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獸面紋盉shòu miàn wén hé基本信息
獸面紋龍流盉廣東省博物館藏通高26.2厘米,口徑14.2厘米
春秋早期。
詳細描述
1974年廣東信宜光頭嶺出土,盉身似鬲,口沿外侈,流較長,三足分檔。
紋飾特點
頸飾一周龍紋,肩上有一條斜角雷紋,每一袋腹飾由雷紋構成的獸面紋,兩組獸面紋之間各有夔龍組合而成,此器造型美觀,工藝精巧。
關鍵字
盉
盉:古代盛酒器。或說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形狀較多,一般是深腹,圓口,有蓋,前有流後有銴,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線。從商代至戰國都有,尤其盛行於商和西周。商代的盉多款足;還有一種異形盉,流在頂上,主要見於商代前期。西周的盉款足的較少,而多四足。春秋戰國時出現了圓腹、有提梁的盉。
獸面紋
舊稱饕餮紋。饕餮之名本於《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向,以言報更也。“宋代人將青銅器上表現獸的頭部、或以獸的頭部高產田主的紋飾都稱饕餮紋。實際上這類紋飾是各種各樣動物或幻想中的物像頭部正視的圖案。後來不少著作中稱它為獸面紋。獸面紋這個名詞比饕餮紋為勝,因為它指出了這種紋飾的構圖形式,而饕餮紋一詞卻只限於“有首無身”這樣的定義,絕大多數紋飾並非如此。
獸面紋的特點是以鼻樑為中線,兩側作對稱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較具體的獸面紋在目上還有眉,目的兩側有的有耳,多數獸面紋有曲張的爪,兩側有左右展開的體軀或獸尾,少數簡略形式的沒有獸的體部或尾部。所有獸面紋基本上是按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現方法和技藝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不同。
商代早期獸面紋,最簡單的僅有一對獸目,而將其他各部分都省略了。一般的都用橫條或者直條的複線或單線為主體的末端呈勾曲形的條紋結構成,並岐生出簡單的雷紋。小器的紋飾很單調,大器的紋飾顯得複雜一些。角不發達,也不大具體,較大的紋飾才可能看到角型的狀態。大體上商代中期的圖像比商代早期的圖像線條和結構更為複雜。象徵性的體軀,尾端上下彎曲分開,如果獸面兩側配置有鳥紋,則獸的兩尾是上卷的。紋飾線條有粗獷的和纖細的兩類,有時一件器上兩個圖案各用不同販線條構成。
商代中期的變化是突出了目紋,有的比例相當大,炯炯有神。紋飾很少用粗條紋構成,而是用大量回曲形的雷紋和並列的羽狀紋構成紋飾的其餘部分。整個獸面紋比早期精細,神秘的氣氛強烈,但圖案仍然是抽象的。獸面的主幹和地紋區別仍不明顯。
商代晚期的獸面紋有三種形式,形象具體的、肢體省略的和變形的。形象具體的獸面紋的特點是擴大了角的部位,獸目相對地縮小,獸的臉頰和兩腮額頂、獸腿、爪、體軀和其餘的地紋能夠用平雕和浮雕相結合的手法,這是最常見的一類獸面紋。肢體省略的獸面紋是只有平雕或浮雕的獸面,沒有獸體的其餘部分,也仍然是圖案結合的象徵性省略,與所謂“有首無身,食人未咽”的形象無甚關係。變形的獸面紋分三種,一種是只保留一些角、目鼻、耳、爪等彼此各不相連的線條,多數是素麵的,沒有地紋,然而有的也有地紋,但是仍然沒有紋飾實象的整體感。第二種是只表現一對獸目,其餘部分皆以細密而規則的雷紋組成,是構圖的退化現象。第三種雖然只剩下了象徵性性的大獸目,但其餘的條紋仍然做得相當精麗,不以其變形而簡陋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