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基本實現水通、路通(簡易公路)、電通、電視通、電話基本通,無路燈,有398戶通自來水,通水率達100%,有403戶通電,通電率達100%,通簡易公路240戶,占全村總戶數的61.4%,己通無線電視8戶,擁有電視機280戶,占總戶數的69.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280戶,占總戶數的69.5%,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4戶,占總戶數的75.4%。
該村到柯街鎮道路、進村道路為簡易公路,由於貧困,鎮村公路,村內主幹道沒有硬化,截止2009年底, 該村距離最近的柯街車站和柯街集貿市場15.5公里,全村共擁用汽車8輛,拖拉機116輛,有摩拖車31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26畝,其中有高穩產田面積1026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汽池農戶80戶,裝有太陽能的農戶數30戶,建有小水窖252口,己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己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己通電,有5個自然村己通簡易路面,基本維持機車通行。有5個自然村基本己通無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己基本通無線電話,其中有一部有線電話,5個自然村沒有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磚木、土木為主,其中有18戶居住磚混結構房,有89戶居住磚木結構,有29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7.2萬元。占總收入的36.4%,畜牧業收入133萬元,占總收入的25.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742頭,肉牛293頭,羊472頭),林業收入83萬元,占總收入的15.7%,第二、三產業收入61萬元,占總收入的11.5%,工資性收入7.3萬元,占總收入的1.4%,農民人均純收入2019元,農民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第二、三產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人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0.9%,在雲南省內務工8人,雲南省外2人。
文化教育
截止2009年底,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面積1112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137人,距離鎮中學生15.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3人,其中國小137人,中學生66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9年底, 該村有農戶403戶,共有鄉村人口1567人,男885人、女782人。其中農業人口1554人,勞動力93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2人,哈尼族1人,傈僳族1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1人,占總人口數的3.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44人,參合率99.4%,享受低保人18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2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5 .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人,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人畜混居的303戶,占總戶數的75.2%。
村務公開
村財務公開主要有村級政務、村級財務、債權債務公開,以召開會議、出黑板報、貼上公告等形式進行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己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03份,農村常用土地承包面積1852.9畝。村級財務實行鎮級管理,定期開展公開,自然村財務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牆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截止2009年底,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4名,其中男黨員54人,女黨員10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一肩挑1人,專職副支書1人,副主任1人,下設13個村民小組,該村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30人。
新農村建設
2009年完成柯街鎮至玉地里彈石路建設工程,大部分村寨已解決進村道路,為新農村建設硬體打下基礎,2005年扶貧開發建設玉地里自然村安居溫飽點,不斷爭取項目與農戶自籌相結合,根據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發展重點
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土地資源相對貧瘠,人均占有耕地少,技術手段落後,產業後勁不足,經濟成長速度慢,基礎設施中村莊道路檔次低、質量差,農戶房屋簡陋。
發展重點:短期大力發展烤菸為主,長期加大泡核桃、茶葉發展力度,使整個村成為一個泡核桃基地村;大力發展養殖業,增加養牛、養豬、養羊、養雞大戶;加大野生蔬菜、林果發展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力度,逐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