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故里
鍾馗故里指“唐·賜福鎮宅聖君”“鍾馗”出生和長期生活的地方。鍾馗,字正南,世界華人心目中的“唐鎮宅賜福聖君”。據道教史、民俗學方面專家學者考證,鍾馗為唐初雍州終南故城(即今之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人。鍾馗故里在今“陝西省西安秦嶺中段終南山下周至縣終南鎮”。
特產
鍾馗美食、鍾馗美酒、開光鍾馗畫、鍾馗系列旅遊紀念品、儺舞跳鍾馗、終南麻花,周至獼猴桃······
鍾馗故里距陝西省會西安市僅六十分鐘車程,地處西安市周至縣的秦嶺終南山下終南鎮,在108國道旁,距陝西關中環線環山旅遊路(省道107)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鍾馗故里終南鎮位於西安以西六十公里,周至縣城以東十五公里,108國道自東向西穿過。距道教仙都樓觀台東北五公里,終台路自南向北連線樓觀台與鍾馗故里。距華夏財神趙公明故里廟正北四公里,終殿路自南向北連線財神故里與鍾馗故里,交通條件極其便利!
鍾馗故里在終南
鍾馗,字正南,世界華人心目中的“鎮宅賜福聖君”。據道教史、民俗學方面專家學者考證,鍾馗為唐初雍州終南故城(即今之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終南村)人。豹頭環眼,鐵面虬髯,相貌奇異,少有大志,性情豪爽,為人光明磊落,膽氣過人,以“正氣滿身”聞名鄉里。鍾馗從小仰慕高賢,隋唐年間,終南山下樓觀道迅速崛起,天下高人隱士多聚於樓觀。樓觀距終南故城十里之遙,少年鍾馗頻繁活動於此,期間幸遇異人,異人觀其相貌雖奇,考其人品,知其前途不可限量,遂收鍾馗為徒,異人以其終身所學傾囊相授,遂使鍾馗文武雙修。學成赴長安應試,獲進士首位,唐皇以貌取勝人,使鍾馗名落孫山,抗辯無效,報國無門,捨生取義,以頭觸殿柱而亡。為獲天下學子之心,唐皇以狀元禮厚葬鍾馗。鍾馗託夢驅鬼愈唐明皇之疾,唐明皇命畫聖吳道子畫鍾馗驅鬼圖像,詔告天下臣民除夕之夜懸於家門,以其避邪。由是鍾馗聲名遠播,全國各地多建其廟,彰顯其德,故鄉終南,首開其風,於北帝宮(即宋代大名鼎鼎之終南上清太平宮)祭祀鍾馗。鍾馗廣結善緣,在道教被封為“鎮宅賜福聖君”。歷經滄桑巨變,其廟被毀。鄉人深懷其德,於二零零九年,在終南山下鍾馗故里終南鎮南門外(鍾馗故居遺址)重建規模宏偉的終南上清太平宮,其主體建築為充滿神密色彩的鐘馗地宮。
鍾馗故里在終南,隨著民俗文化研究進入高潮,有關鍾馗信仰,鍾馗精神遍布祖國大江南北。這就使得從唐朝以來,有關鍾馗來歷,鍾馗身份爭論不休的問題,再一次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研究鍾馗其人其事,研究鍾馗故里,不但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還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一方面為研究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另一方面為發揚鍾馗精神,更重要的是為開發旅遊資源提供歷史依據。鑒於以此,本文就筆者近年來在這方面的研究提供給讀者,以便與有識之士共同商榷。 據《歷代神仙通鑑》記載:鍾馗系陝西終南人,少時即才華出眾,唐武德年間,赴京城應試,卻因相貌醜陋而落選,憤而撞死殿階。帝聞之,賜以紅官袍安葬。到了天寶年間,相傳唐明皇李隆基在臨潼驪山講武后,偶患脾病,久治不愈,一晚夢見一相貌奇偉之大漢,捉住一小鬼,剜出其眼珠後,而把他吃掉。大漢聲稱自己為’殿試不中進士鍾馗”,皇帝夢醒,即刻病癒。