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狼性就是一種團隊精神,一種創新精神和頑強的拼搏精神,是一種在有限 ( 或劣勢 ) 環境和資源條件下求生存和求發展的手段,是一種主動奉行自然界優勝劣汰規則,最佳化集體的危機意識!
狼性人物
1980年4月24日,為營救被伊朗扣壓的美國人質,經過周密計畫和準備的營救計畫——“藍光計畫”起動。狼性精神計畫考慮了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大膽離奇而又環環相扣,決策者唯一沒有考慮到的是所謂訓練有素的藍光突擊隊員的應變能力。成立於1978年的藍光突擊隊可謂人才濟濟,300多名隊員從各軍種的頂尖人才中選拔,但他們唯一的軟肋是缺乏實戰經驗,越戰過後,美國軍隊中的骨幹已經多年沒有實戰經驗了。藍光行動在沒有受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最終以美軍亡8名官兵,傷5名,損失7架直升機,和一架運輸機的慘狀收場。
一年以後,1981年6月7日下午14時,以色列發動“歌劇”行動 ,6架F-15戰鬥機,這6架F-15掛載著AIM-7F、AIM-9L飛彈和ALQ-119電子對抗吊艙從以色列機場起飛,穿越沙烏地阿拉伯進入伊拉克,超低空攻擊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在短短的45秒內,圖瓦薩的“塔穆茲-1號”反應堆被完全摧毀了。經過中東戰爭洗禮的以色列空軍飛行員,顯示了超強的戰鬥力。
從來就沒有天生的王牌,二戰中的空戰之神哈德曼也是從被擊落的慘痛教訓中成長起來的。經過戰火洗禮的中國飛行員,在朝鮮戰場的天空照樣讓美國“王牌”聞風喪膽。對於空中殺手而言,和平並不意味著戰鬥力的銷蝕,唯有不思進取的惰性才會磨滅軍人的血性。軍人不能坐等戰爭的到來,唯有逼近實戰甚至充滿血腥味的高強度訓練,才能磨礪空中殺手的“狼性”!
反對觀點
關於狼圖騰
狼性最早的來源是姜戎的《狼圖騰》。在百度狼吧中,一位蒙古網友對姜戎所謂的狼圖騰有著這樣的論述:
“蒙古族傳說自己是蒼狼白鹿的後代。所以把狼作為部族的圖騰。而實際上,蒼狼白鹿寓意的是蒙古族祖先的生活方式,蒼狼食肉,代表狩獵,白鹿吃草代表遊牧。這是蒙古族奉之為圖騰的根本原因。
另一個寓意,也是蒙古族奉之為圖騰的直接原因是:
“蒼狼主殺,代表殺戮和戰爭,是蒙古族的武;白鹿象徵溫順和平,是蒙古族的文。
“由於狼代表殺戮,因此蒙古族雖然奉狼為圖騰,卻不願意直接提到狼。如果在酒桌上有人提起,主人會非常反感。蒙古語稱狼為朝諾(chono)。表示尊敬。
“很多人所謂喜歡狼,無非是受了《狼圖騰》《狼道》一類的書籍的影響。實際上根本沒有那么懸。有些人甚至用所謂的“狼道”來給自己的不擇手段和卑鄙下流做幌子。
“蒙古族的狼圖騰實際上是對睿智和勇猛的肯定罷了。
就像聖主成吉思汗一樣,蒙古族崇拜成吉思汗既不是因為他能打仗,更不是因為他拓展疆域。而是因為他統一了漠北草原沒結束了部落之間的征戰。結束了蒙古部人民流離失所戰亂頻繁的狀態。
成吉思汗在用兵上借鑑了狼群的狩獵技巧,但絕不是把狼作為王道。希望狼吧的朋友們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
“我看到有些人親狼罵狗,這些事在蒙古族也不會存在。因為蒙古族的傳統是不吃狗肉,什麼樣的狗肉都不吃。因為狗是最忠實的朋友。狼群襲擊家畜的時候是狗在浴血奮戰。是狗在看家護院。牧場上沒有狗,就像軍人沒有槍。
又有人說,有的人養狼,比狗還聽話。那不是狼泯滅天性,而是知恩圖報。
“在草原上,牧民和狼是和平共處的,沒有狼草原就會被食草動物毀掉,沒有狗,牧民的財產就得不到保障。
沒有優劣之分,蒙古族對狼和狗同樣尊敬。只不過尊敬的原因和方法不同罷了。”
關於狼性和真正的狼
有一段時間裡社交網站中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張圖片。圖片中的配字赫然在目:
“狼,他沒有獅子老虎強壯,也沒有大象那龐大的身軀,但至少:我從來沒在馬戲團看到過他們的身影。”
一時間這張圖在各大社交網路被瘋轉,似乎“馬戲團中沒有狼”成為了“狼性”最好的例證。
但是馬戲團中果真沒有狼嗎?
