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故里

狀元故里

清朝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年,吳川市吳陽鎮霞街村出了一名狀元林召棠。當地民眾為紀念狀元林召棠,修了狀元坊、林氏大宗、“高賢里”牌坊,林召棠中狀前居住的屋子和林召棠家裡的水井“狀元井”一直保存完好。林召棠是粵西地區唯一一位。 每年都有很多客人和遊人前來參加。狀元故里成了吳川一日游的主要景點。

狀元坊

狀元坊系紀念清代道光三年(1823年)村人林召棠殿試被欽點狀元,於民國8年(1919年)所建的。四柱三間,雄大壯觀,飛檐拱頂,坊額有斗拱,正中嵌著楷書曰“狀元”兩大字,為林召棠書,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走過狀元坊的林萌小道,是林召棠紀念館,兩座建築物,已成為一個整體。

林氏大宗

林氏大宗 林氏大宗

林召棠家鄉的林氏大宗,建於明代初年,三進四廊,飛檐拱壁,宏大高敝、開闊,門前是廣闊的田野。大宗里懸掛林召棠中狀的牌匾,同時掛在屋頂的黨政軍有幾十個古代進土和現在博士的功名匾。  霞街林氏始祖林永,號蘭嶼,福建莆田人,南宋淳熙年間在海南為官。期滿返鄉,經霞街時,愛這裡土地肥沃,環境清優,及建宅人居,人丁生髮繁衍,生活安定,課子教孫,考取考名。

林氏大宗長經歷五百多年,逐步擴大到今天的樣子。曾於明清兩代維修。規模最大的興修是1995年,花費130萬元。

狀元井

狀元井 狀元井

狀元井在吳川市吳陽鎮霞街村林召棠故居旁。

林召棠故居建於清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故居建成後,林家即在屋旁挖成此井。

水井青石板鋪面,井水清冽甘甜。林召棠從小飲用此井水,故稱為“狀元井”。

現時霞街村有了自來水,村人不再飲用井水。但村人傳說,小孩飲用此井水,讀書聰明伶俐。

狀元故居

林召棠晚年隱居址 林召棠晚年隱居址

林召棠故居在吳陽鎮霞街村,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一廳兩房,磚木結構,建築面積111平方米,占地面積191平方米,為吳川文物保護單位。

常樂鎮

狀元故里——常樂鎮(攝影 晏金洲) 狀元故里——常樂鎮(攝影 晏金洲)

位於江蘇海門市常樂鎮的狀元街有座“狀元故里”碑坊,為費孝通題寫。 狀元街 迎面這尊肅穆端莊的塑像是我國著名近代實業家張謇先生。它位於常樂張謇故居中。張謇故居位於常樂鎮東首,是一所靈秀的江南園林建築。1987年在祠的舊址上建了"張謇先生史料陳列室",1996年春,在此修復故居。在院的中央,可以看到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生長200多年的銀杏樹。在狀元張謇故里,建造了一條狀元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