於是,命吳道之將夢中鍾馗捉鬼情景作成一幅畫,懸於宮中以避邪鎮妖。最早記載鍾馗的是《全唐詩》收錄的唐明皇時的一位宰相張說的詩《謝賜鍾馗及曆日表》其中有感謝皇上賜給自己鍾馗像的事。宋代《醉翁談錄》也有記載:除夜,舊傳唐明皇是夕夢鬼物,名曰鍾馗,即覺。命工繪畫之。至今人家圖其形,貼於門壁。爾後,道教尊鍾馗為鬥神,封鍾馗為祛鬼逐惡的判官。關於鍾馗為終南人之說,在各種古書典籍中均有記載。《唐逸史》有:“臣終南山進士鍾馗也”.宋《事物紀源》有:“鍾馗者,終南進也士”。明萬曆年教坊編演的雜劇劇目《慶豐年五鬼鬧鐘馗雜劇》,楔子裡交代說:鍾馗是終南山人氏。明·凌元翰《題顏輝鬼獵圖》:“終南進士乃好武,野魅山精皆部伍。搜田也欲從四時,作聲恍如聆一鼓。”;清·鄭板橋《題黃慎鍾馗酌妹圖》:“五日終南進士家,深懷巨盤嘴生涯;笑他未嫁嬋娟妹,已解宜男是好花。”;清·李方振《跳鍾馗》:“錦傘銀鞍簇軟輪,燈花影扉得袍新;終南進士誰尷尬,錯認泥梨啖鬼人。”;齊白石《搖扇鍾馗》“烏紗破帽大紅袍,舉步安閒扇慢搖;人笑終南鍾進士,鬼符文章價誰高。”;民間話本小說煙霞散人的《斬鬼傳》:“話說唐朝終南山有一秀才,姓鍾名馗,字正南。”雲中道人的《平鬼傳》:話說大唐德宗年間,有一名進士,姓鍾名馗,字正南,終南人氏。”以上文獻記載都沒有北宋科學家沈括所撰的《夢溪筆談;補筆談》里記載的情節豐富和完善。縱觀以上資料不管其情節詳略與否都有一個共同之點,那就是鍾馗在為皇上介紹其身份時說過的一句話:“終南進士”或“終南山進士’’這就為後人推斷鍾馗故里提供了蛛絲馬跡。 但不管是“終南進士”或“終南山進士”或“終南人”之說,筆者都有充分理由證明鍾馗為唐時終南古城人即現在終南鎮人。其理由如下:首先,論鍾馗為終南山人之說。我們從歷代文獻中知道,鍾馗在為唐明皇除鬼治病時,並沒有出家,未出家之人在為別人介紹自己籍貫時是以行政單位為的標準,只有出家之人,為標榜自己道行之深,把自己的身份與名山,大川聯繫在一起。因為從古到今,在我們中國人的意識形態里,凡是成仙成佛之人,大都是從深山名洞中修煉而來。鍾馗以後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驅魔大仙,賜福鎮宅聖君,人們或為抬高其在仙界地位,稱鍾馗為終南山進士。又因兩個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加之普通民眾不太細究,就這樣以訛傳訛,傳了上千年,就見怪而不怪了。 再者,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以“終南”名政區始於西魏,在雍州下設終南郡,郡治與盩厔縣治同址,即今周至縣終南鎮;至北周天和二年,(公元五六七年),終南郡改為恆州。再次以“終南”,名政區,是在半個世紀之後的唐初,武德二年(六一九年)設立終南縣,縣治仍在今終南鎮。但這次僅設立了十五年,至貞觀八年(六三四年)就撤銷了,地名沿襲為終南城,即終南故城。事見新舊唐書和《太平寰宇記》。從撤銷終南縣到唐玄宗即帝位以近乎八十多年了,試想,鍾馗在為唐玄宗治病時,稱其為“終南進士”,而這個終南也就只能指終南故城而言。如果指終南故城以外前終南縣別的地方,鍾馗只能稱自己為“前終南進士”或“故終南進士”。例如清初許多明朝降官稱自己為“前明進士”或“前明什麼官”,但查遍自唐朝以來任何文獻資料均沒有“前終南進士”一說。至於個別學者說,他們找遍了唐朝所有官方資料都無鍾馗其人其事,在他們所查的那些所謂的官方正史里,只登些所謂的國家大事,鍾馗小民一個,還有那所謂的為“當政者諱”那么一說,沒有那個傻子史官為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鍾馗去冒掉腦袋的風險,只有民間那些熱心人來為鍾馗鳴不平。