知乎上的一則回答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在知乎問題“狼是少數不可馴服的動物,那像《狼圖騰》這樣以狼為題材的電影是如何拍攝的?”中,答主Calimero作出了如下的回答:
“這個問題的大前提就是錯的。狼怎么可能“不可馴服”?那狗是怎么來的?那些宣傳“狼性”的雞血文和心靈雞湯別看太多……這個謠言真也是該粉碎了。
“說起來也怪,拍這個電影本身就要訓練很多狼,卻要通過此片讓人相信“狼不可馴服”,確實是很悖謬的事情(那些說用哈士奇代替的你們夠了,這是一部中法合拍電影,這種大投資的商業片至於這么做么?)。
我估計電影一上映,更多的人要被其誤導了,或者相反,通過用狼拍電影(聽說現在總以外國資深馴獸師為賣點做宣傳,當然為了噱頭會強調“馴狼很難”云云,其實肯定相對簡單,以下給出原因)),自己推翻了自己的主旨。好奇怪。
“不過,本身就挺擅長拍這種用馴好的動物拍攝的“偽紀錄片”…(所以我有時會把他和搞混)
“狼不是不可馴服,狼是太好馴了。我甚至懷疑狼是最容易馴服的大型哺乳類動物——因為它滿足容易馴服的動物的一切條件:群居性(懂得配合、有依附性)、嚴格的等級制度(服從)、智商較高(理解指令)——你看,訓練有素的狗,是不是正是具備了這些特點?而狼,是充分具備這種潛力、可開發為人所用的動物。
“因為各種狼都普遍生活在比較高寒、食物相對匱乏的地區,氣候與環境相對嚴苛,每年都有大量的狼凍死、餓死。除了提高繁殖率,不是很強壯的狼必須嚴密協作才能生存下去,所以進化出了非常高的團隊性和階級性,團結就是力量。不管是在獵食中,還是生活中,都是互相幫助、密切合作的。
狼群的階級性讓狼本身就具有“服從”的本能,利用馴獸技術很容易讓它對人類建立向更高階級的服從性。狼向高階層者示弱的動作也是躺在地上,露出肚子,跟狗一樣。套用人類感情來看,狼是種很有“奴性”的動物呢。
“狼被人馴化的時間比任何動物都要早得多,有1.5-2萬年左右,而馬6千年,貓只有5千年,雞才4千年(以上可參見維基)。如果不是實在太好馴,它怎么會率先成為被人類馴化的第一種動物?
事實上當時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每一種狼,只要碰上人,都很快被馴化了,總共被馴化了三十多種之多。後來在漫長年代裡經過各種選育和混血,才有了越來越多的狗的品種(所以各地有各地特有的狗,那是因為最初的最初,各地的狼品種不一)。所以在生物學上很難考證狗是從何時起從哪一種特定的狼馴化而來。
人類早期馴化的動物探求
“眾所周知狼的單體戰鬥力不太強,並不會非常兇猛,人也根本不在狼的食譜上。一般來說在野外遇見一隻狼,它大多會選擇迴避。如果慢慢長期接觸且方法得當,它們有可能會熟悉和接納人類的。可以參看我下面給出的各種現實中的新聞連結。如果從小養大效率就更高了。除了習性略有差異,和人的關係上跟狗應該區別不大。
“有人老拿馬戲團沒有狼來證明狼的“桀驁不馴”,其實馬戲團里見得不多是因為狼表演實在沒啥觀賞性,遠看真跟馴哈士奇似的,個頭沒有獅子老虎大,缺乏那種衝擊力和獵奇感,柔韌性也不及貓科動物,不善攀爬跳躍,可表演的項目有限,不夠精彩。也許還因為狼這種動物要養就得養一群,養一隻的話精神容易出問題——總之馴養狼花費的成本,和馴養成功後帶來的經濟效益估計是不成比。(在此我表示反對一切馴獸表演)。”
此外,他還舉出了一些馴狼的例子:
達人秀被指成馬戲團10歲女童與狼共舞被喊NO_娛樂明星
俄羅斯少女與狼親密無間 狼被馴化似寵物--圖片頻道--人民網
美一家庭收養10隻狼 馴化成寵物
男子為所養16年寵物狼塑雕像(組圖)_資訊頻
德男子飼養29頭狼 雪地里與狼嘴對嘴分食生肉
羅勇[職業馴狼師]_人文百科
鋼琴家格里莫將上海表演 稱狼解放了其野性(圖)_影音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