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猜猜誰來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又譯《男生女生黑白配》)是於1967年上映的一部直接描寫種族通婚對家庭成員所產生衝擊和影響的美國電影,由斯坦利·克雷默執導及擔任製片人,由斯賓塞·屈塞、西德尼·波蒂埃、凱薩琳·赫本和凱薩琳的侄女凱薩琳·休斯頓主演,對當時的美國社會非常敏感的重大議題表示了非常樂觀和積極的看法,對美國社會引起了強烈的衝擊。
電影劇情
歷史背景
1967年6月前,種族通婚在美國的絕大多數州都是非法的,當時全國仍有17個州,其中包括絕大多數的南方州份,以及如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等的人口大州這樣規定。
1967年6月12日,即斯賓塞·屈塞逝世兩天后,聯邦最高法院對洛文訴維吉尼亞州案388U.S.1(1967)作出判決,宣布所有州中的反異族通婚法違憲而無效,這才徹底結束了美國部分州禁止種族通婚的歷史。
電影劇情
馬特(斯賓塞·屈塞飾)是報社的主編,思想先進的他反對種族歧視,提倡
自由和平等。就是這樣的一個男人,當他心愛的女兒喬伊帶著男友約翰(西德尼·波蒂埃飾)來到自己面前時,馬特卻徹底傻了眼。原來,約翰是一個黑人男孩,馬特做夢也沒有想到,那些平日裡在小說和電視裡看到的劇情,竟然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一邊是信奉的自由主義,一邊是骨子裡無法消除的對於黑人的成見,馬特陷入了兩難之中,同時,約翰的父親對於這門親事也是極力反對。面對著巨大的壓力,喬伊和約翰並沒有氣餒,看到了女兒的堅強,馬特若有所思。
本片最初上映時其中有兩句台詞為:“猜猜現在還有誰要來吃晚飯?”("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now?")回答是一句帶有嘲諷口氣的:“難不成馬丁·路德·金么?”("The Reverend Martin Luther King?")但是由於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遇刺,因此這句台詞從之後播放的電影中刪除了,到1968年8月時,幾乎所有的電影院中播放的本片中都略去了這句台詞,到了69年,部分電影拷貝中恢復了這一句台詞,不過在影片發行的錄像帶和DVD中,這句台詞均得到了保留。
基本資料
原名: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譯名:猜猜誰來吃晚餐
別名:金龜婿(港),誰來晚餐(台),猜猜誰來赴晚宴
導演:Stanley Kramer
編劇: William Rose
演員表:
斯賓塞·屈塞 Spencer Tracy .....Matt Drayton
西德尼·波蒂埃 Sidney Poitier .....John Prentice
凱薩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 .....Christina Drayton
Katharine Houghton .....Joanna Drayton
Cecil Kellaway .....Monsignor Ryan
Beah Richards .....Mrs. Prentice
Roy Glenn .....Mr. Prentice (as Roy E. Glenn, Sr.)
Isabel Sanford .....Tillie
Virginia Christine .....Hilary St. George
Alexandra Hay .....Carhop
Barbara Randolph .....Dorothy
D'Urville Martin .....Frankie
Tom Heaton .....Peter
Grace Gaynor .....Judith
Skip Martin .....Delivery Boy
John Hudkins .....Cab Driver
製片:
George Glass .....associate producer
Stanley Kramer .....producer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細節)
美國USA
1967年12月11日 (New York City, New York)
美國USA
1967年12月12日
丹麥Denmark
1968年2月26日
奧地利Austria
1968年3月
西德West Germany
1968年3月21日
芬蘭Finland
1968年3月22日
英國UK
1968年3月24日
瑞典Sweden
1968年4月4日
菲律賓Philippines
1976年2月5日 (Davao)
地區:美國 ( 拍攝地 )
對白:英語
評分:7.5/10( 3206票 )
顏色:彩色
聲音:Mono
時長:108 分鐘
類型:劇情 喜劇
分級:阿根廷:Atp 瑞典:Btl 芬蘭:S 英國:PG 西德:6 新加坡:PG
成本:$4,000,000 (estimated)
