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芙蓉·喜雨

“消災不數千金價,救苦重生八口家。 全曲語言通俗易懂,生動形象,輕快活潑,饒有情趣。 答:曲眼是“喜”。

原文

南正宮·玉芙蓉·喜雨① 作者:馮惟敏
初添野水涯②,細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③。
消災不數千金價④,救苦重生八口家。
都開罷,蕎花、豆花⑤,眼見的葫蘆棚結了個赤金瓜。

注釋

①此曲寫農村雨足之可喜景象,表達喜雨之快感,意境鮮活,聲調傳情。
②野水涯:雨水積成的水窪。
③芃(péng朋)芃:形容草木茂盛。
④不數:不亞於。
⑤蕎花:蕎麥花。

賞析

馮惟敏有不少關心農事、同情農民的作品,如《刈麥有感》、《刈谷有感》、《農家苦》,以及《喜雨》、《苦雨》、《苦風》、《喜晴》等。《喜雨》一曲寫農村久旱雨足後可喜景象,表達對喜雨的歡欣喜悅之感,意境鮮活,聲調傳情。 “初添野水涯,細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第一句描寫了喜雨初霽的景象:地面上水窪處處,茅屋上細雨滴檐,田野里桑麻遍地、生機勃勃。詩人看到這一景象,喜由心生 , 一“喜”字,既點詩題,又直抒胸臆。
“消災不數千金價,救苦重生八口家。”第二句詩人議論評說喜雨的作用。在那個靠天吃飯的時代,久旱不雨,常村會造成餓殍遍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而一場喜雨化解持久的旱災,不亞於用千金去救貧濟困;一場及時雨,救民於水火,使多少人家重獲新生。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詩人為雨的及時而喜,更為百姓得以解危而喜,心懷百姓,心憂天下,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得以自然流露。
“都開罷,蕎花、豆花,眼見的葫蘆棚結了個赤金瓜”第三句詩人展開了想像:蕎花、豆花,農作物花團錦簇、果實纍纍。“赤金瓜”,“赤金”二字不僅在描寫各種瓜果的顏色多彩,表現豐收的景象;也表現這些果實對於百姓的金貴!作者在想像中,描繪細膩,生動傳神,字裡行間無不滲透著喜意,給人以強烈感染力。
小令採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借處處水窪、遍地桑麻、蕎花、豆花、赤金瓜等意象,描寫了喜雨過後田間萬物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抒發了詩人久旱逢甘霖的歡欣喜悅的心情和與農民息息相通的情感。
全曲語言通俗易懂,生動形象,輕快活潑,饒有情趣。整首小令清新活潑,因喜雨而發,其情態口吻,仿佛老農,令人不禁 想起 陶淵明的“秉耒歡時務, 解顏勸農人。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語言樸素通俗,生動形象,輕快活潑,饒有情趣。整首小令清新活潑,借景抒情,因喜雨而發,其情態口吻,仿佛老農,令人不禁想起陶淵明的“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表達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歡悅心情和與農民息息相通的感情。
1、本曲表現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寫久旱逢甘雨的喜悅心情,體現了作者關心民生疾苦的可貴精神。
2、簡單說明本曲的曲眼?
答:曲眼是“喜”。作者筆下的“喜”,不僅體現在遍地桑麻欣欣向榮的物象之中,而且體現在花團錦簇、果實纍纍的想像之中,描繪細膩,想像傳神,字裡行間無不滲透著喜意,給人以強烈感染。

作者簡介

馮惟敏(1511~約1580),明代散曲家。字汝行,號海浮。與兄惟健、弟惟訥少時即以詩文著名齊魯,現存作品有詩文集《馮海浮集》《石門集》,散曲集《海浮山堂詞稿》四卷,北雜劇《不伏老》《僧尼共犯》,以散曲最為著名。
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中鄉試,累舉進士不第,居家25年。曾得罪山東巡按段顧言,後因懲辦"豪民"而為勢族所不容,謗詬四起,謫鎮江府學教授,又遷保定府通判,1571年(隆慶五年)末,改任魯王府審理,辭免未赴任。 次年春,棄官回臨朐,于海浮山下老龍灣畔建“即江南”亭,因稱海浮山人,日與朋輩觴詠其間,致力創作,頤養以終。其著述有《海浮山堂詞稿》、《石門集》等,其中不乏伸張正義、尊重史實的佳作。其作品,或諷貪刺虐、或戳弊揭惡、或關注民生,均為警世醒民之作。故王士禎評其散曲“獨為傑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