君不見,有不少歷史真相都被保留在鄉間野史或名人筆記里。古語說:無風不起浪,凡事都有一定的起因。任何事能流傳上千年,必有它流傳的合理因素。如無一點依據,那么歷朝歷代無數聰明人為什麼都被騙了上千年。以上從文獻資料方面來闡述這個千古之謎,現在從文物考證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一九五八年因修建終南中學和大煉鋼鐵,坼除玉皇廟,雪映宮,這二者為終南上清太平宮殘餘部分。查樊光春主編的《長安道教與道觀》載終南上清太平宮輝煌於,宋,金,元三朝,曾管轄樓觀台宗聖宮百年有餘,一度成為北方道教祖庭。據終南鎮周圍八十歲左右老人講,拆毀玉皇廟時,從那些破碎不堪的石碑上不時發現有“鍾馗”二字,還有鍾馗捉鬼殘圖,當時許多石碑被拉去燒石灰,廟裡四口大鐘被煉成鋼鐵。二零零零年,周至三中修建教學樓時,把許多破碎的石碑都砸爛填進地基之下。現存只有三塊古石碑:重修終南山上清太平宮記和玉陽體玄廣度真人王宗師碑為元(蒙古)碑;北宋大文學蘇軾書寫的上清太平宮上清祠刻石存於周至縣人大院中。由於大批文物遭到破壞,這就為考證終南這個陝西歷史上的宗教文化特區造成一定的難度。 綜上所述,不論是從文獻資料,還是歷史文物方面都充分說明鍾馗確係周至縣終南鎮人,終南鎮為鍾馗故里當之無愧。作為每一個終南人,能為家鄉出現這樣一位傳奇人物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鍾馗不但是終南人的,而且是全周至人的驕傲和自豪。因為千古名鎮終南鎮曾經是我們周至人名副其實的“老縣城”遺址。我們每一個周至人都應為挖掘自己的歷史文化遺產並把她發揚廣大而作出貢獻,讓鍾馗精神,鍾馗文化成為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的精神寶庫。 參考文獻:明清《周至縣縣誌》;《舊唐書》劉昫主編;《新唐書》歐陽修、宋祁編;《道教史》,《道藏提要》壬繼愈編著;《長安道教與道觀》樊光春編著;《三秦名鎮終南歷史文化考略》屈毓曉。
鍾馗故里廟
鍾馗故里廟位於終南山下周至終南鎮。終南鎮歷史悠久,自漢至元1280年以來,歷代多次在此設縣。史載:周至縣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因終南鎮山曲水折之地得名盩厔。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清時蒞任陝西巡撫的畢沅在所撰寫的《關中勝跡圖-卷一釋名》中載《長安志雲》“周至,漢舊縣也,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得名”。又據《沿革》引《一統志》云:治在府南一百六十里,漢縣屬右扶風,後漢省。後魏復置屬扶風郡。後周置周南郡兼置恆州,尋並廢。《隋志》又有倉城溫湯二縣尋廢。武德二年又析置終南縣,貞觀八年省。天授二年又屬稷州。大足元年還屬雍州。天寶元年改曰宜壽,至德二載復故。乾寧中改屬乾州。天復初改屬鳳翔府,五代及宋因之。金貞佑四年升屬恆州,至元初廢。畢按《元志》云:至元初並終南入周至,又廢恆州,明屬西安府,清因之。
又據《盩山厔水》創刊號載文曰:“周至歷史悠久,建制古遠。堯舜時代周至為鯀夫駱明封地……。夏為《禹貢》九州之古雍州管轄。商時為帝乙之弟郝省封地。西周為古矢國,今終南山戶縣一帶……。漢武帝大初元年從武功縣析出周至,周至正式置縣,治所在終南鎮,屬右扶風,為三輔之地。三國曹魏時,周至屬魏國管轄,為五都之一的長安轄地。魏末秦地復為京兆郡,周至隸之,縣治在終南鎮。前趙後趙周至屬扶風郡,治所在終南鎮。前秦後秦時周至屬京兆郡,治所仍在終南鎮。西晉建興元年,周至屬扶風郡,治所在終南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武功併入周至,隸扶風郡,治所在終南鎮。