉”。古董行業以“傳世古玉”有無“包漿”“出土古玉”有無“沁色”,作為鑑別玉器的重要依據。
1、出土古玉蟬長期受地下各種物質的侵蝕,受地氣的熏蒸,玉蟬內在物質會發生一些變化,如出現“土斑”“土銹”等各種顏色,俗稱“沁色”。造假者為了使仿品上有沁色,把仿製的玉蟬先是蒸、悶、燒及煎炸,然後用動物血液染或用硝酸進行腐蝕,再把其掩埋在土裡一段時間,取出時也會產生“沁色”,但造假的沁包不自然,感覺像是塗上去的,顏色比較醒目。真正出上的古玉蟬,因經過千百年的腐蝕滲透,沁色比較自然均勻,帶有舊氣。
2、一股傳世玉蟬經過長期的空氣侵蝕及把玩時人的汗液、分泌物的浸潤,表面會產生一層光潔潤澤的汕蠟,俗稱“包漿”。仿製者為了仿做包漿效果,在其表面塗油擦拭,再經過人工手盤汗擦,這樣也會產生“包漿”,但其淺薄而不濃厚,與真玉蟬表面古樸濃厚的老包漿完全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