著作權: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拍攝:1967年3月20日 - 1967年5月29日
影片段預告絮
本片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導演斯坦利·克雷默。影片通過黑人和白人通婚這一事情,揭示了美國社會的一個長期存在的極敏感的社會問題。其中人物複雜的情感以極清新、流暢、和諧的方式表現出來。影片獲第40屆奧斯卡(1967)最佳劇本創作和最佳女主角獎。該題材在當年曾引起爭議,現在看來有點譁眾取寵,尤其是當天帶走新娘的做法,似乎不近人情,而且跟種族歧視並不相干。影片用細緻入微的手法,刻畫了人物內在的心理衝突。本片是銀幕下伴侶屈賽和赫本最後一次銀幕合作(稍後屈賽去世)。扮演女兒的演員是赫本的侄女。
凱薩琳·赫本扮演的克里斯蒂娜的女兒是由她的侄女凱薩琳·霍克頓扮演的。
電影完成後17天,斯賓塞·屈塞病逝。
電影中出現三英寸的斯賓塞·屈塞青銅雕像是凱薩琳·赫本的主意。2004年,這座雕像被以316000美元的價錢拍賣。
凱薩琳·赫本從沒有完整看過這部電影,她說對屈塞的回憶令人心碎。
凱薩琳·赫本不得不用自己的薪水支撐這部電影的製作,因為屈塞病得太厲害,公司認為他不能完成這部影片。
在一些鏡頭中,觀眾可以清晰看到赫本的頭和手在發抖,這是她的遺傳病。
馬丁·路德·金遇刺時,這部電影仍在播映。起初,在電影中有一句台詞,“你以為你是誰,馬丁·路德·金?”在金被刺殺後,電影公司立即通知劇場,建議刪掉這一片段。
電影中屈塞戴的眼鏡沒有鏡片
影片評價
《猜猜誰來吃晚餐》,斯坦利·克雷默這部電影被認為講述了一個“今天的愛情故事”,並且成功地引發了反對種族主義的熱潮,好萊塢評論界隨聲附和稱這是一部“預言性的電影”。確實,在處理種族主義、自由主義和偽善方面,它走在了前面,甚至,你會認為這是一部具有崇高理想的偉大電影。但是,沒有人會認為《猜猜誰來吃晚餐》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無論怎么看,在現實世界中,約翰和喬伊的愛情都顯得缺乏說服力,包括最終皆大歡喜的解決方式,不過,這對小情人面對的衝突卻是真實的。
電影高潮處馬特的那段獨白令人印象深刻。當我們看到這個年邁的白種自由主義者面對女兒的選擇的反應時,很顯然,這部電影的情感極點到了。如果此時你覺得跨種族婚姻是錯誤的話,那么你可能會想:“本來就是這樣兒。”如果你堅定地站在這對年輕的情侶這邊兒,你可能會想:“人們應該改變他們的觀念。”《猜猜誰來吃晚餐》已經上映近四十年了,沒有人認為這部電影會過時,但是它不能稱得上偉大,最多只能算一部"甜蜜"之作。對於種族主義,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這部電影缺乏應該具有的深度思考和複雜性:種族問題誠然是電影的相關主題,但是它缺乏現實主義的處理態度,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社會環境相關程度並不太高。
至今仍讓我們產生共鳴的場面與種族這個話題並無太大關係。當約翰和父親進行私人談話時,他怒火中燒,奮力反擊父親和白人女孩結婚就是背叛家族的觀點:“聽我說,你說你不想告訴我如何過我的日子。但是,你覺得你一直在做什麼?你告訴我,我有什麼權力,沒有什麼權力,還有,你覺得你為我做過那么多,我欠你的。讓我告訴你,我不欠你任何東西!”約翰試圖表達“我不欠你任何東西”時沒有任何的怨恨,他只是絕望和憐憫,這一幕所表達的是經典的父子對抗主題。約翰已經三十多歲了,結過一次婚,並且有一個好工作,無論怎么看,他都是一個成年人了。然而,約翰竟然還要苦苦和自己的父親爭執,讓他理解自己,明白自己。聽到一個成年人哀嘆與自己父親的關係令人激動,這種情況似乎到處都在發生:“我不是你的,你不需要告訴我何時何地犯了錯,爸爸,你不知道我是誰,你不知道我的感受,我的想法。即使在你餘生我拚命解釋也沒有用,你永遠都不會明白!”約翰的訴苦把電影拉回了現實世界,無論他怎么說,都無法讓父親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終於,當約翰的情緒慢慢冷靜了下來,他說出了那段動人的對白:“爸爸,你是我的父親,我是你的兒子。我愛你,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我都愛你,但是,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有色男人,我覺得我自己是一個男人。”
如果這是一部關於種族主義的電影,那結尾就很難讓人接受,因為愛情看起來似乎可以征服一切。當然,你可以說這部電影涉及了種族主義,那沒有錯誤,但僅僅是“涉及”,它還沒有到達“檢驗”的層次。《猜猜誰來吃晚餐》並不是一個“今天的愛情故事”,它屬於昨天,今天,明天,或者任何一天,它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
一句話評價:a love story of today
反響:
1968年,《猜猜誰來吃晚餐》在美國各地上映並且均在商業獲得了成功,這其中甚至包括了幾乎所有南方的州,因為傳統上電影公司一般會認為這些州的觀眾不會願意走進電影院去看任何有黑人主演的電影。但本片的成功讓這樣的想法從此成為了歷史。同時這也是西德尼主演並於1967年上映的第3部獲得了很大票房成功的電影,其上映前後時間間隔不到半年,並且其角色都涉及到了種族方面的問題。