太和十一年,復從周至縣析出原武功縣,周至仍屬扶風郡,縣治所在終南鎮。西魏地屬扶風郡,縣治所在終南鎮。北周明帝二年,周至縣屬終南郡,郡址在終南鎮。天和二年廢終南郡,於故址置恆州,州址設在終南鎮。建德三年於恆州下置周南郡,郡址在終南鎮。唐武德三年,廢恆州,周至改隸稷州,析出周至縣東部地域置終南縣,治所在終南鎮,隸雍州。貞觀元年,廢稷州,周至縣、終南縣同隸雍州。貞觀八年廢終南縣。北宋元佑四年,升終南鎮為清平軍,並劃出周至東部和戶縣西部設終南縣,軍縣治所均在終南鎮,清平軍隸京兆府,終南縣隸鳳翔。金貞佑四年於城東辛家寨村置恆州,轄周至、終南、眉縣,隸鳳翔府。元初廢恆州,終南縣併入周至縣屬鳳翔府。
從以上材料可知,從漢至元終南一直都是周至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明清以後終南撤縣,周至治所西移至今二曲鎮,終南才成為了周至的著名大鎮。
由於終南鎮地處關中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民俗淳樸,名勝古蹟遺存甚多,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上湧現出了許多名人賢士及傳奇人物。鍾馗便是傳奇人物中最具有傳奇色彩,受人愛戴和敬仰的顯赫人物之一。
鍾馗是民間傳說中專門捉鬼、斬鬼、吃鬼的鬼王。鍾馗的顯赫與唐明皇李隆基有很大關係。據說,有一年唐明皇從驪山校場回宮,忽然得了重病,御醫們費盡心思,忙了一個多月也不見轉機。一天深夜,明皇夢中見一牛鼻子小鬼,身穿紅衣,一腳穿靴子,另一角卻光著,靴子掛在腰間。這個小鬼偷偷盜走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明皇的玉笛。李隆基見了大怒,大聲呵斥。這時突然出現一個大鬼,頭頂破帽,穿藍袍,束角帶,一下捉住小鬼,用手指宛出他的兩眼,然後把小鬼撕成兩半吃掉了。唐明皇連忙問大鬼明諱,大鬼上前奏道:“臣是終南進士鍾馗,因應舉不捷,觸殿階而亡,死後成為鬼王,誓除天下妖孽。”
唐明皇大夢醒來,豁然痊癒,於是召大畫家吳道子依夢中所見,畫張“鍾馗捉鬼圖”。圖畫好後,李隆基瞪著眼睛看了半晌,說道:“莫不是先生跟我一塊做夢來著?畫得怎么這么像!”馬上重賞了吳道子,並將此畫懸於後宰門,用以鎮妖驅邪。由於唐明皇的大力推崇,鍾馗才得以確立了頭號大鬼鬥神的地位。
在清代小說《斬鬼傳》和《平鬼傳》里,鍾馗的來歷更加曲折。書中說他是陝西終南山秀才,生的醜惡怕人,卻才華超群。一年進京應試,文不加點,一揮而就。主考官韓愈和陸贄閱後,不禁拍案叫絕,遂點為頭名狀元。不料唐德宗以貌取人,見了鍾馗十分不悅,遂聽信奸相盧杞讒言,要將鍾馗趕出龍廷。鍾馗氣的暴跳如雷。唐德宗十分懊悔,便將盧杞流放,並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斬妖邪。鍾馗剪除鬼魅,立下大功,被玉帝封為“驅魔帝君”。
民間還十分流行“鍾馗嫁妹”的傳說。鍾馗有個同鄉好友杜平,為人樂善好施,饋贈銀兩助鍾馗赴試。鍾馗因面貌醜陋而被皇帝免去狀元,一怒之下。跟他一同應試的杜平便將其隆重安葬。鍾馗做了鬼王以後,為報答杜平生前的恩義,遂親率鬼卒於除夕時返家,將妹妹嫁給了杜平。這就是著名的“鍾馗嫁妹”。
鍾馗成為鎮鬼避邪的神明以後,他的畫像受到從宮廷到民間的廣泛歡迎。除了怒目圓睜、兇猛可畏的鐘馗以外,還有另一種和顏悅目、一團和氣的鐘馗像,畫面上還常配有蝙蝠和蜘蛛。這是祈福鍾馗。蝙蝠的“蝠”與“福”同音,畫上蝙蝠意味著“幸福來臨”。鍾馗頭上畫個蜘蛛亦有此意。蜘蛛,民間又稱“喜蛛兒”。“喜蛛兒”自空而降,意味著“喜從天降”。這些都寄託著人們祈福的美好願望。