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周刊

受五四運動的影響,當時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就讀的高長虹與張稼夫、段復生、高沐鴻、高仰赤、閻宗臨以及在省立師範就讀的張磐石、高雋夫等進步青年奮然撰文,評論時政,並邀集籍雨農、蔭雨等組織狂飆社,籌備出版《狂飆》月刊,在太原引起了轟動。民國13年(1924)9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高長虹趕到北京,又在景梅九主持的《國風日報》上辦起《狂飆》周刊,發表文章,闡述己見。

狂飆周刊簡介
1926年10月10日,蓄勢而發的高長虹於上海復刊了《狂飆》周刊。此後的數月中,他的文字就愈發漫漶得不可收拾了。高長虹勁風謖謖地出版了十七期的《狂飆》周刊。這期間,他還同時主編出版了《狂飆叢書》,成立狂飆社的出版部,開設書店。南方的革命事業,宛若初秋午後普照的金黃色的陽光。這更加刺激了高長虹的事業激情。他在上海搞了一個狂飆社演劇部,巡迴演出於像上海、天津、太原、北京等這樣的大城市中,在社會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這是高長虹狂飆社的一段漸至佳境的順風時期。短時間內,高長虹儼然崛起為“名士風流、海內所瞻”的風頭人物。諸如張申府、柯仲平、塞克、吳似鴻、馬彥祥、常風、岡夫、張稼夫、潘漢年、歐陽山等一批中國現代史上的知名人物,一度均為高長虹的座上客。
狂飆社的清水揚波,一時間竟吸引了上海的七十餘位文人墨客參與其中。這在當年上海的文學界,算得上一件大事。
後來,當初奔走於狂飆社旗下的那一批熱血青年,多數成長為中共宏大事業的中堅分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