《紐約時報》的弗蘭克·里奇在其2008年11月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猜猜誰來吃晚餐》經常被貼上自由派的標籤,但這其中最具爭議的焦點應該是波蒂埃扮演的這個角色,這個未來女婿有著光輝的前景,性格、品德、經歷等各個方面都完美無缺,很多人都認為丈人和女婿之間原有的這些問題肯定都會得到妥善的結果,電影也會有一個無比圓滿的大結局。因為波蒂埃的這個角色實在太完美太可敬太可愛太得體了。有些人甚至認為老丈人家裡或許會因為他太過完美了而不能接受了吧。
泰德·威克(Ted Wick)在其1995年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評價本片是一部“值得反覆欣賞的電影。而勞倫斯·凡·格爾德也在其發布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認為時至今日,本片仍然不失為一部富有深度的喜劇佳作,更重要的是,它還是對愛情的一曲頌歌。
獲獎記錄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1968
最佳原創劇本
William Rose
最佳女主角
凱薩琳·赫本
最佳男配角 (提名)
Cecil Kellaway
最佳男主角 (提名)
斯賓塞·屈塞
最佳女配角 (提名)
Beah Richards
最佳剪輯 (提名)
Robert C. Jones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提名)
Frank Tuttle
最佳改編配樂 (提名)
Frank De Vol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提名)
Robert Clatworthy
最佳導演 (提名)
斯坦利·克雷默
最佳影片 (提名)
斯坦利·克雷默
金球獎(Golden Globe) 1968
最佳劇本 (提名)
William Rose
Most Promising Newcomer - Female (提名)
Katharine Houghton
最佳導演 (提名)
斯坦利·克雷默
Best Motion Picture - Drama (提名)
最佳女配角 (提名)
Beah Richards
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提名)
斯賓塞·屈塞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提名)
凱薩琳·赫本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 1969
UN Award
斯坦利·克雷默
最佳男主角
斯賓塞·屈塞
最佳女主角
凱薩琳·赫本
美國編劇工會(WGA Award (Screen)) 1968
Best Written American Drama (提名)
William Rose
Best Written American Original Screenplay (提名)
William Rose
桂冠獎(Golden Laurel) 1968
Comedy (提名)
桂冠獎 1968
Male Dramatic Performance (提名)
斯賓塞·屈塞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USA 1968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提名)
斯坦利·克雷默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David) 1968
Best Foreign Production (Migliore Produzione Straniero)
斯坦利·克雷默
Best Foreign Actress (Migliore Attrice Straniera)
凱薩琳·赫本
American Cinema Editors, USA(Eddie) 1968
Best Edited Feature Film (提名)
Robert C. Jones
重拍
1975年,斯坦利·克雷默執導了一部本片的電視版重拍片。
2003年,喜劇演員丹尼爾·魯塔茲出版了一本名為"Tabu"的劇本,這個劇本幾乎是對《猜猜誰來吃晚餐》進行了徹頭徹尾的抄襲和滑稽模仿。其中的一對戀人不僅是不同種族,而且男方40歲而女方年僅12歲,更惡劣的是,兩人還是兄妹……
2005年的喜劇片《黑面外父》也是本片的一部翻拍片,甚至片名都是直接截取本片片名的前兩個單詞("guess who"),而其中男方是白人,女方是黑人也與本片相反。不過由於時代的變遷,種族通婚在美國社會早已不是什麼值得一提的事情,因為該片的重心則是放在了岳父大人對女婿的百般刁難上,完全是一部走輕鬆路線的喜劇片。
愛爾蘭作家羅迪·道伊爾於2008年出版的一個與本片同名的短篇小說中講述一個愛爾蘭姑娘將一位來自奈及利亞的移民男子帶回家面見父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