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村內標誌性地理:龍王殿、獨珠河水庫。
農業資源:小麥、水稻、油菜、棉花、板栗、魚類、紅薯、茶葉等。
村里單位:獨珠河村國小、獨珠河水電站、富家沖茶葉廠。
村名由來
小山村三面環山,一河自東向西流出獨珠河(涼亭河),流入新昌河、巴水,匯入長江。相傳此河曾有一對寶豬,原名雙豬河,一豬修煉成仙升天,即後來的天蓬元帥(豬八戒),剩下一豬變成一寶珠,隱入響潭之中,掌管著整個河域的風調雨順,故更名獨珠河,村名也因此得名。
自然環境
環境
獨珠河村屬山區地帶,整個村四面環山,在村的南部夏家灣有個出口,獨珠河自北向南流經整個村莊。海拔300米至900之間,年平均氣溫17.5℃,年降水量1408毫米,山地面積占全村90%,耕地面積10%,森林覆蓋率90%,主要以馬尾松,紅楓,栗子樹,剌杉,泡桐,木子樹等樹木為主。板栗是主要特產。這裡山清水秀,交通便利,人們熱情好客,非常適合居住、旅遊。
氣候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乾(冷)夏濕,春暖秋涼,年均總日照時數2047小時,年均輻射熱量109.25千卡/平方厘米。全縣年平均氣溫16.4℃,極端最高氣溫41.6℃,極端最低氣溫-14.6℃,無霜期平均240天。全縣年均降水量1330毫米,全年降雨多集中在5、6、7三個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
自然資源
探明的金屬礦產有磁鐵礦、鐵礦等。
非金屬礦產有長石、石棉、大理石、石灰石、花崗岩。
農業資源:小麥、水稻、油菜、棉花、板栗、魚類、紅薯、茶葉等。
其它資源:高富氧空氣、山泉水、木材、中藥材。
著名人物
教育及人物:小小山村崇尚文風,在十里八鄉久負盛名,從解放前的私塾到新中國的獨珠河國小,共走出大中專生100多人,招工轉乾幾十人,其中有原省人大副主任徐曉春,通山縣原政協副主席閆仲,原新中國一代戰機飛行員丁耀華等老一輩革命家。有現任省人大代表肖燕,黃岡市農業局正處級調研員(原紀檢組長)胡漢升,團風縣副縣長丁永忠等新一代人民公僕。有留德、留日、留美博、碩士,華中科技大、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一批青年才俊,在祖國的各條戰線上馳騁縱橫。有胡美英作家為代表的文人墨客,在中國文壇上默默耕耘、奉獻精神食糧。還有許多自主創業的能工巧匠、優秀人才,遍布大江南北。
交通建設
在上級領導和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獨珠河村“兩委”一班人帶領全村民眾大搞基礎設施建設。“要致富、先修路”。2008年,勝利至獨珠河的通村水泥路全線貫通,拉開了小山村交通建設的序幕。到目前為止,修通了5個組的通組公路,貫通了勝利——獨珠河——江家沖——石頭板——大河埂、勝利——獨珠河——象鼻咀、勝利——獨珠河——丁家山——八迪河3條鄉村公路,使得閉塞的高山村出行方便、四通八達。歇場坳崗上移動通訊塔的建成,結束了手機服務盲區的歷史,使得通訊順暢、便捷;安全飲水工程的建設,使得大部分的村民喝上了清淨的自來水;有線電視線路的架設和“村村通”工程的實施,讓村民看上了清晰的電視……勤勞樸實的獨珠河人,用自己的雙手建起了一棟棟漂亮的小樓房,用十年多的時間,基本改寫了瓦房的歷史。
孝德人文
青山環繞,秀水氤氳,成就這裡淳樸的民風,傳統教育的薰陶造就獨珠河人團結奮進,尊老愛幼的美德,濃厚的孝德文化在這裡代代傳承。以胡勛美、丁吉康、胡漢民三屆河鋪十大孝德之星為代表的孝德人士不計其數。子孝父賢,鄰里團結的和諧社會在這裡極盡呈現。
獨珠河水庫
上世紀70年代,政府在河的上遊興修獨珠河水庫,承雨面積5.5平方公里,總庫容240萬方,屬小(一)型水庫,並開發了兩級小型發電站。從高處遠眺,水庫就像一個嵌在山間的大盆,盛著一灘瓊漿玉露,波光瀲灩。水庫變幻著湖光山色、風雲際會,大山更替著春夏秋冬、鳥語花香,村民演繹著勤耕勞作、繁衍生息。自然灣落依山而建,炊煙升起在原生態的叢林中,山腳的梯田環繞在水庫四周,牛羊自由散放山林之間,雞鳴犬吠阡陌之中,宛如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