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辭彙
拼音
[xīng xīng]
注音
ㄒㄧㄥ ㄒㄧㄥ
條目
狌狌
解釋
即猩猩。
《荀子·非相》:“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無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
《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山海經·海內南經》:狌狌知人名,其為獸如豕而人面。
漢·王充《論衡·是應》:“狌狌知往,乾鵲知來。”
《淮南子·泛論》:“狌狌知往而不知來。”
謝無量《溯江還蜀奉寄會稽山人》詩:“笑工依狒狒,語好亂狌狌。”‘
郭璞《山海經圖贊》:“狌狌之狀,形乍如獸。厥性識往,為物警辨。以酒招災,自貽纓罥。”
形態
《山海經》所見狌狌,有三種形狀:
其一,為白耳猴形(‘其狀如禺而白耳’《南山經》);
其二,為人首豬身(‘狌狌知人名,其為獸,如豕而人面’《海內經》)
其三,為人形披獸毛
補充說明
狌狌是一種神奇的野獸,傳說他通曉過去的事情,但是卻無法知道未來的事情。狌狌: 獸類,或叫做猩猩,形狀像長毛猿的獸類,長有一對白耳,既能匍匐,也能直立行走,據說吃了狌狌的肉,有健步的作用。詳見〈山海經〉。
漫畫中的狌狌
《玄皓戰記》:
■狌狌:(發音為:xīng xīng)
始見於中國古代生物圖鑑,出沒在招搖山,身高5米,貌似人形,身後有一長尾,食之能使人走得快。
特徵:聰明,能懂人言,擅長賓士跳躍。
等級:靈獸級
煞氣值:500
攻擊力:300
防禦力:460
必殺技: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