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概況
農作物種植有玉米、水稻、洋溢和多種原生態水果等。全村99%的人口為少數民族,古老的苗族民間原生態文化,在山清水秀的山鄉傳承,歷史悠久的苗族民間刺繡、蠟染工藝,濃厚的苗族跳花、跳場、遊方、相月亮、蘆笙舞蹈、對歌,特別是穿在身上的苗族盛裝,被國內專家讚譽為“穿在身上的歷史”。圍繞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著眼於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幹部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和帶頭致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能力,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和教學資源,有計畫地對農村黨員幹部進行政治理論、政策法規、實用技術、科技常識和文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以建立“幹部經常受教育、民眾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為建設現代化山水園林城村提供有效的知識、信息、技術服務和人才支持。
村莊發展
全村由一個大自然村組成,4個村民小組(一、二、三、四組),共有130戶628人,全部屬於少數民族—苗族。農村勞動力多半外出,60歲以上年齡人口偏多。全村共有黨員15名,村支兩委班子團結向上。全村地6000餘畝,現有耕地面積600畝,人均約占有0.9畝。2010年,農村人均經濟純收入1825元;人均占有糧約355公斤。森林覆蓋面積38%以上,全年空氣新鮮山村呈現在森林之中,主要養殖的是牛、馬、豬,草資源豐富,養殖方式逐步從傳統轉向技術和科技,由家庭式轉為大規模的養殖場。村入村公路也建設好,入戶路、網路在建設之中。有村辦公樓一棟(200M2),村衛生室1個和醫務人員1人,村農家書屋1個,圖書5000千冊,遠程教育播放點一個,長期以來都組織村民、黨員收看,在本村的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特別是科學的種養殖業,村民的科技知識都是在遠程教育室中獲取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帶領民眾致富的經驗、方法,農民致富的做法、門路,各地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發展精品特色農業和龍頭企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農民投資理財基本知識,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從事二、三產業的典型經驗等。村北部靠雲中草原,豐富的草料,森林覆蓋面積大,水源山泉至上而下,濃厚的苗族,古老的民間文化,適宜種養殖業,原生態果樹產業,旅遊開放,農家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